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王宗炎」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未顯示由 6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12 次修訂)
行 1: 行 1:
{{Infobox person
+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王宗炎
+
| 姓名    =   王宗炎
| 图像     =  
+
| 外文名  = 
[[File:王宗 炎2.jpg|缩略图|王宗炎]]
+
| 图像     =  
[[File:王宗炎.jpg|缩略图|
+
[[File:王宗 炎44.jpg|缩略图
center||[http://a1.att.hudong.com/78/80/20300001220069149672808664022_s.jpg 原图链接]  [http://image.so.com/i?src=360baike_sidepicmore&q=%E7%8E%8B%E5%AE%97%E7%82%8E#/liteflow/list?imgkey=t01ee9a44bcc7bce3bc.jpg&prevsn=-1&currsn=0 来 自360 图片]]]  
+
|center|[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undefined&tn=baiduimagedetail&ipn=d&word=%E7%8E%8B%E5%AE%97%E7%82%8E&step_word=&ie=utf-8&in=&cl=2&lm=-1&st=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copyright=undefined&cs=2847615064,4230551737&os=1204092120,105363197&simid=4237817025,525896409&pn=2&rn=1&di=990&ln=153&fr=&fmq=1635082396538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0,0&istype=0&ist=&jit=&bdtype=0&spn=0&pi=0&gsm=0&objurl=https%3A%2F%2Fgimg2.baidu.com%2Fimage_search%2Fsrc%3Dhttp%253A%252F%252Fwww.tagd.org.cn%252FUploadFiles%252Fyjzx%252F2015%252F9%252F201509291350129378.jpg%26refer%3Dhttp%253A%252F%252Fwww.tagd.org.cn%26app%3D2002%26size%3Df9999%2C10000%26q%3Da80%26n%3D0%26g%3D0n%26fmt%3Djpeg%3Fsec%3D1637674395%26t%3Df57d17c9ca09d5d9302ef447ee0e54a7&rpstart=0&rpnum=0&adpicid=0&nojc=undefined&dyTabStr=MCwzLDIsMSw0LDYsNSw4LDcsOQ%3D%3D&ctd=1635082399184^3_1375X729%1 原图链接]  [https://image.baidu.com/search/index?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ie=gb18030&word=%CD%F5%D7%DA%D1%D7&fr=ala&ala=1&alatpl=normal&pos=0&dyTabStr=MCwzLDIsMSw0LDYsNSw4LDcsOQ%3D%3D 图片 源百度 图片]]]  
 +
| 图像说明 =  语言学家和外语教育家
 
| 出生日期 =  1913年1月
 
| 出生日期 =  1913年1月
 
| 国籍    =  中国
 
| 国籍    =  中国
| 逝世    =  2011年6月
+
| 逝世    =  2011年6月    
 
| 籍贯    =  广西合浦
 
| 籍贯    =  广西合浦
| 职业     教授, 语言学家和外语 教育
+
| 职业     =  教育 科研工作者 
| 母校     =  中山大学
+
| 母校     =  中山大学
 
}}
 
}}
'''王宗炎 教授''',男,1913年1月出生,广西合浦人,1934年毕业于中山大学英语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46年起任中山大学外语系讲师,1951年晋升为副教授;1970年起任广州外语学院副教授,1977年晋升为教授;1979年起任中山大学外语系教授;1986年任博士生导师。是中国语言学会第一、第二届学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政协第四、第五届委员,[[ 《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 编委会委员,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现代语言学丛书》两位主编之一。
+
'''王宗炎'''[[教授]] ,男,1913年1月出生,[[ 广西]] 合浦人,1934年毕业于中山大学英语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46年起任中山大学外语系讲师,1951年晋升为副教授;1970年起任[[ 广州]] 外语学院副教授,1977年晋升为[[ 教授]];1979年起任中山大学外语系教授;1986年任[[博士生导师]]<ref>
 +
[http://www.doc88.com/p-7854008719066.html    博士生导师 王宗炎教授 ],道客巴巴, 2014-10-28</ref> 。是中国语言学会第一、第二届学术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 政协第四、第五届委员,《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编委会委员,[[ 上海]] 外语教育出版社《现代语言学丛书》两位主编之一。
 +
 
