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甘蔗梢腐病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甘蔗梢腐病


甘蔗梢腐病
原图链接

甘蔗梢腐病是叶部染病幼叶基部缺绿黄化,较正常叶狭窄,叶片显著皱褶、扭缠或短缩的现象,由无性阶段半知菌类镰孢属串珠镰孢菌Fusarium moniliforme Sheldon;有性阶段子囊菌门赤霉属藤仓赤霉菌Gibberella fujikuroi (Saw.)Wolle.造成。

基本信息

中文名: 甘蔗梢腐病

概述: 叶部染病幼叶基部缺绿黄化

现象: 叶片显著皱褶、扭缠或短缩

甘蔗梢腐病
原图链接

病害类型:真菌

危害症状

甘蔗梢腐病发多生在高温多湿的6~9月,主要危害蔗茎的梢部和叶片,感病后引起腐烂,故名梢腐病,带病种苗为本病的初次侵染来源,分生孢子随风雨传播,降落在梢头心叶上,依靠心叶水分萌芽侵入。被害心叶呈梯形凹凸捻曲,并有纵裂,梢头部的叶片常扭缠在一起变形,有明显褐色皱纹。生长点受害时,引起顶腐及幼轴坏死,有时F·B发出恶臭,最后使蔗茎整株干死。患病部呈褐色,上方有时有淡桃红色或淡黄色的粉霉状物,有时还有黑色小点。

发生规律

甘蔗梢腐病主要在患病植株和土表上病残体里的病菌是主要的初侵染菌源。病菌的分生孢子随气流传播,落到梢头心叶上的分生孢子,遇有适宜的条件即萌发侵入甘蔗幼嫩叶片,潜育期大约1个月后,病部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

甘蔗梢腐病分生孢子的最适宜萌芽温度为25~30℃,最适宜相对湿度为92%。在相对湿度为35%~65%时可存活5个月。

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发病重,特别是久旱遇雨或灌水过多的情况下,往往引起梢腐病的流行。植株生长瘦弱或偏施、过施氮肥,发病重。[1]

形态特征

Gibberellafujikuroi(Saw.)Wollenw称藤仓赤霉,属子囊菌亚门真菌。子囊壳偶尔在寄主病斑表面出现,球形或卵形,蓝紫色。子囊棍棒状,无色,内生子囊孢子8个。子囊孢子椭圆形,双细胞,分隔处缢缩。无性态为FusariummoniliformeSheldon称串珠镰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菌丝纤细无色,分枝不规则,有时数条菌丝组合成孢梗束。分生孢子有两种:小型分生孢子单细胞,长卵形,大小6.5~11×2.8~3.5(µm),串生在分生孢子梗顶部;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具隔膜3~7个,大小30~65×3.5~4.2(µm),生在气生菌丝上或分生孢子座中。[2]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株及腐生在土表的植株残体上的病菌,随气流传播蔓延,分生孢子落在梢头心叶上,遇有适宜的条件即萌发侵入甘蔗幼嫩叶片。病部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蔗田高温高湿或久旱遇雨或灌水过多易发病。氮肥不足、植株生长瘦弱或偏施、过施氮肥,植株组织柔嫩,生长过快发病重。粤糖54/176、粤糖57/423、顺糖66/166较感病。

分布

广东、广西、福建、台湾云南四川江西等地均有发生,零星发生,以华南蔗区发生最重。[3]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①选用桂糖57/624、粤糖63/23等抗病品种。②氮、磷、钾合理适当配合施用,避免偏施氮肥。③及时排除蔗田积水,降低田间湿度。④甘蔗收获后及时除 留在蔗地的病叶、病株残余,集中烧毁,以减少侵染源。

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喷50%多菌灵WP 1000倍液,或50%苯菌灵WP 1000倍液,或1:1:100倍式波尔多液喷雾,或30%碱式硫酸铜SC500倍液。隔7~10天喷1次,连续3~4次。喷药时要仔细喷在甘蔗梢头部,以提高防效。


相关视频

霉变甘蔗易中毒 挑选甘蔗有方法

专家:甘蔗霉变 慎食!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