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珊瑚虫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珊瑚虫[1]原图链接

珊瑚 纲中多类生物的统称。身体呈圆筒状,有八个或八个以上的触手,触手中央有口。多群居,结合成一个群体,是一种海生圆筒状腔肠动物,食物从口进入,食物残渣从口排出,它以捕食海洋里细小的浮游生物为生。 珊瑚虫在生长过程中能吸收海水中的钙和二氧化碳[1] ,然后分泌出石灰石,变为自己生存的外壳。而珊瑚是珊瑚虫的分泌物,构成珊瑚虫的支撑结构。种类很多,是海底花园的建设者之一。它的建筑材料是它外胚层的细胞所分泌的石灰质物质,建造的各种各样美丽的建筑物则是珊瑚虫身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外骨骼。平时能看到的珊瑚便是珊瑚虫死后留下的骨骼


区分

珊瑚

大堡礁[2]原图链接

珊瑚属腔肠动物门 ( Coelenterata) 珊瑚虫纲( Anthozoa) ,是腔肠动物门中最大的一个纲,有 7000多种,均为海产.珊瑚虫纲又分为八放珊瑚亚纲六放珊瑚亚纲.根据骨骼质地和水螅体大小, 珊瑚一般分为大水螅体石珊瑚 ( large polyp scleractinian,LPS) 、 小水螅体石珊瑚 ( small polyp scleractinian,SPS) 、 软珊瑚以及海葵等几种类型.珊瑚礁生态系统也被称为水下“热带雨林” , 具有保护海岸、 维护生物多样性、 维持渔业资源、 吸引旅游观光等重要功能.聚在一起成为群体的珊瑚,其骨架不断扩大,从而形成形状万千、生命力巨大、色彩斑斓的珊瑚礁。著名的大堡礁就是这样形成的。 在海洋中有一种叫做珊瑚虫的低等动物,喜欢在水流快,温度高的暖海地区生活,我们见到的珊瑚就是无数珊瑚虫尸体腐烂以后,剩下的群体的“骨骼”。珊瑚虫的子孙们一代一代地在它们祖先的“骨骼”上面繁殖后代,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珊瑚。


珊瑚虫

珊瑚虫[3]原图链接

群体生活的珊瑚虫,它们的骨架联在一起,肠腔也通过小肠系统联在一起,所以这些群体珊瑚虫有许多“口”,却共用一个“胃”。能够建造珊瑚礁的珊瑚虫大约有500多种,这些造礁珊瑚虫生活在浅海水域,水深50米以内,适宜温度为22至32℃,如果温度低于18℃则不能生存。 所以在高纬度海区人们见不到珊瑚礁。珊瑚虫的触手是对称地生长的,根据触手的数目,可将珊瑚虫分为6放珊瑚和8放珊瑚两个亚纲。它们大多出芽生殖,芽体离不开母体,最终形成相互连接的群体。

生存

珊瑚虫一般以群体生活,每个个体之间以一种叫共肉的结构彼此相连,共肉部分能分泌角质或石灰质的外骨骼。珊瑚虫的触手很小,都长在口边,海水经过消化腔时,其中的食物和钙质都被它吸收。 珊瑚虫结构彼此相连,共肉部分能分泌角质或石灰质的外骨骼。珊瑚虫的触手很小,都长在口边,海水经过消化腔时,其中的食物和钙质都被它吸收。珊瑚的群体骨骼式样繁多,颜色各异。红珊瑚像枝条劲发的小树;石芝珊瑚像拔地而起的蘑菇;石脑珊瑚如同人的大脑;鹿角珊瑚似枝丫茂盛的鹿角;筒状珊瑚像嵌在岩石上的喇叭,颜色有浅绿、橙黄、粉红、蓝、紫、褐、白。这些千姿百态、五彩缤纷的珊瑚骨骼在海底构成了巧夺天工的水下花园。

珊瑚虫体内有藻类植物和它共同生活,这些藻类靠珊瑚虫排出的废物生活,同时给珊瑚虫提供氧气.藻类植物需要阳光和温暖的环境才能生存,珊瑚堆积的越高,越有利于藻类植物的生存。

外形

珊瑚虫身微小,口周围长着许多小触手,用来捕获海洋中的微小生物。它们能够吸收海水中矿物质来建造外壳,以保护身体。 珊瑚虫只有水螅型的个体,呈中空的圆柱形,下端附着在物体的表面上,顶端有口,围以一全圈或多圈触手。触手用以收集食物,可作一定程度的伸展,上有特化的细胞(刺细胞),刺细胞受刺激时翻出刺丝囊,以刺丝麻痹猎物。 软珊瑚、角质珊瑚及蓝珊瑚为群体生活。群体中的每个水螅体各有8条触手,胃循环腔内有8个隔膜,其中6个隔膜的纤毛用以将水流引入胃循环腔,另两个隔膜的纤毛用以将水引出胃循环腔。骨骼为内骨骼。活珊瑚是最为罕见的,是生长在死珊瑚上的珊瑚虫。

