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瑞岩部落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瑞岩部落
圖片來自OurTrails

瑞岩部落(泰雅族語:Masitoban)或稱邁西多邦,為南投縣仁愛鄉境內一泰雅族部落,亦被認為是較早出現之泰雅族部落之一。[1]

範圍

位於翠峰北側下方溪谷,北港溪左岸。位置在南投縣仁愛鄉發祥村

所屬族群

傳說中最先繁衍的泰雅族部落。是泰雅族賽考列克亞族和紅香並稱、兩大歷史最古老的部落。 部落人口組成多以泰雅族賽考列克亞族為主,村民多以務農為業。[1]

部落由來

根據賽考列克亞族之創世神話,族人是山腳下北港溪畔一座「斯巴洋」的低位河階,逐漸向北分散遷徙而出。斯巴洋的意思,也就是「分手之地」,而賽考列克亞族之人類誕生地點,也就是位於斯巴洋台地上一座裂為兩半之巨岩-賓斯布甘,相傳巨石在古代一裂為二,從裡面誕生了人類,由此繁衍出賽考列克族群。 根據泰雅古老的傳說,祖先是打破石頭來到這個世間,大岩石 忽然裂開成為兩片,竟有兩個男人和一個女人,從裂縫處跳出來。此時三個人所 看到的,只是純粹的森林與獸類而已。因此其中一個男人說他討厭住在這樣的土地,便退縮回裂縫處。其 他兩個人想要阻止他,卻已經來不及了。後來,兩個人便商量 要如何做才能一直繁殖下來,但是試了很多方法都不能受孕。有一天,他們看到一隻蒼蠅振翅飛來停在股間,於是認為這是神的啟示,他們倆就嘗試 了。不久女人的身體就產生了變化,肚子慢慢地脹起來,就生下了小孩,從此,泰雅族一代傳一代,在深山中繁衍成為一個族群,而瑞岩部落也就是傳說中最先繁衍的泰雅族部落。 瑞岩部落為邁西多邦與貼里荖兩社合併而成的聚落。清時,邁西多邦居於慈峰下方山麓。民國2年,日警為便於管理而強制移住,由福骨群總頭目泰莫阿萊(Temu.Alai)率領遷於貼畢斯揚(TebisYun),地在北港溪與其支流卡告溪會合處東北方約2公里地,即斯巴揚舊地東北方1公里地。民國19年10月,因溪水暴漲,聚落被沖失,乃遷於社址上方約400公尺,日人稱旁奧克(pon-oko),因來自邁西多邦,故名。 貼里荖(Telilao),奕名塔比倫或帖比倫,原住北港溪右岸與其支流塔比倫溪會合處西南台地。民國3年,日本政府為管理方便,南遷至耶畢斯揚對岸山腹叫可納(Konao)的地方,民國19年,因日本當局獎勵水田耕作,復將她們移住至瓦狠干(Vahingan),但不久之後又遷至邁西多邦社上方約200公尺處,另立一社,名塔比倫。台灣光復後,邁西多邦改名瑞岩,塔比倫改名光復,至民國58年併稱瑞岩。 瑞岩部落是泰雅族群歷代祖先口傳下來的發源及分散所在地,居民大抵以泰雅族人為主,因為居民本身對於自我族群認同的意識濃厚,因此在這裡仍可看到部分泰雅族人傳統生活與習俗,此外部落裡還擁有多處獨特的高山地理景觀,與美味的高冷農特產品。[2]

歷史

瑞岩部落為邁西多邦與貼里荖兩社合併而成的聚落。

1930年(昭和三年)10月,台灣中部遭受豪雨侵襲,洪水侵襲部落不少房舍,於是再次遷移,本次遷移為沿北港溪上溯約400公尺,日本人稱旁奧克(pon-oko),即邁西多邦之意。

貼里荖(Telilao),亦稱塔比倫或帖比倫,原位處塔比倫溪和北港溪交會處西南方的一處台地上。1914年(大正二年),能高郡將其位置南移到河對岸之山腹處,地名為可納(Konao)。1930年(昭和五年),配合總督府開山撫番的政策,開始在山地推廣種植農耕取代打獵的採集生活,部落於是再搬遷瓦狠干(Vahingan,地點較原位置平坦),隨後又移至邁西多邦社上方約200公尺處,定名塔比倫社。[3]

1945年(民國34年)中華民國接收台灣,邁西多邦改名瑞岩(取部落內分散石祥瑞之岩為意),塔比倫改名光復(以紀念政府光復台灣之功),至1969年(民國58年)合併兩村舍為瑞岩。[4]

1999年921大地震後,因原部落所在地勘驗出有致災之虞,故遷建新部落至原部落西北方。[5]

2019年7月,經南投縣政府規劃,有意將部落遷至埔里鎮烏溪南岸地區,以解決部落原先交通不便和可能的災害問題,然此案尚未定案。[6]

特殊地標

村中有一泰雅族發祥聖石,相傳為賽考列克亞族人誕生地,即位於斯巴洋(意為分手之地)台地上一座裂為兩半之巨岩(族人稱賓斯布甘),依據傳說巨石在古代一裂為二,從中誕生了人類,由此繁衍出賽考列克族群。然而此傳說並非流傳於每一個泰雅族部落,至新北市烏來一帶的北方泰雅族部落已無相關類似說法。[7]

=

參考資料

  1. 1.0 1.1 仁愛鄉公所. 發祥村介紹. 
  2. 部落介紹,台灣原住民族資訊資源網,
  3. 台中州能高郡役所. 台灣總督府資料庫-台中州能高郡. 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4. 仁愛鄉公所, 發祥村訊. 本村沿革. 南投: 仁愛鄉公所. 2001. 
  5. 南投縣政府. 南投縣政府公報104年冬字第3期. 
  6. 賴香珊. 翠巒、瑞岩部落遷建埔里有譜 居民期待. 聯合報. 2019-07-03. 
  7. 洪惟仁, 台灣語言地圖集. 北部泰雅族群語言分布. 台北: 前衛出版社.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