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王均元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王均元
別名 不詳
出生年 不詳
死亡年 不詳
教育背景 舉人
參與社團 不詳
著作 不詳
作品出處 賴子清《臺海詩珠》 ,賴子清《嘉義縣志》
出版作品 不詳

王均元(?~?),清打貓南堡(今嘉義縣民雄鄉)人。同治十二年(1873)舉人[1]

五言排律

賦得月過樓臺桂子淸得清字
月下[2]樓臺[3]迥,氤氳[4]一氣[5]清。
蟾光[6]方轉過,桂樹[7]已敷榮[8]
近水應先得,成林[9]許直生[10]
淡香浮畫檻[11],斜影[12]映丹楹[13]
玉宇[14]三千[15]淨,雲梯[16]十二橫。
天高[17]寒有色[18],露冷[19]濕無聲[20]
笛外人長倚,空中[21]鏡最明。
欣逢攀折[22]候,御苑[23]快馳名[24]


  1. 參考川口長孺《嘉義管內采訪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58種,1959年。
  2. (1).月光之下。 南朝 梁武帝 《七夕》詩:“白露月下團,秋風枝上鮮。” 前蜀 韋莊 《搗練篇》:“臨風縹緲疊秋雪,月下丁冬擣寒玉。” 宋 文同 《蓮賦》:“張翠帷於月下兮,列綵仗於煙際。” 元 劉因 《採石圖》詩:“平生曾有 金陵 夢,似記扁舟月下歸。” 清 阮大鋮 《燕子箋•雙逅》:“閃得我月下星前,獨自孤單。”
    (2).指月下老人。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媒合》:“月下傳言,多蒙作伐,堂前醮酒,權作主婚。”參見“ 月下老人 ”
  3. (1).高大建築物的泛稱。《左傳•哀公八年》:“ 邾子 又無道, 吳子 使大宰 子餘 討之,囚諸樓臺。” 唐 杜甫 《院中晚晴懷西郭茅舍》詩:“復有樓臺銜暮景,不勞鐘鼓報新晴。”《西遊記》第六九回:“那國王並 行者 相攙,穿過皇宮到了御花園後,更不見樓臺殿閣。” 冰心 《寄小讀者》九:“更隱隱地看見了 慰冰湖 對岸秋葉落盡,樓臺也露了出來。” (2).方言。指涼臺。
  4. (1).古代指陰陽二氣交會和合之狀。《白虎通•嫁娶》引《易》:“天地氤氳,萬物化淳。”按,今本《易•繫辭下》作“絪緼”。 南朝 陳 徐陵 《勸進梁元帝表》:“自氤氳混沌之世, 驪連 、 栗陸 之君,卦起龍圖,文因鳥跡。”《舊唐書•李義府傳》:“邃初冥昧,元氣氤氳。” 宋 周密 《齊東野語•賈相壽詞》:“聽萬物氤氳,從來形色,每向靜中覷。” 清 龔自珍 《辨仙行》:“仙者乃非 松喬 倫,亦無英魄與烈魂;彼但墮落鬼與神,太乙主宰先氤氳。”
    (2).迷茫貌;彌漫貌。 三國 魏 曹植 《九華扇賦》:“效虯龍之蜿蟬,法虹霓之氤氳。”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沮水》:“ 漢武帝 獲寳鼎於 汾 陰,將薦之 甘泉 。鼎至 中山 ,氤氳有黃雲蓋焉。”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一本第三折:“又不是輕雲薄霧,都只是香煙人氣,兩般兒氤氳得不分明。”《孽海花》第一回:“但覺春光澹宕,香氣氤氳,一陣陣從簾縫裡透出來。” 朱自清 《冬天》:“﹝洋爐子﹞太高了,父親得常常站起來,微微地仰著臉,覷著眼睛,從氤氳的熱氣裡伸進筷子,夾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們的醬油碟裡。”