 
== 擅长领域 ==
 
== 擅长领域 ==
 王宗炎教授是英语语言学家,长期从事英语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他讲授过的主要课程有"欧美语言学史"、"英语散文选"、"翻译理论研究"等。王先生著作甚丰,发表了100多篇学术论文,出版了多部学术专著,是国内很有影响的语言学家和外语教育家之一。目前,王先生主要致力于英汉语言比较研究王宗炎教授参加过《中国大百科全书》的编纂工作(1983-86),现在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现代语言学丛书》]] 、湖南教育出版社《外国语与外国文化丛书》和北京大学出版社《大学英语实用技能教程丛书》。
+
 王宗炎教授是英语语言学家<ref>[http://www.gerenjianli.com/Mingren/05/sr54ng0138i5t4c.html   王宗炎 ],名人简历网</ref> ,长期从事英语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他讲授过的主要课程有"欧美语言学史"、"英语散文选"、"翻译理论研究"等。王先生著作甚丰,发表了100多篇学术论文,出版了多部学术专著,是国内很有影响的语言学家和外语教育家之一。目前,王先生主要致力于英汉语言比较研究王宗炎教授参加过《中国大百科全书》的编纂工作(1983-86),现在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现代语言学丛书》、[[ 湖南]] 教育出版社《外国语与外国文化丛书》和[[ 北京大学]] 出版社《大学英语实用技能教程丛书》。
  
 
== 研究方向 ==
 
== 研究方向 ==
行 20: 行 23:
  
