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凡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王凡西 | |
---|---|
出生 |
1907年3月16日 浙江省海宁县 |
国籍 | 中国 |
知名于 |
中国老一辈托洛茨基主义者的领导人 |
王凡西(1907-2002)本名王文元。王凡西是他许多笔名之一,但是差不多可以算是他的正名,代替了王文元。他出生在浙江省海宁县一个并不富裕的儒商之家。自小喜欢读书,多思考,有志气。十四岁小学毕业那年,开始受到五四运动的新思潮影响,决心追求学问,做大事。中学时养成对文学的热烈爱好,也显出了演说的才能。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时,他正在杭州读中学最后一学期,参加了响应五卅的运动,并担任了新成立的杭州学生会的宣传部长。由此开始热心于政治,而且思想左倾。 [1]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王凡西
别名 王文元,双山,根叔
出生地 浙江省海宁县
出生日期 1907年3月16日
逝世日期 2002年12月30日
代表作品 《双山回忆录》
人物简介
王凡西,笔名双山,是中国老一辈托洛茨基主义者的领导人,一生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历尽艰辛,逆流而上,颠沛流离,晚年更要在异乡度过。流亡生涯使他可以自由地写作,不必像他的老友兼老同志郑超麟那样被中共关押几十年。可是,另一方面,也使他备尝思乡之苦和孤寂之痛。他生于1907年,在中国大革命时期(1925年)在北京大学念书时加入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1927年)到苏联东方大学留学,得以偷偷阅读当时由托洛茨基所领导的左派反对派批评斯大林的文件,并且在1928年参加了左派反对派。他在1929年回国并在周恩来手下工作,不久因托派罪名被开除出党,旋即与陈独秀一起推动左派反对派的发展。1931年被国民党下狱,在狱中受尽折磨,直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才出狱。1949年中共胜利在即,经过商量后,他的最亲密同志郑超麟及一批同志决定留下来,而王凡西则流亡香港。但不久又不见容于殖民地政府,只好再流亡澳门。到了七十年代,才有机会远赴英国,并得到比较安稳的生活。
基本资料
生平简介 1925年进北京大学后,很快就参加了校内的共产党组织。亲近的同学中有陈其昌、王实味、胡风等。共产主义革命的志向压倒了他原先想做文学家的志向。1926年秋,曾因贫困而停学去广州,想找全职革命工作。不久重回北京继续党的地下工作,靠朋友支持生活。1927年6月奉派往当时号称革命中心的武汉工作,因私自写下文字骂汪精卫反革命泄忿而一度被国民党政府拘留。7 月下旬,武汉政府也宣布"清共"后,奉党指派去苏联留学。
在苏联东方劳动大学期间接受托派思想影响,并秘密加入托派组织。1928年秋,成为莫斯科孙中山大学托派秘密组织的领导人之一。在苏与一同学兼同志结婚。
1929年8月偕妻离苏回国。到上海后任党中央组织部干事,在周恩来领导下从事地下工作。依照在苏中国托派内部的决定,王凡西回国后一直服从党的纪律,在党内工作,同时秘密进行托派活动。到1930年初,因托派身份被发现,在大病住院期间遭党开除。自此生活更加困苦,卖文为生。
王凡西回国后,起初参加托派的"我们的话"派组织,后来属于"十月"派。在四个托派组织商谈统一时,王凡西属于真诚争取统一者,并于那时开始和陈独秀密切合作,终于促成1931年的统一。王凡西当选为统一的托派的中央委员,并担任机关报编辑,当时才24岁。
中国托派统一不满一个月,大多数中委就被捕,其中包括王凡西。他自此坐牢四年。一直同牢者有同志楼国华,二人由此开始一生的深厚友谊。一九三四年出狱时,二人都得知妻已另婚。一九三五年底,他参加新成立的托派中央临委,创办《斗争》及《火花》。前者是托派政治机关报,后者是理论机关报。一九三七年五月,他又被捕,被押去南京。那时他第二次结婚才一年。
这次捕他的是特务机关,完全不依任何法律,对他施以残酷的刑讯手段和长期的虐待。他的亲友和同志完全不知他的下落。一直到抗日战争开始后,中国军队已经撤出南京,日军正式开入之前没几天,一切政治犯早已释放,南京的国民党党政机构都已解体时,王凡西才从特务的监牢中走出来。他狼狈不堪,历尽千辛万苦,于1937年12月中旬去到武汉。幸亏不久找到陈独秀。1938年2月他经香港回到上海,继续参加托派工作。
此后几年间,尽管饱受斯大林派的诬蔑和种种打击,中国托派不但恢复了正常活动,而且吸收了一批年青的新成员。这期间王凡西做了大量的工作,尤其是文字工作。如担任公开的《动向》月刊的编辑和撰稿,翻译第四国际的《过渡纲领》和《俄国革命史》等。一九四一年,他正在对《俄国革命史》第一卷的译稿最后校对时,肺结核病大发作。
1940年秋,王凡西提出"抗战变质论"。他认为,中国独自对日本抗战时是进步的,但一旦美日战争爆发,中日战争成为帝国主义大战的一部份时,这个进步性便失去了。这意见起初在中国托派内部上下层都得到多数支持。但经过大半年的激烈争论后,由反对意见(认为即使中国抗战与帝国主义战争相结合,其进步性仍旧不变,除非美英军队在中国登陆,在中国战场上起了喧宾夺主的作用)取得多数。这场争论后来又牵涉到组织问题。终于在1942年(那时太平洋战争已爆发,中国抗战已和帝国主义大战结合起来)使中国托派分裂为两派:彭述之与刘家良领导的多数派,和郑超麟、王凡西、陈其昌、楼国华领导的少数派。
