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白垢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白垢镇地处封开县中部,贺江自东向西穿境而过,距县城江口32公里,全镇辖1个居委会、7个村委会,10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6425人,总面积142.3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17.27万亩,耕地面积1.2万亩,水域面积9599亩。根据县委县政府的部署,经过全镇干群的努力,“省卫生镇”创建工作在2012年1月6日顺利通过了省爱卫办的考核验收,被命名为“广东省卫生镇”,评为“市宜居城镇”,2013年创建为广东省教育强镇。[1]

中文名称: 白垢镇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广东封开县

下辖地区: 辖1个居委会、7个村委会,102个村民小组

电话区号: 0758

邮政区码: 526500

面 积: 142.3平方公里

人 口: 16425人(2017年)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火车站: 梧州火车站

车牌代码: 粤H

行政区划

白垢镇下辖1个居委会、7个村委会,102个村民小组。

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

白垢镇,位于广东封开县,距封开县城江口32公里,属于丘陵地区,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海拔927米的麒麟山横贯东南部。贺江横穿西北部。

气候特征

白垢镇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21℃,年降水量1446毫米,相对湿度80%。

乡镇经济

封开县白垢镇在"农业富镇、工业立镇、科教兴镇"策略的指导下,围绕"管好山上,搞活山下,发展水面科学养殖"的农业发展思路,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和引导作用,组织相关职能部门认真做好技术指导、信息提供、解决资金和流通等困难,扩大优质、畅销、特色产品生产、大力发展沙糖桔、贡柑、贺江鱼等主导产品,着重在公路沿线的村委会发展优质粮和沙塘桔、贡柑等名优水果种植;在续岭等村委会侧重发展优质肉桂、药材等有地方特色的经济作物;在沿江一带村委会侧重发展贺江鱼养殖、蒿竹、麻竹和甜笋种植,不断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近年建成了网箱养殖2500平方米、柑桔种植8000亩、蒿竹3900亩、肉桂2200亩等一批初具规模的有特色农业基地,同时引进发展了麻竹、台湾青枣等农业新品种,拓宽了农民种养门路,带动了该镇农业向区域化、集体化、规范化目标迈进。农副产品以水稻、松脂、香菇、麒麟茶、柑桔、河鲜等称著,尤其是白垢沙糖桔、贺江鱼在县内外的较高的知名度。以“治水为中心,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为内容的“大禹杯”竞赛活动在该镇有序地推进,广大群众积极投工投劳,切实改善了该镇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

地方特产

麒麟茶:因产于海拔近千米的麒麟山而得名,曾荣省名茶评比第三名。茶叶香酵、清爽、回味甘美。

沙溏桔:果实肉质脆嫩,汁多化渣,甜蜜可口,品质极佳,盛产于日光等7个村委会,种植面积近万亩。

贡柑:又称皇帝柑,古代以专送给官庭作为贡品而得名。果实皮薄光滑、橙黄色、肉质脆嫩,果汁多,清甜可口,品质风味极佳,盛产于扶六等村委会,产品多销往佛山、顺德等地,深受群众欢迎。

鱼干:采用于贺江鲩鱼等优质河鲜晒制而成,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

河鲜:盛产桂花、青竹封开县白垢镇大力发展沙糖桔特色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该镇日光村至淳村公路两旁沙糖桔走廊正逐步形成,成为该镇鲮、骨鱼等名贵鱼类,肉质嫩滑、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深受广大食客喜爱。

主要特色经济产业带。近年来,封开县白垢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加快农村发展的各项政策和县农村工作会议的部署,坚持把发展沙糖桔特色产业作为进—步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突破口,着重立足本镇资源、技术、群众优势,进一步加大宣传发动和示范引导的力度,以公路沿线的陈村、扶六、望楼、日光、白垢为核心,连片发展万亩沙糖桔、贡柑基地。各村群众种植沙糖桔、贡柑的热潮高涨,积极利用山地、旱地、水田发展沙糖桔种植,全镇新种植沙糖桔等柑桔610亩,全镇沙糖桔、贡柑等柑桔种植面积达9300亩,预计产量2450多吨,产值可达6000多万。

人口数据

总人口16425人

视频

走遍封开系列153白垢镇扶塘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