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公式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瑞士公式是中国的一个科技名词。
为什么汉字是方块字,这个问题虽然没有明确的考证,但从古人观察世界的方式中便可窥见一斑。《淮南子·览冥训[1]》说:“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炎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在古人心目中,“天圆地方[2]”,地是方形的,而且在这四方形地的尽头,还有撑着的柱子。
名词解释
瑞士公式又称为“非线性瑞士公式”,是多边贸易谈判中减税公式之一。这个公式的产生曾经历了旷日持久的讨论。在东京回合中,为保证谈判的顺利进行,关贸总协定在1975年至1979年曾广泛征求缔约方的意见,拟定和采纳一个为大多数国家愿意接受的和尽可能普遍适用的全面关税减让公式,即瑞士公式。
瑞士公式的公式
瑞士公式为:Z=(A×X)/(A+X),其中A=所同意的系数;X=最初税率;Z=减让后的税率结果。
瑞士公式的意义
瑞士公式将线性减税公式与协调减税公式结合起来,使高关税国家的减税比例高于低关税国家的减税比例,有助于缩小各国税则中税率之间的差异,具有一定的补偿性。瑞士公式具有压缩关税至一定区间的数学特性,对于高关税产品的降税,远高于低关税产品的降幅,系数越低,削减幅度越大,有利于促进世界范围内工业制成品的市场开放。
参考文献
- ↑ 经典古文100篇(34) 淮南子·览冥训,搜狐,2019-04-15
- ↑ “天圆地方”的汉字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搜狐,2019-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