    (3).指彌漫的煙氣。 曹禺 《日出》第一幕:“﹝ 陳白露 ﹞自己很熟練地燃上香煙,悠悠然吐出淡藍色的氤氳。”
    (4).濃烈的氣味。多指香氣。 南朝 梁 沈約 《芳樹》詩:“氤氳非一香,參差多異色。” 清 李漁 《閒情偶寄•器玩•椅杌》:“焚此香也,自下而升者,能使氤氳透骨。” 郭沫若 《孟夫子出妻》:“因為她所留下的氤氳在她走了之後卻專門在他的嗅覺上作用起來。”
  5. (1).指混沌之氣。古代認為是構成天地萬物之本原。《莊子•大宗師》:“彼方且與造物者為人,而遊乎天地之一氣。”《晉書•涼武昭王李玄盛傳論》:“王者受圖,鹹資世德,猶混成之先大帝,若一氣之生兩儀。” 明 王廷相 《答何粹夫》二:“天地未判之前只有一氣而已,一氣之中即有陰陽。” 清 姚鼐 《於子穎揚州使院見禹卿》詩:“陰陽有開闔,一氣無遷代。”
    (2).指空氣。 晉 方慶 《風過簫賦》:“風之過兮,一氣之作。”
    (3).指呼吸一次。《晉書•許邁傳》:“常服氣,一氣千餘息。”
    (4).指奏樂首須以氣動之。《左傳•昭公二十年》:“聲亦如味,一氣,二體,三類,四物,五聲,六律,七音,八風,九歌,以相成也。” 杜預 注:“須氣以動。” 陸德明 釋文:“一氣, 杜 解以為人氣也。 服 雲,歌氣也。” 孔穎達 疏:“人作諸樂,皆須氣以動,則與 服 不異。”
    (5).指一個節氣。 漢 張衡 《渾儀》:“各分赤道黃道為二十四氣,一氣相去十五度十六分之七,每一氣者,黃道進退一度焉。” 唐 韓愈 《苦寒》詩:“四時各平分,一氣不可兼。”
    (6).聲氣相通;一夥。 漢 王充 《論衡•變虛》:“人君有善行﹝善言﹞,善行動於心,善言出於意,同由共本,一氣不異。” 唐 崔國輔 《奉和華清宮觀行香應制》詩:“雲物三光裡,君臣一氣中。”《紅樓夢》第六五回:“ 平姑娘 ,為人很好,雖然和奶奶一氣,他倒背著奶奶常作些好事。” 魯迅 《呐喊•故鄉》:“我想,我竟與 閏土 隔絕到這地步了,但我們的後輩還是一氣。”
    (7).一口氣;接連不斷。《宣和遺事》前集:“有僧人帶來行童見師囚了,一氣走至 汴河 岸上。”《二刻拍案驚奇》卷二七:“ 汪秀才 即取大巵過手,一氣吃了三巡。” 老舍 《駱駝祥子》四:“這個惡夢使他老了許多,好象他忽然的一氣增多了好幾歲。” 楊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六章:“一氣接到的這十來封信幾乎全是 餘永澤 一個人寫來的。”
    (8).猶一片。 唐 杜甫 《同諸公登慈恩寺塔》詩:“俯視但一氣,焉能辨皇州?” 唐 白居易 《春遊二林寺》詩:“熙熙風土暖,藹藹雲嵐積。散作萬壑春,凝為一氣碧。”
    (9).一陣。 毛澤東 《駁“輿論一律”》:“世界上只有唯心論和形而上學最省力,因為它可以由人們瞎說一氣。” 老舍 《茶館》第三幕:“帶點香水,好好噴一氣,這裡臭哄哄的!” 柳青 《創業史》第一部第十章:“他幹一氣活,吸一陣水煙。”