繁殖

珊瑚虫[4]原图链接

在热带地区,珊瑚虫繁殖迅速,生长快,老的不断死去,新的不断成长,骨骼也随之增添扩大,积沙成塔,由小到大,年深月久,就成为硕大的珊瑚礁和珊瑚岛了。我国南海的东沙群岛西沙群岛、印度洋的马尔代夫岛、南太平洋的斐济岛以及闻名世界的大堡礁,都是由小小的珊瑚虫建造的。

卵和精子由隔膜上的生殖腺产生,经口排入海水中。受精通常发生于海水中,有时亦发生在胃循环腔内。通常受精仅发生于来自不同个体的卵和精子之间。受精卵发育为覆以纤毛的浮浪幼体,能游动。数日至数周后固着于固定表面上发育为水螅型体。也可以出芽的方式生殖。芽形成后不与原来的水螅体分离。新芽不断形成并生长,于是形成群体。新的水螅体生长发育时下的老水螅体死亡,但其骨骼仍留在群体上。

分类

腔肠动物门珊瑚虫纲(A n t h o z o a ) 分六放珊瑚亚纲 ( He x a c o r a l l i a ) 石珊瑚目角珊瑚目等, 八放珊瑚亚纲(O c t o c o r a l l i a ) 根枝珊瑚目、柳珊瑚目 、软珊瑚目和苍珊瑚目等 . 徐闻珊瑚礁中生长的珊瑚虫纲有石珊瑚目(S c l e r a c t i n i a ) 和其他珊瑚虫纲的目。

软珊瑚

软珊瑚[5]原图链接

分布广泛,其骨骼由互相分离的含钙骨针组成。一些种类呈盘状,另一些有指状的突出物。




角质珊瑚

角质珊瑚[6]原图链接

在热带浅海中数量丰富,外形呈带状或分支状,长度可达3米,角质珊瑚包括所谓贵珊瑚(红珊瑚、玫瑰珊瑚),可用作首饰。其中常见的种类有地中海的赤珊瑚





石珊瑚

石珊瑚[7]原图链接

是最为人熟知、分布最广泛的种类,单体或群体生活。与黑珊瑚刺珊瑚一样,隔膜数为6或6的倍数,触手简单而不呈羽状。石珊瑚、黑珊瑚和刺珊瑚与有亲缘关系的海葵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有外骨骼。石珊瑚见于所有海洋,从潮带到6000米深处。群体生活的种类,其水螅体直径1至3毫米。大多数现存石珊瑚为浅黄色,浅褐色或橄榄色,依生活于珊瑚上的藻类而定。但其骨骼为白色。最大的营单体生活的石珊瑚属石芝属,直径可达25厘米左右。石珊瑚的骨骼呈杯状,包住水螅体,其成分几乎纯为碳酸钙。其生长率取决于年龄、食物供应、水温以及种类的不同。环状珊瑚岛和珊瑚礁由石珊瑚的骨骼形成。其形成的速度平均每年约5毫米到28毫米。常见的石珊瑚类型包括脑珊瑚、蘑菇珊瑚星珊瑚鹿角珊瑚等,均以其形态命名。黑珊瑚和刺珊瑚呈鞭状、羽毛状、树木状或形如瓶刷,分布于地中海、西印度群岛或巴拿马沿岸海域。



蓝珊瑚

蓝珊瑚[8]原图链接

见于印度洋和太平洋中石珊瑚形成的珊瑚礁上,形成直径达2米的块状。


种群分布

生长在温度高于20℃的赤道及其附近的热带、亚热带地区

价值

珊瑚岛能供人居住,它的遗骨坚硬,可以开采,当作砖石或烧制石灰。珊瑚的骨骼也可制作工艺品,有观赏价值。然而,它们同时也形成了许多海底暗礁,对航海的安全有一定的影响。由大量珊瑚形成的珊瑚礁和珊瑚岛,能够给鱼类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加固海边堤岸,扩大陆地面积。因此,人们应当保护珊瑚,保护珊瑚虫!


视频

珊瑚虫的群体能持续成长数百年,甚至上千年

珊瑚虫需要几年长出雏形,几十年才能能完成重要的生长过程

参考资料

  1. 珊瑚原来是珊瑚虫的分泌物,并非海洋生物. 搜狐网. 2018-09-09 [2020-05-26]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