 
== 主要著作 ==
 
== 主要著作 ==
1934年毕业于广州中山大学英文系,曾历任公务员、报馆编辑、海关人员、中学教员、中山大学外语系讲师和副教授兼任《上海密勒氏评论报》(The China Weekly Review)驻广州特约通讯员、广州外国语学院教授、中国语言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等。他在语言文字领域的贡献主要体现在英语的教学与研究方面(其中尤以写作、翻译见长)、对国外语言学知识与理论的评介以及对语言学著作的评论方面。著有[[ 《英语动词》]](主编,商务印书馆,1959年)、[[ 《英语语法入门》]](主编,商务印书馆,1960年)、[[ 《英语语法图解》]](主编,商务印书馆,1962年)、《现代英语管窥》([[ 《现代外语 》]]1978 年第1期)、《现代英语书刊中动词时态的呼应--和呼而不应》(《现代英语研究》复旦大学1984年的第1期)、[[ 《缩略语:英语词汇中的暴发户》]](《外国语教学》1978年第4期)、[[ 《回春楼谈英语》]](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 《语言问题探索》]](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4年)、《英汉应用语言学词典》(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年,后更名为[[ 《英汉教学语言学词典》]])等论著及专业词典。与许国璋共同主编[[ 《现代语言学丛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主编《外国语言与文化丛书》(湖南教育出版社)。他认为学习英语写作,不能只求句法无误,还得说理明畅,措辞得体。写有《英语病句探源》(《现代外语》1979年第4期)一文,对指导英语写作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在翻译方面,他推崇赵元任的翻译理论。结合自己的翻译实践,他提出翻译有4难:了解原文词义难;掌握原文精神难;添上适当注解难;译出原文风格难。著有《音译和义译》(《翻译通报》1950年第1卷第5期)、《音译的几个问题》(《翻译通报》1950年第1卷第6期)、《词儿的义译》(《翻译通报》1951年第2卷第4期)、《翻译工作者要认真学习祖国语言》(《语文学习》1953年第7期)、《求知录》(《翻译通讯》1980年第6期)、《纽马克论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翻译通讯》1982年第1期)、《辨义为翻译之本》(《翻译通讯》1984年第4期)等。在评介国外语言学的知识与理论方面,他著有《美国学者对语言学中若干问题的探索》(《语言学动态》1979年第5期)、《伦敦学派奠基人弗斯的语言理论》(《国外语言学》1980年第5期,该文引起语言学界的广泛重视)、[[ 《评哈利迪的〈现代汉语语法范畴〉》]](《国外语言学》1981年第2期)等。在评论语言学著作方面,他著有《评〈中国语法教材〉》(《语文学习》1955年第6期)、《读岑麒祥著〈语言学史概要〉》(《中国语文》1962年第4期)、《读吕叔湘〈语文常谈〉》(《读书》1981年第7期)、《评陈原〈社会语言学〉》(《读书》1984年第12期)、《〈《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简述〉质疑》(《中山大学学报》(哲社版)1982年第4期)、《现代西方语言学的述评和试用--评陈平〈现代语言学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年第2期)等。另著有《汉字使用者看汉字》(《语言文字应用》1992年第3期)、《Linguistics and Translation》(《Journal of Macro Linguistics》1992年第2期)、《自我认识与跨文化交际》(《外国语》1993年第1期)、《英语教师看语言和语言学》(《现代外语》1993年第2期)等。译文有《评斯金纳著〈言语行为〉》([美]乔姆斯基著,《国外语言学》1982年第2至4期)、《黎天睦论"着"的核心意义(摘要)》(《国外语言学》1991年第1期)等。
+
1934年毕业于广州中山大学英文系,曾历任公务员、报馆编辑、海关人员、中学教员、中山大学外语系讲师和副教授兼任《上海密勒氏评论报》(The China Weekly Review)驻广州特约通讯员、广州外国语学院教授、中国语言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等。他在语言文字领域的贡献主要体现在英语的教学与研究方面(其中尤以写作、翻译见长)、对国外语言学知识与理论的评介以及对语言学著作的评论方面。著有《英语动词》(主编,商务印书馆,1959年)、《英语语法入门》(主编,商务印书馆,1960年)、《英语语法图解》(主编,商务印书馆,1962年)、《现代英语管窥》(《现代外语 》1978 年第1期)、《现代英语书刊中动词时态的呼应--和呼而不应》(《现代英语研究》复旦大学1984年的第1期)、《缩略语:英语词汇中的暴发户》(《外国语教学》1978年第4期)、《回春楼谈英语》(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语言问题探索》(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4年)、《英汉应用语言学词典》(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年,后更名为《英汉教学语言学词典》)等论著及专业词典。与许国璋共同主编《现代语言学丛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主编《外国语言与文化丛书》(湖南教育出版社)。他认为学习英语写作,不能只求句法无误,还得说理明畅,措辞得体。写有《英语病句探源》(《现代外语》1979年第4期)一文,对指导英语写作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在翻译方面,他推崇赵元任的翻译理论。结合自己的翻译实践,他提出翻译有4难:了解原文词义难;掌握原文精神难;添上适当注解难;译出原文风格难。著有《音译和义译》(《翻译通报》1950年第1卷第5期)、《音译的几个问题》(《翻译通报》1950年第1卷第6期)、《词儿的义译》(《翻译通报》1951年第2卷第4期)、《翻译工作者要认真学习祖国语言》(《语文学习》1953年第7期)、《求知录》(《翻译通讯》1980年第6期)、《纽马克论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翻译通讯》1982年第1期)、《辨义为翻译之本》(《翻译通讯》1984年第4期)等。在评介国外语言学的知识与理论方面,他著有《美国学者对语言学中若干问题的探索》(《语言学动态》1979年第5期)、《伦敦学派奠基人弗斯的语言理论》(《国外语言学》1980年第5期,该文引起语言学界的广泛重视)、《评哈利迪的〈现代汉语语法范畴〉》(《国外语言学》1981年第2期)等。在评论语言学著作方面,他著有《评〈中国语法教材〉》(《语文学习》1955年第6期)、《读岑麒祥著〈语言学史概要〉》(《中国语文》1962年第4期)、《读吕叔湘〈语文常谈〉》(《读书》1981年第7期)、《评陈原〈社会语言学〉》(《读书》1984年第12期)、《〈《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简述〉质疑》(《中山大学学报》(哲社版)1982年第4期)、《现代西方语言学的述评和试用--评陈平〈现代语言学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年第2期)等。另著有《汉字使用者看汉字》(《语言文字应用》1992年第3期)、《Linguistics and Translation》(《Journal of Macro Linguistics》1992年第2期)、《自我认识与跨文化交际》(《外国语》1993年第1期)、《英语教师看语言和语言学》(《现代外语》1993年第2期)等。译文有《评斯金纳著〈言语行为〉》([美]乔姆斯基著,《国外语言学》1982年第2至4期)、《黎天睦论"着"的核心意义(摘要)》(《国外语言学》1991年第1期)等。
  
 
== 人物轶事 ==
 
== 人物轶事 ==
行 41: 行 44:
 
 王宗炎先生千古。
 
 王宗炎先生千古。
  
词条标签: 行业人物  师 人物
+
==参考来源==
 +
[[Category: 育家]][[Category:语言学家]]

