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王教 (顺治进士)

王教词作:七律 滴水泉

王教(1530~1612),字子修,号秋澄,今周村市王村镇苏李村人。出身于一个颇有善举的富绅家庭。[1]

目录

生平事迹

父亲王珏,曾出粮食周济乡亲,第二年又遇饥荒没法归还,他拿出借券,共有七百余石,一火焚之。[2]

考取功名

王教自幼用功读书,一五六六年中举人,一五七一年中进士,这时他已经四十一岁。初授户部主事,擢崇文门,得清介之声誉。曾在浒墅关设便民桥,在江西监税时裁撤一切浮费。[3]

政绩

五十五岁时主考山西,后又担任考功郎中,他秉公办事,使仕路风清弊绝。因为上疏言事,触怒皇帝,全司官员全部罢黜。还乡后在家中办起学宫,教子课孙。四方学子纷纷到此游学,一时间形成了浓厚的科举文化氛围。

 
王教词作 七律

族子孙中,先后出了进士三人,举人四人,贡生五人,监生七人,庠生二十六人。文渊阁大学士张至发兵部尚书孙之獬吏部尚书孙廷铨监察御史赵振中户部尚书毕自严兄弟以及刑部侍郎高珩、名士唐赍都曾在此就学。当时,王教被称为“淄西文学第一人”。

万历六年,他曾两次捐资修豹山圣母、地藏王殿。

去世

万历初年吞金而死。[4]

殁后十七年,明思宗继位,下旨复原职,赠太常寺少卿,赐谕葬。其墓在苏李村南,规模宏大,有石牌坊、石翁仲,但毁于“文革”中。

王教著有《铨部文集》。[5]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