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电阻率测井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电阻率测井是中国的一个科技名词。

语言一发即逝,不留痕迹。当人类意识到需要把说出的话记下来时,就发明了文字[1]。在世界范围内,曾经独立形成的古老文字除我们的汉字外,还有埃及的圣书字、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印度的印章文字以及中美洲的玛雅文[2]。后来,这些古老文字的命运各不相同,或因某种历史原因而消亡,如玛雅文;或因文字的根本变革而遭废弃,如楔形文、圣书字,只汉字沿用至今,而且古今传承的脉络清晰可见,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良好载体。

名词解释

电阻率测井是在钻孔中采用布置在不同部位的供电电极和测量电极来测定岩石(包括其中的流体)电阻率的方法。电阻率测井包括普通电阻率测井、侧向测井、感应测井等方法。

方法

测量介质电阻率的测井方法有:普通电阻率法测井、微电极测井、微侧向测井、球型聚焦测井、邻近侧向测井、双侧向测井及感应测井等。

普通测井

普通电阻率测井是把一个普通的电极系(由三个电极组成)放入井内,测量井内岩石电阻率变化的曲线。在测量地层电阻率时,要受井径、泥浆电阻率、上下围岩及电极距等因素的影响,测得的参数不等于地层的真电阻率,而是被称为地层的视电阻率。因此普通电阻率测井又称为视电阻率测井。

油藏在地下的电阻率是一个既不能直接观察又不能直接测量的物理量,只有当电流通过它的时候才能间接的测出来。因此,在测量电阻率的时,必须向岩层通入一定的电流,然后研究不同岩石电阻率对电场分布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找出电位与电阻率之间的关系。

电极系

电极系是按一定顺序排列的一组电极。由供电电极A、B和测量电极M、N组成。在电极系的三个电极中,有两个在同一线路C供电线路或测量线路中,叫成对电极或同名电极,另外一个和地面电极在同一线路(测量线路或供电线路)中,叫不成对电极或单电极。根据电极间的相对位置的不同可以分为梯度电极系和电位电极系。

侧向测井

为了评价含油性,必须较准确的求出地层的电阻率,在地层厚度较大,地层电阻率和泥浆电阻率相差不太悬殊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普通电极系测井来求地层电阻率,但在地层较薄电阻率很高,或者在盐水泥浆的情况下,由于泥浆电阻率很低,使得电极流出的电流大部分都在井内和围岩中流过,进入测量层的电流很少。因此测量的视电阻率曲线变化平缓,不能用来划分地层,判断岩性。另外,在沙泥岩交互层地区,高阻临层对普通电极系的屏蔽影响很大,使其难以求出地层真电阻率。

为解决上述的问题,就出现了带有聚焦电极的侧向测井,它能使主电流呈一定厚度的平板状电流束,垂直进入地层,使井的分流作用和围岩的影响大大减少。侧向测井开始为三侧向测井,后来研制了七侧向,现今已发展了双侧向测井,双侧向测井-微球形聚焦测井已成为盐水泥浆和高电阻率地层剖面的必测项目。

感应测井

一般电阻率测井方法,都需要井内有导电的液体,使供电电极的电流通过它进入地层,在井周围地层中形成直流电场,然后测量电场的分布,得出地层的电阻率。这些方法只能用于导电性能较好的泥浆中,但有时为了获得地层原始含油饱和度资料,在个别的井中,需用油基泥浆钻井,有时还采用空气钻井,在这样的条件下,井内没有导电介质,不能使用直流电法测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根据电磁感应原理,提出了感应测井。

自然电位测井

人们在测井时,工程上出现一次偶然失误,供电电极没供电,但仍测出了电位随井深的变化曲线。由于这个电位是自然电位产生的,所以称为自然电位,用SP表示。

井内自然电位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对于油井来说,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1)、地层水矿化度与泥浆矿化度不同。(2)、地层压力不同于泥浆柱压力。

实践证明:油井的自然电位主要由扩散作用产生的,只有在泥浆柱和地层间的压力差很大的情况下,过滤作用才成为较重要的因素。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