於 2021年10月24日 (日) 21:47 的最新修訂

王宗炎
 
語言學家和外語教育家
出生 1913年1月
國籍 中國
籍貫 廣西合浦

王宗炎教授,男,1913年1月出生,廣西合浦人,1934年畢業於中山大學英語系,獲文學學士學位。1946年起任中山大學外語系講師,1951年晉升為副教授;1970年起任廣州外語學院副教授,1977年晉升為教授;1979年起任中山大學外語系教授;1986年任博士生導師[1]。是中國語言學會第一、第二屆學術委員會委員,廣東省政協第四、第五屆委員,《中國大百科全書----語言文字卷》編委會委員,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現代語言學叢書》兩位主編之一。

擅長領域

王宗炎教授是英語語言學家[2],長期從事英語的教學和研究工作。他講授過的主要課程有"歐美語言學史"、"英語散文選"、"翻譯理論研究"等。王先生著作甚豐,發表了100多篇學術論文,出版了多部學術專著,是國內很有影響的語言學家和外語教育家之一。目前,王先生主要致力於英漢語言比較研究王宗炎教授參加過《中國大百科全書》的編纂工作(1983-86),現在主編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現代語言學叢書》、湖南教育出版社《外國語與外國文化叢書》和北京大學出版社《大學英語實用技能教程叢書》。

研究方向

應用語言學、英漢語言比較研究。

主要著作

1934年畢業於廣州中山大學英文系,曾歷任公務員、報館編輯、海關人員、中學教員、中山大學外語系講師和副教授兼任《上海密勒氏評論報》(The China Weekly Review)駐廣州特約通訊員、廣州外國語學院教授、中國語言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等。他在語言文字領域的貢獻主要體現在英語的教學與研究方面(其中尤以寫作、翻譯見長)、對國外語言學知識與理論的評介以及對語言學著作的評論方面。著有《英語動詞》(主編,商務印書館,1959年)、《英語語法入門》(主編,商務印書館,1960年)、《英語語法圖解》(主編,商務印書館,1962年)、《現代英語管窺》(《現代外語》1978年第1期)、《現代英語書刊中動詞時態的呼應--和呼而不應》(《現代英語研究》復旦大學1984年的第1期)、《縮略語:英語詞彙中的暴發戶》(《外國語教學》1978年第4期)、《回春樓談英語》(陝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語言問題探索》(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84年)、《英漢應用語言學詞典》(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年,後更名為《英漢教學語言學詞典》)等論著及專業詞典。與許國璋共同主編《現代語言學叢書》(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主編《外國語言與文化叢書》(湖南教育出版社)。他認為學習英語寫作,不能只求句法無誤,還得說理明暢,措辭得體。寫有《英語病句探源》(《現代外語》1979年第4期)一文,對指導英語寫作教學具有重要意義。在翻譯方面,他推崇趙元任的翻譯理論。結合自己的翻譯實踐,他提出翻譯有4難:了解原文詞義難;掌握原文精神難;添上適當註解難;譯出原文風格難。著有《音譯和義譯》(《翻譯通報》1950年第1卷第5期)、《音譯的幾個問題》(《翻譯通報》1950年第1卷第6期)、《詞兒的義譯》(《翻譯通報》1951年第2卷第4期)、《翻譯工作者要認真學習祖國語言》(《語文學習》1953年第7期)、《求知錄》(《翻譯通訊》1980年第6期)、《紐馬克論翻譯理論和翻譯技巧》(《翻譯通訊》1982年第1期)、《辨義為翻譯之本》(《翻譯通訊》1984年第4期)等。在評介國外語言學的知識與理論方面,他著有《美國學者對語言學中若干問題的探索》(《語言學動態》1979年第5期)、《倫敦學派奠基人弗斯的語言理論》(《國外語言學》1980年第5期,該文引起語言學界的廣泛重視)、《評哈利迪的〈現代漢語語法範疇〉》(《國外語言學》1981年第2期)等。在評論語言學著作方面,他著有《評〈中國語法教材〉》(《語文學習》1955年第6期)、《讀岑麒祥著〈語言學史概要〉》(《中國語文》1962年第4期)、《讀呂叔湘〈語文常談〉》(《讀書》1981年第7期)、《評陳原〈社會語言學〉》(《讀書》1984年第12期)、《〈《暫擬漢語教學語法系統》簡述〉質疑》(《中山大學學報》(哲社版)1982年第4期)、《現代西方語言學的述評和試用--評陳平〈現代語言學研究〉》(《外語教學與研究》1992年第2期)等。另著有《漢字使用者看漢字》(《語言文字應用》1992年第3期)、《Linguistics and Translation》(《Journal of Macro Linguistics》1992年第2期)、《自我認識與跨文化交際》(《外國語》1993年第1期)、《英語教師看語言和語言學》(《現代外語》1993年第2期)等。譯文有《評斯金納著〈言語行為〉》([美]喬姆斯基著,《國外語言學》1982年第2至4期)、《黎天睦論"着"的核心意義(摘要)》(《國外語言學》1991年第1期)等。