  6. 月色;月光。 南朝 梁 蕭統 《錦帶書十二月啟•太簇正月》:“飄颻餘雪,入簫管以成歌;皎潔輕冰,對蟾光而寫鏡。” 唐 皎然 《溪上月》詩:“蟾光散浦漵,素影動淪漣。” 宋 呂渭老 《情久長》詞:“歲華暮,蟾光射雪,碧瓦飄霜,塵不動,寒無際。” 明 陸采 《懷香記•佳會贈香》:“人靜更闌,正蟾光皎皎,花影珊珊。”
  7. 唐 李白 禪房懷友人岑倫 歸來儻有問,桂樹山之幽。 唐 韓愈 送陸暢歸江南 鸞鳴桂樹間,觀者何繽紛。
    唐 元稹 兔絲 桂樹月中出,珊瑚石上生。
    唐 竇庠 勅目至家兄蒙淮南僕射杜公奏授祕校兼節度參謀同書寄上 桂樹留人久,蓬山入夢新。
    唐 李賀 天上謠 玉宮桂樹花未落,仙妾採香垂珮纓。
    唐 邵偃 賦得春風扇微和 爲報東堂客,明朝桂樹新。
    宋 葉適 送鄭景元 建安雖閩壤,桂樹美可樂。
    宋 樓鑰 過故家 團團桂樹擁簷牙,舊日輕黄滿樹花。
    宋 楊萬里 中秋前一夕携酒與子仁姪登多稼亭 如何桂樹許多影,不隔冰輪些子光。
    元 元好問 西園 璧月瓊枝春色裏,畫闌桂樹雨聲中。
  8. 開花。 三國 魏 嵇康 《琴賦》:“迫而察之,若眾葩敷榮曜春風,既豐贍以多姿,又善始而令終。”《藝文類聚》卷八一引 南朝 梁 王筠 《蜀葵花賦》:“仰椒屋而敷榮,植蘭房而舒藻。” 唐 許敬宗 《掖庭山賦》:“百卉敷榮,六合清朗。”
  9. 成為樹林。例如:昔日一片荒灘,如今果木成林。
  10. 【介紹】: 明應天府上元人,字直生。萬歷間舉人。官戶部主事,以言事謫外。累官至南京工部郎中。有《松蔭堂學易》
  11. 猶畫欄。《醒世恒言•盧太學詩酒傲王侯》:“朱欄畫檻相掩映,湘簾綉幙兩交輝。”
  12. 側斜的影子。 南朝 梁 王僧孺 《春日寄鄉友》詩:“翠枝結斜影,緑水散圓文。” 唐 杜甫 《覆舟》詩之一:“羇使空斜影,龍宮閟積流。” 仇兆鼇 注:“空斜影,側身落水。”
  13. (1).用朱漆塗柱。《穀梁傳•莊公二十三年》:“秋,丹 桓 宮楹。禮,天子諸侯黝堊,大夫倉,士黈。丹楹,非禮也。”《漢書•貨殖傳》:“及 周 室衰,禮法墮,諸侯刻桷丹楹,大夫山節藻棁。”
    (2).朱漆的楹柱。借指華麗之居。 晉 葛洪 《抱樸子•嘉遁》:“茅茨艶於丹楹,采椽珍於刻桷。” 唐 李紳 《過吳門》詩:“朱戶千家室,丹楹百處樓。”《剪燈餘話•至正妓女行》:“丹楹陡峻棲鳷鵲,華表玲瓏鏤角端。”
  14. (1).用玉建成的殿宇,傳說中天帝或神仙的住所。 南朝 梁 蕭綸 《祀魯山神文》:“金壇玉宇,是眾妙之遊遨;丹崖翠幄,信靈人之響像。”《雲笈七籤》卷八:“金房在明霞之上,九戶在瓊闕之內,此皆太微之所館,天帝之玉宇也。” 冰心 《寄小讀者》二七:“果然看見雪白的樓瓦,斜陽中映襯得如同瓊宮玉宇一般。”
    (2).華麗的宮殿。 南朝 宋 劉鑠 《擬古•擬〈明月何皎皎〉》詩:“玉宇來清風,羅帳延秋月。” 唐 李華 《含元殿賦》:“玉宇璿階,雲門露闕。” 宋 梅堯臣 《依韻和宋學士紫宸早謁》:“耽耽玉宇龍纏棟,藹藹金鋪獸齧環。”
    (3).指太空。 宋 陸遊 《十月十四夜月終夜如晝》詩:“西行到 峨眉 ,玉宇萬里寬。”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五:“是夜,玉宇無塵,銀河瀉露。”《醒世恒言•盧太學詩酒傲王侯》:“玉宇淡悠悠,金波徹夜流。” 毛澤東 《七律•和郭沫若同志》:“金猴奮起千鈞棒,玉宇澄清萬里埃。”
