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电动汽车政策体系研究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孔夫子网 的图片

电动汽车政策体系研究》,副标题:从推广应用到车网融合,作者马少超//范英,责编徐倩,定价168.00,ISBN号9787030762429,出版社科学出版社,版印次1版 1次,开本16开,装帧平装,页数222,出版时间2024-01,印刷时间2024-01。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传播知识信息手段[1],除了书籍、报刊外,其他工具也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但书籍的作用,是其他传播工具或手段所不能代替的。在当代,无论是中国,还是其他国家,书籍仍然是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传播工具[2]

内容简介

推广电动汽车有助于减少空气污染、降低化石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振兴我国汽车工业。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及能源系统低碳转型的背景下,电动汽车还被赋予了配合电力系统削峰填谷、以车网融合模式协助电网消纳可再生能源的新历史使命。本书针对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与车网融合模式的政策体系进行系统性研究,涵盖推广应用与车网融合两部分内容,研究范围包括既有政策效果评估、消费者购车偏好、补贴取消后替代政策设计、车网融合政策体系转型路径与政策工具设计。每章内容都包含政策意义与建议,为我国能源系统低碳转型中的电动汽车与电力系统融合发展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本书可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各级党政机关、行业协会、企业与非政府组织机构的研究人员、研究生、管理决策者以及关注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其他读者阅读。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我国电动汽车发展格局

1.3 我国电动汽车政策梳理

1.4 电动汽车政策研究综述

1.5 研究目的与科学问题

推广应用篇

第2章 电动汽车产业导入期的政策与影响

2.1 政策是产业导入期的主导力量

2.2 经济激励之外的主要影响因素

2.3 政策对电动汽车消费的长期影响

2.4 政策对电动汽车消费的短期影响

2.5 政策影响的因果关系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大数据下的电动汽车消费者偏好

3.1 消费者偏好影响电动汽车推广

3.2 消费者行为与大数据采集

3.3 大数据与文本挖掘技术理论

3.4 消费者关注的电动汽车参数

3.5 消费者对电动汽车参数的偏好

3.6 参数之外的隐性关注点

3.7 消费者的购车用途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充电设施政策与电动汽车推广

4.1 影响中国充电桩发展的因素

4.2 PVAR模型理论基础

4.3 电动汽车销量、新增充电桩数量与消费者关注度的关系

4.4 政策及其他外生因素的作用

4.5 不同类型充电桩对电动汽车推广的促进作用

4.6 不同类型电动汽车对充电桩发展的促进作用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后补贴时代的替代政策设计

5.1 后补贴时代的替代政策

5.2 离散选择实验理论基础

5.3 基于支付意愿的实验设计

5.4 消费者对替代政策的支付意愿

5.5 消费者异质性的影响

5.6 基于支付意愿的替代政策设计

5.7 本章小结

车网融合篇

第6章 碳中和愿景下车网融合的理论基础

6.1 推行车网融合的背景与意义

6.2 车网融合模式的理论基础

6.3 车网融合模式的研究现状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我国车网融合发展的技术经济潜力

7.1 构建电力调度与产能扩张模型

7.2 车网融合对电力系统成本的影响

7.3 车网融合对碳排放和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影响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推动车网融合发展的政策机制

8.1 发展车网融合需要政策机制革新

8.2 电动汽车行业政策的演进历程

8.3 转向市场机制推动车网融合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以充电分时电价为例的政策设计

9.1 基于支付意愿调研的政策设计方案

9.2 调研方法与离散选择实验

9.3 离散选择实验设计

9.4 调研结果统计性分析

9.5 消费者对不同充电时段的支付意愿

9.6 消费者异质性因素分析

9.7 充电分时电价的政策仿真与设计

9.8 本章小结

第10章 车网融合的现实问题与政策建议

10.1 车网融合面临的现实问题

10.2 车网融合发展的政策建议

10.3 本章小结

第11章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消费者对各类电动汽车参数的偏好

附录B PVAR模型最佳滞后期数的检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