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田耕莘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田耕莘
出生 1890年10月24日
国籍 中国
知名作品



田耕莘Cardinal Thomas Tien Ken-sinS.V.D.;1890年10月24日-1967年7月24日)字聘三, 是世界基督教公教第一位中国籍枢机主教。[1]

人物简介

田耕莘于1890年(光绪十六年)出生于山东省阳谷县张秋镇,自幼家贫。父亲田开良出身商人家庭,中过秀才,于1896年受聘为坡里庄小修院的国文教员,后于1898年领洗入教,不久便因病去世。田耕莘只好随福若瑟神父居住阳谷县坡里庄圣堂,在此接受了启蒙教育。1901年,11岁的田耕莘在兖州修院领洗归入主的名下,洗名多玛斯;1904年入里坡小修院;1910年入教区大修院。1918年6月9日在兖州主教座堂----天主圣神堂晋铎,成为神父。

传教成就

田耕莘常年位于戴永、汶上、巨野、单县、诸城传教。田神父为了维持教会生计,节衣缩食。他常穿破旧的衣服,以窝窝头为食。他不负神所望,在辛苦奔波的十年里,教区的信徒不断增加。

传教经历

1929年5月8日,田耕莘进入圣言会,受训二年,在此他发圣愿,终生为圣言会士。1931年到嘉祥、郓城等地宣教。1934年2月23日,被罗马教廷任命为山东省阳谷监牧,阳谷教区当时有司铎12人,信徒13700人。1937年初,田耕莘赴菲律宾马尼拉参加国际圣体大会。1939年7月11日,升任阳谷代牧区主教、领衔Ruspae城主教。随即前往梵蒂冈,1939年11月29日,在圣彼得大教堂接受了教宗庇护十二世的祝圣。1940年12月,田主教在阳谷教区朝城县创立了中华圣母传教修女会。修女会成立后,田耕莘虽为教区各项建设日夜忙碌,但仍不忘定期来此教学,他身教胜于言教,以纯朴、勤诚之行,以及主命唯从的精神教育了中华圣母传教修女会的修女们。1942年1月10日,田耕莘奉调山东省青岛代牧区主教。[2]

1945年12月23日,教宗庇护十二世任命田耕莘为远东首位枢机主教。旋即前往罗马。途经美国,会见美国纽约总主教区总主教史培尔曼,旋与之一同赴欧。1946年2月14日,田耕莘抵达罗马,受到了教廷各界的热烈欢迎。2月16日,于教廷拉特朗大殿觐见了教宗庇护十二世。1946年2月18日,于圣彼得大教堂行加冠礼,领衔S. Maria in Via堂区司铎。田耕莘向教宗进言,建议早日成立中国圣统制。不久,就得到教宗采纳。1946年4月11日,教宗庇护十二世颁布"建立中国圣统"通谕,正式建立中国圣统。同日,田耕莘被教宗任命为北平总主教区总主教。田耕莘回国后,创立上智编译馆, 出版教会新书。又在辅仁大学设立圣多玛斯哲学院。1947年,又设立耕莘中学。1948年6月,田枢机因患眼疾到上海广东等地治疗,不久赴香港。1949年因政治原因前往美国芝加哥。1950年赴罗马。

1958年8月,田枢机在联邦德国因车祸受伤。同年10月,田耕莘强忍骨折之痛,赴梵蒂冈选举教宗,他成为中国第一个选举继任教宗者,在病床上投下神圣一票,选出教宗若望二十三世。之后,田耕莘再赴美国。

1959年12月4日,新教宗若望二十三世任命田耕莘署理台北教区总主教。田枢机于1960年3月1日抵台赴任。在台湾,他成立若瑟修院、多玛斯神哲院及耕莘医院。并协助辅仁大学复校,任学校董事长。1962年10月11日,第二届梵蒂冈大公会议开幕,田耕莘率领中国主教团参加大会。次年,教宗若望二十三世去世,田枢机再度参与选举教宗,选出教宗保禄六世。

放弃传教

由于台北教区教务繁忙,田耕莘又数度出国,因长期劳碌,年已古稀的田耕莘感到心力交瘁,遂向教宗请辞总主教之职,1966年3月2日,教宗批准其卸任,定居嘉义市圣言会会院。田耕莘因长期辛劳使身体十分虚弱,静养仍无法使其恢复元气。1967年7月24日中国首位红衣主教田耕莘在中华圣母传教修女会圣马尔定医院安息主怀。


参考资料

  1. Cardinal TIEN Keng-Hsin, Thomas田耕莘枢机. 教区档案处. [2019-05-04]. 
  2. 田耕莘,枢机主教. 天主教台北总教区. [2019-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