    (4). 宋 汴京 御苑中石洞名。《宣和遺事》前集:“北有洞曰‘玉宇’。石自壁出,隱嶄巖峻立,奇花異草,扶疏茂密。” 宋 莊季裕 《雞肋編》卷中:“ 蔡京 《太清樓侍宴記》雲……東西廡各有殿,東曰 瓊蘭 ,西曰 凝芳 ,後曰 積翠 ,南曰 瑤林 ,北洞曰 玉宇 。”
  15. (1).《書•呂刑》:“墨罰之屬千,劓罰之屬千,剕罰之屬五百,宮罰之屬三百,大辟之罰二百。五刑之屬三千。”後因以“三千”指古代所有的刑罰。《三國志•魏志•陳群傳》:“夫三千之屬,雖未可悉復,若斯數者,時之所患,宜先施用。”《晉書•謝尚傳》:“夫無後之罪,三千所不過。”《南史•孔琳之傳》:“若三千行於叔世,必有踴貴之尤,此五帝不相循法,肉刑不可悉復者也。”
    (2).泛言數目之多。 三國 魏 陳琳 《飲馬長城窟行》:“長城何連連,連連三千里。” 唐 李白 《秋浦歌》之十五:“白髮三千丈,緣愁似箇長。”
    (3).指三千大千世界。 南朝 宋 謝靈運 《與諸道人辨宗論》:“三世長於百年,三千廣於 赤縣 ;四部多於戶口,七寶妙於石沙。”
  16. (1).古代攻城時攀登城牆的長梯。《墨子•公輸》:“ 公輸盤 為 楚 造雲梯之械,成,將以攻 宋 。”《宋史•輔超傳》:“ 超 率驍勇十七人升雲梯,斫北門樓。” 清 昭槤 《嘯亭雜錄•雲梯》:“ 文皇帝 時,攻取 明 人城堡,多以雲梯制勝。” 柳青 《銅牆鐵壁》第六章:“圍上 榆林 就兩天了,正準備攻城。我們往下走的時光,沿路不是往上運糧的,就是搬雲梯的。”
    (2).傳說中仙人登天之路。《文選•郭璞〈遊仙詩〉之一》:“ 靈谿 可潛盤,安事登雲梯。” 李善 注:“雲梯,言仙人昇天,因雲而上,故曰雲梯。” 唐 王勃 《觀內懷仙》詩:“自能成羽翼,何必仰雲梯。” 宋 楊澤民 《浣溪沙•木樨》詞:“金粟蒙茸翠葉垂,月宮仙種下天涯。兒曹攀折有雲梯。”
    (3).指高山上的石級或棧道。 唐 高適 《宋中遇林慮楊十七山人因而有別》詩:“蘿徑垂野蔓,石房倚雲梯。” 清 魏源 《棧道雜詩》之三:“身已陟雲梯,前山猶萬仞。” 葉聖陶 《黃山三天》:“出了洞還得爬上百步雲梯,又是很陡很險的石級,這才達到 文殊院 。”
    (4).喻仕進之路。 唐 竇鞏 《送劉禹錫》詩:“十年憔悴 武陵溪 ,鶴病深林玉在泥。今日 太行 平似砥,九霄初倚入雲梯。” 宋 蘇軾 《清遠舟中寄耘老》詩:“ 海陵居士 無雲梯,歲晚結廬 潁水 湄。” 清 陸以湉 《冷廬雜識•改官詩》:“百丈雲梯未可階,寒氊仍問舊生涯。”
  17. 魏晉 張協 雜詩十首 其二 龍蟄暄氣凝,天高萬物肅。
    唐 沈佺期 七夕 秋近雁行稀,天高鵲夜飛。
    唐 梁鍠 七夕汎舟 夜久應搖珮,天高響不來。
    唐 韋應物 登高望洛城作 天高水流遠,日晏城郭昏。
    唐 戴叔倫 次下牢韻 天高吳塞闊,日落楚山空。
    唐 戴叔倫 冬日有懷李賀長吉 月冷猨啼慘,天高鴈去遲。
    唐 元稹 會真詩三十韻 海闊誠難度,天高不易沖。
    唐 柳宗元 旦攜謝山人至愚池 霞散衆山逈,天高數雁鳴。
  18. (1).指有豔麗容貌的女子。《管子•戒》:“人患飢,而上薄斂焉,則人不患飢矣。人患死,而上寬刑焉,則人不患死矣。如此,而近有德,而遠有色,則四封之內,視君其猶父母邪?”
