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王和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王和卿

王和卿(1242年—1320年)元代散曲家太原(今属山西)人,《录鬼簿》列为"前辈名公",但各本称呼不同,天一阁本称为"王和卿学士",孟称舜本却称他为"散人"[1]

曾在大都为架阁库官,未作过高官。因才高名重,钟嗣成《录鬼簿》 卷上将王和卿列为“前辈名公乐章传于世者”,称“王和卿学士”《全元散曲》录存小令二十一首,套数一套,以及两套残套。见于《太平乐府》、《阳春白雪》、《词林摘艳》等集中。散曲创作以滑稽戏谑为多,玩世不恭的自成一格。朱权的《太和正音谱》称他为‘词林之英杰也’。

面对著不合理的社会现况,创作带著辛辣的讽刺与嘲弄,与关汉卿相友善,尝讥谑汉卿,关汉卿才高风流,虽极意还答,终不能胜。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曾记载王和卿与关汉卿相互讥谑的情况,并且说他"滑稽佻达,传播四方。王和卿具有特色的散曲作家,作品有著厚实的民俗俚曲的色彩,独特的滑稽佻达性格充分表露在作品里,相当著名的一首小令〔醉中天〕《咏大蝴蝶》[2]

挪用庄子的蝴蝶与鲲鹏 被称为大家

元代时期,崇庄子、尚黄老是比较受欢迎的活动,所以文人们的词曲中含有大量此类内容也不足为奇,但真正用得巧妙且有深意的只是少数。王和卿应算是比较善于借庄子发挥的文人,不仅如此,他发挥得还格外有趣,左手衔来一只庄蝴蝶,右手擒来一只庄鲲鹏,转身一变,蝴蝶与鲲鹏已经随了王姓。王和卿是如何把庄子的蝴蝶请走?又是如何借去庄子的鲲鹏?自然是有他的办法。此人生性散漫,性格滑稽,据说与关汉卿是朋友,才学颇负盛名,可惜不问世事,放荡不羁。也许正是这种性格,才令王和卿敢擅自挪用庄子的蝴蝶与鲲鹏[3]

关汉卿绘图庄子可谓是最逍遥的人,他人认为“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个人如果把自己迷失在物的世界,把真性情流失到世俗之中,那么这个人就是一个本末倒置的人,就好像一个人在平地上拉弓射箭,在手肘上放置一杯水,几箭落靶之后,就能箭无虚发甚至百发百中。但是如果他登临高山,脚踏危石,身临深渊,还能稳如泰山地射箭吗?身在世俗的王和卿,如同站在风口浪尖之上他看似遗忘了一切,得到了“蝴蝶”与“鲲鹏”,实则已经迷失了自我,把真性情放入了尘俗,因此他永远得不到庄子“至人无我”的境界,也不可能真的逍遥。在别人的眼中,王和卿看似快乐非常,聪明好辩,甚至被称为大家,然而,谁又能体会他内心深处的矛盾与苦痛呢?参考资料· 《庄子》· 《醉中天·咏大蝴蝶》

视频

元曲三百首 王和卿 仙吕 醉中天 咏大蝴蝶


外部连结

参考资料

  1. 王和卿. 读古诗词网
  2. 王和卿. 中华古诗文古书籍网
  3. 王和卿聪明好辩,甚至被称为大家,为何称他为大家呢?. 2019-10-26. 壹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