大战结束后不久,少数派在上海创办《新旗》半月刊,王凡西是主力执笔人之一。他还把所有已经译成中文的托洛茨基论中国革命问题的文章集中起来,经过校订,编成一册出版。一九四九年五月,王凡西由上海迁移到香港。几个月后就被香港政府逮捕并驱逐到澳门。
中共夺取政权的胜利大大出乎中国托派意料之外。为了解释这个意外的发展,王凡西写了一本小册子,取名《苏联研究》。他在其中提出一种见解:堕落后的苏联其实是官僚集产主义的国家,不是代表工人阶级,而是代表一个新的统治阶级。中共的政权也属于同一性质。但是几年后他放弃了这见解,重新接受托派的传统理论,承认当时的苏联和中国都是官僚主义变态的工人国家。
王凡西在澳门住了二十五年多。这是他一生中最寂寞的时期。但这时中国托派两派之间的壁障已渐松弛,王凡西陆续新认识了不少属于多数派的后辈同志。其中有的和他密切交往。至今在后辈朋友中流行称他为根叔,就是从那时开始的。他继续思考和写作。较大的著作有《双山回忆录》和《毛泽东思想论稿》。译作有《帝王术》、《诗与自传》、《文学与革命》。
1975年3月,王凡西移居英国。取得居留权之后,生活算是一生中最安定而且自由的了。他和各国人士交往,作思想交流.,也继续写文章,给许多新朋友(各种年龄的都有)留下深刻的印象。中国大陆也有不少学者跟他通信。2002年12月30日,他在英国利兹以95岁高龄去世。
个人经历 王凡西(1907年3月16日-2002年12月30日),本名王文元,笔名双山,后辈多称为 "根叔",中国浙江省海宁硖石人,著名中国托洛茨基主义者。
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担任杭州学生会的宣传部长。
1925年,进北京大学后加入中国共产党,亲近的同学中有陈其昌、王实味、胡风等。
1927年6月,奉派往当时号称革命中心的武汉工作。因写下文字骂汪精卫反革命,一度被国民党政府拘留。
1927年7月,武汉政府宣布"清共"后,奉党指派到苏联东方大学留学。
1928年,参加了左派反对派,成为莫斯科中山大学托派秘密组织的领导人之一。
1929年,回国上海后任党中央组织部干事,在周恩来手下工作。
1930年,因托派身份被发现被开除出共产党,旋即与陈独秀一起推动左派反对派的发展。
1931年,当选为统一的托派的中央委员,并担任机关报编辑。当时才24岁。
1931年,被国民党逮捕下狱。
1934年,出狱。
1935,参加新成立的托派中央临委,创办《斗争》及《火花》。
1937年,被国民党特务机关逮捕押去南京。
1938年,中国军队撤出南京,日军正式开入之前几天一切政治犯释放,经香港回到上海,继续参加托派工作。
1949年,流亡香港,被香港政府逮捕并驱逐到澳门。
1975年,移居英国。
2002年,在英国里兹逝世。
著名作品
著作 《炮火中的世界动向》,亚东图书馆1940年版
《苏联研究》,1950年香港出版
《电影漫谈》,世界出版社,1956年版
《思想问题》,1958年香港出版
《过渡纲领二十年》,1958年香港出版
《三出小戏》,周记行1968年版
《毛泽东思想与中苏关系》,信达出版社1972年版
《七零年代往何处去?》第一、第四篇,春燕出版社1972年版
《论中国第三次革命中斯大林派胜利与托派失败的原因──兼答彭述之夫妇》,1973年香港出版
《毛泽东思想论稿》,信达出版社1973年版,新苗出版社2003年再版
《我们的意见》,与一丁合著,1973年版 《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信达出版社1974年版
《双山回忆录》,周记行1977年版,现代史料编刊社1980年版,士林图书服务社1994年再版,大陆东方出版社内部发行
《印支问题》,信达出版社1979年版
《两篇序言──〈托洛茨基主义与中国革命〉及〈中国革命中的争论问题〉》,1980年香港出版
《谎言与真实》,与郑超麟、楼国华合著,信达出版社1984年版
翻译作品 《道德与辩证法》,亚东图书馆,出版日期不详
《中国大革命序曲》(即《征服者》),马尔劳着,出版日期不详
《从唯心论到唯物论》,普列汉诺夫著,亚东图书馆1937年版
《苏联党狱的国际舆论》,杜威等编,亚东图书馆1937年版
《苏联党狱之真相》,亚东图书馆1937年版
《他们的道德与我们的道德》,托洛茨基著,上海1938年出版,1975年香港翻印
《儿子.战士.朋友》,托洛茨基著,亚东图书馆1940年版
《恩格斯评传》,亚东图书馆1940年版
《俄国革命史》,托洛茨基著,与郑超麟合译,春燕出版社1940年版,1964年香港翻印
《中国革命问题》,托洛茨基著,春燕出版社1947年版
《帝王术》,马嘉维里著,信达出版社1969年版,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再版,海南出版社1994年、2001年再版,改名《君王论》
《诗与自传》,耶夫士欣可著,信达出版社1970年版
《今日世界动向》,1969年第四国际第九次(统一后第三次)世界大会政治决议案,春燕出版社1970年版 《匈牙利悲剧》,弗荚雅著,信达出版社1971年版
《文学与革命》,托洛茨基著,信达出版社1971年版
《过渡纲领》,托洛茨基著,1972年版
《托洛茨基档案中致中国同志的信》,信达出版社1981年版
《第四国际基本文献第一辑〈苏维埃国家的阶级性〉及〈战争与第四国际(纲领草案)〉》,十月书店1983年版
《书信、日记及其他》,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托洛茨基给伊罗生的九封信──讨论中国革命与中革史的一些重大问题》,新苗出版社199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