    (2).佛教語。指欲界與色界有色身(質礙之身)的眾生。《金剛經•大乘正宗分》:“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有色,若無色。”
  19. 唐 杜甫 秋興八首 其七 波漂菰米沈雲黑,露冷蓮房墜粉紅。 唐 羅隱 寄三衢孫員外 風高綠野苗千頃,露冷平樓酒滿巵。
  20. (1).沒有聲音。《莊子•知北遊》:“視之無形,聽之無聲。” 三國 魏 曹植 《七啟》之一:“畫形於無象,造響於無聲。” 唐 韓愈 《送孟東野序》:“草木之無聲,風撓之鳴。” 金 元好問 《通奉大夫張君神道碑銘》:“舞雲之春風,潤物無聲。” 巴金 《探索集•友誼》:“看見了 西園寺先生 、 清水先生 和其他幾位朋友的眼淚……我卻無聲地哭了。”
    (2).吞聲;不說話。 唐 杜甫 《投簡咸華兩縣諸子》詩:“君不見空牆日色晚,此老無聲淚垂血。” 元 倪瓚 《畫竹贈申彥學》詩:“寫出無聲斷腸句,鷓鴣嗁處竹蒼蒼。” 茅盾 《子夜》六:“他這無聲的溫柔的抗議,可以引出 林佩珊 的幾句話。”
  21. (1).空間;天空。《列子•天瑞》:“夫天地,空中之一細物,有中之最巨者,難終難窮。” 唐 溫庭筠 《湖陰詞》:“ 五陵 愁碧春萋萋, 灞川 玉馬空中嘶。” 巴金 《滅亡》第七章:“ 袁潤身 把煙夾在右手底兩個指頭中間,張開口,吐出一口白霧,一圈一圈地騰上了空中。”
    (2).猶中空。 宋 蘇軾 《石鍾山記》:“有大石當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竅,與風水相吞吐,有窾坎鏜鞳之聲。” 明 劉基 《郁離子•魯般》:“大者為棟為梁,小者為杙為栭,曲者為枅,直者為楹,長者為榱,短者為棁,非空中而液身者,無所不用。”
    (3).宮中古琴名。《初學記》卷十六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古琴名有清角、鳴廉、脩況、藍脅、號鐘、自鳴、空中、繞梁、緑綺、燋尾、鳳皇。”
  22. 拉折;折取。 南朝 梁簡文帝 《折楊柳》詩:“楊柳亂成絲,攀折上春時……曲中無別意,並為久相思。” 唐 孟浩然 《早梅》詩:“少婦爭攀折,將歸插鏡臺。” 明 吳承恩 《賀閻雙溪令嗣登科障詞》:“寳樹摩雲,珠袍挹露,早向九霄攀折。” 瞿秋白 《〈魯迅雜感選集〉序言》:“玩賞、攀折這花,摘食這果實。”
  23. 帝王家的苑囿。 唐 沈佺期 《奉和洛陽玩雪應制》詩:“灑瑞天庭裡,驚春御苑中。” 宋 張孝祥 《鷓鴣天》詞:“琅函奏號銀臺省,氈筆書名御苑墻。” 明 張居正 《賀瑞雪表》:“月映彤墀,御苑春回。” 清 吳偉業 《楊州》詩之一:“官河新柳誰先種,御苑鶯花豈舊遊。”
  24. 聲名遠揚。《後漢書•方術傳•任文公》:“ 文公 遂以占術馳名。” 元 喬吉 《鬥鵪鶉•歌姬》套曲:“教坊馳名,梨園上班。” 魯迅 《故事新編•理水》:“稟大人,他們都是以善於吃苦,馳名世界的人們。”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