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王彬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王彬生
出生 (1914-07-02)1914年7月2日
安徽省凤阳县临淮关镇
国籍 中国
教育程度 金陵大学
职业 棉花专家
农业教育家

王彬生'棉花专家和农业教育家。他在陕西育成棉花新品种“517”,在新疆推行棉花高产栽培措施,为农业生产做出了贡献。他扎根边陲30多年,为生产建设兵团培养造就一大批农业科技和生产管理人才,对垦区实现农业现代化提出了许多有益建议。

人物经历

学习经历

王彬生小时候便对种庄稼产生了兴趣,希望长大之后也能去探索绿色世界的奥秘。1927年,王彬生进入南京 金陵中学读书。中学毕业后,他不顾家庭的反对,报考了南京 金陵大学农学院。1937年2月,他以优异成绩毕业,获得学士学位。大学毕业后,王彬生被推荐到上海棉花掺水掺杂取缔所任技术员,从事外文翻译工作。半年后,由于 抗日战争爆发,沿海地区机关单位陆续西迁,他来到 陕西省 华县农业职业学校教书。

任职经历

王彬生在陕西华县农业职业学校任教三年期间,虽然有机会接触到一些农业生产问题,但仍感到不能专心从事农业科学实验,实现"科技救国"的抱负。1940年,他转到设在陕西省泾阳县梁宋村的金陵大学西北农事试验场工作,先任技术员,后晋升为讲师兼试验场技术主任。

培育良种

泾阳及其附近地区,是陕西省的重要产棉区。当时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种植的棉花品种是从美国引进的“斯字棉4号”。由于缺乏健全的良种繁育机构和严格的工作制度,在种植过程中又不注意品种的防杂、提纯,结果“斯字棉4号”原有的一些优良性状明显退化,即使在风调雨顺的年景,亩产皮棉也不过三四十公斤。面对外引品种产量日趋下降,品质严重退化,难以适应抗战时期增产棉粮的急需和棉纺工业对棉花纤维品质的要求,王彬生决定针对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与耕作栽培水平,开展棉花品种改良工作。在1941—1947年的六年期间,他几乎跑遍了泾阳地区的所有棉田,选择了上万个优良单株做为育种的原始材料,采用单株系统选择方法,通过连续几年的田间种植观察比较和室内考种分析,终于选育出符合育种目标要求、适应当地栽培的优良棉花品种“517”。该品种株型紧凑,节间短,结铃多,纤维较长,衣分较高,耐旱性好,比“斯字棉4号”增产15%左右。1948年开始在陕西、山西省旱地棉区种植,深受当地农民欢迎。1958年该品种种植面积达422万亩,成为当时北方棉区主要推广品种之一。

王彬生在选育棉花新品种的同时,还参与了小麦新品种“泾阳60”、“129”与“302”的选育工作。这几个品种曾一度在陕西泾阳、三原、武功、大荔、高陵等县大面积推广种植。

技术交流

由于王彬生在发展新疆棉花生产中做出了突出贡献,他被兵团广大军垦战士与新疆各族人民公认为优秀的棉花专家。1957年,他曾随同农业部副部长杨显东率领的中国棉花代表团,出席了在苏联塔什干召开的国际棉花会议,并考察了苏联中亚地区的植棉技术。1959年7月,苏联参观中国农业成就展览会的代表团,将5枚纪念米丘林诞辰100周年的纪念章赠送给我国有重大建树的农业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将其中的一枚转赠给了王彬生。1961年,王彬生以棉花专家的身份出访埃及,不仅增进了中国各族人民与埃及人民之间的友谊,还促进了两国棉花生产技术的交流。

身兼数职

王彬生是一位有影响的农业专家。他在1959—1988年期间,曾被选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五届、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第三、五、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也曾被选为第一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学会副理事长兼作物学会理事长;第二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常务理事、农垦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棉花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

所获荣誉

王彬生从1953年进疆到1988年退休,在这块他称之为第二故乡的土地上,勤勤垦垦、 兢兢业业地耕耘了36个年头。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十多年来,国内在经济建设和其他各个领域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以及党对王彬生的信赖和重用,使他亲切地感受到党的英明和伟大。1985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多年以来要求入党的夙愿。他把对国家的希望,事业的追求,人民的热爱和自己家乡的眷恋之情,全部倾注到这块广袤国土的开发上。他为新疆的农业教育、科研与生产的发展,献出了卓越的智慧、旺盛的精力和宝贵的年华,作出了令人瞩目的功绩。由于他的无私奉献和卓有实效的服务,1983—1985年间,他先后获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等部门颁发的“少数民族地区科技工作者”荣誉证书;由新疆农学会颁发的“为新疆农业科学事业发展和新疆农学会建设作出重大贡献”的荣誉证书;由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和新疆人民政府颁发的“在新疆工作三十年”的荣誉证书。对于这样一位为国家为人民做了大量有益工作,在新疆享有盛誉的优秀农业科学家,新疆各族人民不会忘记;与他并肩战斗过的兵团广大干部、科技人员和军垦战士更不会忘记他所做出的业绩[1]

  • 1914年7月2日 生于安徽省凤阳县临淮关。
  • 1937年2月 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农艺系。
  • 1937年 任上海棉花掺水掺杂取缔所技术员。
  • 1937—1940年 任陕西华县农业职业学校教员。
  • 1940—1941年 任金陵大学西北农事试验场技术员。
  • 1941—1948年 任金陵大学农学院农艺系讲师,兼西北农事试验场技术主任。
  • 1948—1950年 任金陵大学农学院农艺系讲师。
  • 1950—1953年 任金陵大学农学院农艺系副教授,南京农学院农学系副教授。
  • 1953—1958年 任新疆八一农学院农学系副主任、副教授。
  • 1958—1599年 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总农艺师。
  • 1959—1969年 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林牧科研所副所长,兼兵团农学院农学系主任、副教授。
  • 1973—1975年 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科学研究所工作。
  • 1975—1978年 任新疆农垦总局农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 1979—1983年 任新疆农垦科学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 1984—1988年 任新疆农垦科学研究院院长、顾问、研究员。
  • 1988年 退休。

主要论著

  • 1. 王彬生.棉花(作物栽培学,李竞雄主编).北京[2]1958.
  • 2. 王彬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陆地棉栽培技术.乌鲁木齐[3]1965.
  • 3. 王彬生.玛河流域棉花大面积丰产技术总结.作物学报,1966,5(2):227—237.
  • 4. 王彬生.推广麦田留行机械管理新技术促小麦单产提高.新疆农垦科技

人物影响

王彬生所总结出的新疆棉花丰产栽培技术,不但在本地区得到推广应用,还引起了国内主要产棉区如河北、河南、山西、江苏、甘肃等省(自治区)的重视。他本人与兵团从事棉花栽培研究的科技人员、植棉能手,曾多次被邀请到这些省区讲学,并实地蹲点传播植棉技术,使新疆高产稳产的一些植棉经验在与内地有关省区进行技术交流中得到了弘扬,自己在专业上也受到了启示[4]

文献来源

  1. 王彬生搜狗网
  2. 高教出版社
  3. 新疆人民出版社
  4. 王彬生扎根边陲30多年 为新疆农科事业作出重大贡献企查查,2006-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