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齿小檗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疏齿小檗 |
中文学名:疏齿小檗 拉丁学名:Berberis lempergiana ssp. subedentata C. M. Hu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毛茛目 科:小檗科 属:小檗属 |
疏齿小檗(学名:Berberis pectinocraspedon)为小檗科小檗属的植物,为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于中国大陆的云南等地,生长于海拔700米至1,900米的地区,多生于山坡灌丛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疏齿小檗
拉丁学名:Berberis lempergiana ssp. subedentata C. M. Hu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纲:双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Archichlamydeae
目:毛茛目 Ranales
科:小檗科Berberidaceae
属:小檗属Berberis
是否中国特有:是
是否引种栽培:非人工引种栽培
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高2-3米。老枝圆柱形,黑灰色,幼枝棕灰色,具散生黑色疣点;茎刺三分叉,细弱,长7-10毫米,与枝同色。叶革质,长圆状椭圆形或披针形,长4-12厘米,宽1.5-3厘米,先端钝尖,基部楔形,上面微有光泽,中脉微凹陷,侧脉显著,背面干时浅棕色,中脉、侧脉、网脉均显著隆起,叶缘每边具25-30篦齿状刺齿;具短柄。花(10-)15-30朵簇生;花梗长1.6-2.2厘米,细弱,无毛;花黄色,直径约4毫米;小苞片三角形,先端急尖;萼片3轮,外萼片三角状卵形,长宽均约3毫米,先端急尖,中萼片长圆状卵形,长约4毫米,宽约2毫米,先端具短突尖;内萼片长圆形,长约4毫米,宽约2毫米,先端突尖;花瓣卵状椭圆形,长约4毫米,宽约3毫米,先端近圆形,具短尖头,基部渐窄,具2枚分离腺体;雄蕊长约3毫米,药隔先端平截;胚珠1枚,珠柄与胚珠等长。浆果长圆形,顶端具明显宿存花柱,不被白粉。花果期4-8月。[1]
本种极近大叶小檗B. ferdinandi-coburgii Schneid.,主要区别在于本种叶背面干时淡棕色,边缘篦齿状,齿长达1.5毫米,花(10-)15-30朵簇生。
生长环境
主要生长于海拔700-1900米的山坡灌丛中。
分布范围
主要分布于云南。模式标本采自西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