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冰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重新導向自 电冰箱)
前往: 導覽搜尋

冰箱(又稱電冰箱,日本和韓國的漢字皆稱其為冷藏庫[1],朝鮮在文化語譯法為冷凍機)是以低溫保存食物等物品的機械設備。工業用冰箱適用於工業環境,如餐廳、食品加工和超級市場。

發展歷史

1834年美國人雅可比·帕金斯的發現導致了冰箱的發明。蘇格蘭人約翰·哈里森發現了冷卻效應,到1862年,他的第一批冰箱就上市了。而德國工程師卡爾·馮·林德在1879年製造出了第一台家用冰箱。但在1920年代電動冰箱發明出來之前,冰箱並沒有大規模進入家庭,而普及是在1920年的美國。

家用製冷設備在1910年出現,1913年拉森製造了第一台人工操作的家用冰箱,1918年美國kelvinator(克耳文內特中文)公司首次在市場上銷售電冰箱,當年售出67台,1926年美國奇異公司製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密封製冷系統的電冰箱,1927年第一台家用吸收式冰箱[2]出現在美國市場,在1930年代漸漸普及。1939年,雙重隔間由通用電器引入商業用途。

結構

冰箱從結構上,一般包括箱體、製冷系統、電氣系統

製冷系統

冰箱的基本作用是製冷,使箱內保持適當的低溫。製冷系統一般由壓縮機冷凝器、毛細管或熱力膨脹閥、蒸發器四個基本部件組成。製冷劑是一種能在低壓下低溫沸騰的液體,在沸騰時吸收熱量,製冷劑在製冷系統中不斷循環,壓縮機提高製冷劑的氣體壓力,造成液化條件,通過冷凝器時凝結液化放出熱量,然後通過毛細管時降低壓力與溫度,再通過蒸發器時沸騰汽化吸收熱量,另現今發展運用製冷二極管,無複雜之機械裝置,惟效能較差,運用於小型冰箱。

冰箱原用F12(氟利昂12)作製冷劑,因會破壞大氣層的臭氧層,現改用R600a/R134a/R404等製冷劑。

此外,由於系統中難免存在一些水分和雜質,所以在毛細管進口端一般裝有乾燥過濾器

電氣系統

電冰箱以電為主要能源,靠電動機驅動壓縮機或以製冷二極管,一般還配上繼電保護器和溫控器。

採用壓縮機之冰箱電機根據不同的起動方法,分為電阻分相起動式、電容起動式和電容起動電容運轉式。全封閉壓縮機的電機裝在製冷系統的內部,長期與製冷劑和冷凍機油接觸,並承受壓力、高溫等,所以要有耐製冷劑和冷凍油、電氣性能穩定、耐高溫、耐振動和衝擊、有較大的起動轉矩並保持清潔不含水分等要求。

箱體

箱體由結構材料和絕熱材料組成,形成空間以貯存食品,並防止內外熱量傳遞。箱體一般包括外箱、內膽、絕熱層。冰箱內膽(內襯)一般是用ABS或HIPS板材經真空成型,厚度在1毫米以下,白色、光潔。絕熱材料廣泛使用的是聚氨酯發泡,其絕熱性能優良,長期使用後導熱係數變化很小。

有的單獨配備冷涷室或冰藏室,有的則兩者俱備。現在一些冰箱甚至劃分為四隔,儲藏各類食物

冷凍:-16 °C(0 °F)

肉類:0 °C(30 °F)

冷藏:4 °C(38 °F)

蔬菜:10 °C(48 °F)

冰箱的容量是以升或立方英尺計算。典型的冰箱,冷凍室容量有100升,冰藏室有140升。

相關信息

在中文世界裡,「雪櫃」和「冰箱」雖然被認為是同一種電器,但有時候卻被刻意區別。

在語文上,由於冰箱是二十世紀的泊來貨,「冰箱」這個名詞在近代才使用。於中國大陸和台灣,普遍使用「冰箱」這個名詞,而在港澳地區則慣常使用「雪櫃」來形容相同的東西。

從冰箱的運作功能可將「雪櫃」和「冰箱」區別出來。1970年代開始,冰箱才普遍流行於香港澳門﹑台灣,而雙層冰箱更是港澳地區流行款式。由於雙層冰箱的上層實際為冷凍室(Freezer),溫度維持於華氏零度(0 °F 即 -16 °C)以下,而下層則為冷藏室,溫度維持於(35 至 39 °F 即 3至5 °C) 故此,港澳人士通常將冷藏室稱為「保鮮格」,將冷凍室稱為「冰格」。

視頻

冰箱 相關視頻

冰箱正確清理3步法,徹底殺菌除臭還您健康冰箱,您學會了嗎?
清理冰箱不用苦惱,教你快速清洗冰箱的小竅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