人物軼事

著名語言學家、外語教育家,中山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王宗炎先生遺體告別儀式於2011年6月27日15時在廣州殯儀館銀河廳舉行。參加遺體告別儀式的有王宗炎先生親屬、生前友好、中山大學和其他高校的師生200餘人。中山大學黨委副書記李萍教授參加告別儀式並宣讀王宗炎先生生平。

獲知王宗炎先生逝世的消息之後,黨和國家領導人:李長春、習近平、劉延東、李源潮、張高麗、張德江等分別發來唁電、唁函,對王宗炎先生的逝世表示哀悼,對王宗炎先生的家屬表示慰問,並送花圈。朱鎔基、吳官正等領導同志也以來電或送花圈的形式表示哀悼和慰問。

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廣東省委常委、組織部長李玉妹等致電對王宗炎先生逝世表示深切的哀悼,向家屬表示親切的慰問,並送花圈。

王宗炎先生病重期間,中山大學校領導和外國語學院領導曾多次到醫院探望。鄭德濤書記、許寧生校長等學校領導對王先生的逝世沉痛哀悼,對家屬表示慰問,並送花圈悼念。

發來唁電或送花圈的黨政機關、大學、科研院所和社會團體還有中共中央組織部、教育部、中共廣東省委組織部、中共廣東省委老幹部局、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南開大學外國語學院、解放軍外國語學院、河南大學、廣西師範大學、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華南師範大學外文學院、暨南大學外國語學院、深圳大學外國語學院、福建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中國功能語言學研究會、廣東省外國語學會、廣東省教育學會外語教學專業委員會等。王宗炎先生家鄉廣西合浦的領導以及先生生前友好、學生等也發來唁電或送花圈。

王宗炎教授長期從事英語的教學和研究工作。他講授過的主要課程有"歐美語言學史"、"英語散文選"、"翻譯理論研究"等。王先生著作甚豐,發表了100多篇學術論文,出版了多部學術專著,研究涉及普通語言學、應用語言學、社會語言學、翻譯學、心理學等領域,是國內最有影響的語言學家和外語教育家之一。王宗炎教授曾擔任《中國大百科全書》編委會委員(1983-86),主編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現代語言學叢書》、湖南教育出版社《外國語與外國文化叢書》和北京大學出版社《大學英語實用技能教程叢書》。他主編的《英漢應用語言學詞典》(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年)獲國家教委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語言學類二等獎。

王宗炎先生孜孜不倦,勤奮治學。先生身上非常好地體現了"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他90多歲高齡仍讀書不已,筆耕不止,始終站在學科的前沿。王先生學識淵博精深,論述充滿真知灼見。他治學嚴謹,功底堅實。先生做學問強調求實,"實話實說":他既不膜拜權威,也不恥下問;堅持"不以人蔽己,不以己自蔽"。王先生熱愛教學,言傳身教,誨人不倦,是一位出色的教師,為中山大學外語學科的建設和人才培養做出了突出的貢獻。王先生甘為人梯,熱心扶掖後進,為我國語言學事業的發展做了很多默默無聞的工作,是後學者極為敬仰的良師益友,在學術屆享有崇高威望,是我們學習的楷模。

"求實求真 學貫中西 北許南王 舉世同稱泰斗。""以誠以遜 德披桃李雲山珠水 今朝痛失名師。"王宗炎先生的逝世是中山大學外國語學院的重大損失,也是我國外語界和語言學界的重大損失。

王宗炎先生千古。

參考來源

  1. 博士生導師王宗炎教授 ,道客巴巴, 2014-10-28
  2. 王宗炎 ,名人簡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