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特拉克尔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特拉克尔
本名 Georg Trakl
出生 1887年
奥地利 萨尔茨堡
逝世 1914年
国籍 [[]]
职业 诗人
知名作品 《黑利安》
《诗篇》

特拉克尔(Georg Trakl)1887年生于萨尔茨堡,父亲是一个小五金商人,他于1908年在维也纳攻读药物学,1910年毕业后充任药剂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应征加入了奥地利军队,在前线当卫生员,但是残酷的战争使他几乎精神失常,自杀未遂,后被送往精神病院,不久死在那里。

人物介绍

家庭背景

1887年2月3日格奥尔格.特拉克尔出生于奥地利的萨尔茨堡,这也是莫扎特的故乡。从少年开始特拉克尔就陷入和妹妹格蕾特不正常的爱情关系中,以作为对冷若冰霜的母亲的爱的移情,后者唯一而狂热的爱好就是整日关在一间收藏有很多古董的小屋里沉思冥想。相比之下,忠厚老实的父亲,一位勤勉的五金商人,给了特拉克尔兄妹最温暖的关怀。这样,对父亲的热爱,对母亲的痛恨(也许仍然是一种爱),对妹妹的罪恶的意识交织成特拉克尔黑暗的,终生挥之不去的情绪。

青年吸毒

特拉克尔中学时开始写诗。那时他读到了波德莱尔、兰波的诗作,深深体会了其中对"死者"、"腐烂"、"尸体"之类的偏爱。当然,在法国人那里作为一种"乐趣"的东西,对特拉克尔而言却是"死一般的严肃"。他也熟悉钢琴,喜欢李斯特的恢弘和肖邦的温婉,反映在他后来的诗歌中,自然充满了音乐的韵律,格外地优美。18岁时他开始吸毒,据说目的有三:体验迷狂的精神境界;忘记痛苦;以及,有意识地自我毁坏。无疑,他确实为此付出了足够的代价,多门功课不及格,被迫退学;最后他也陨身于此。

致命打击

恶毒的奉劝

1906年特拉克尔创作了几部独幕戏并上演,在萨尔茨堡成了年轻的戏剧作者,可是人们实在受不了他那梦幻般蒙太奇式的手法,报刊上出现了恶毒的"奉劝":不要再试图当戏剧家啦!而特拉克尔自己也认识到了某种局限,他最终放弃戏剧,专一于诗歌。

妹妹放弃学业

特拉克尔于1908年进入维也纳大学学习药物学,且于两年后获得硕士学位。这是他第一次离开家乡,然而维也纳并不令他喜欢,奥匈帝国的首都也是一片没落的景像。只有妹妹格蕾特来维也纳学习钢琴,才略给他一点慰藉,但是格蕾特在他的劝导之下,也开始吸毒,这更加深了两人的悲剧,特拉克尔也追悔不已。1910年6月特拉克尔深爱的父亲突然去世,格蕾特也放弃学业,前往柏林,这两个重大的打击使特拉克尔陷入深重的颓废之中。与此同时,他清晰地意识到了自己已经建立起独异的风格,希望用它来表达"节奏和意像地狱般的咆哮"。于是,他一边从军,一边开始了伟大的创作。

人生转折

兵役结束以后他被分配到因斯布鲁克,在这里结识了著名的激进刊物《燃烧者》(《Der Brenner》)的主编路德维希‧冯‧费克尔(Ludwig von Ficker),这是他一生的转折点。在费克尔的支持下,特拉克尔首次在《燃烧者》上发表了《热风中的前城》,以后他的绝大多数作品也发表在该刊。

然而时人并不理解特拉克尔诗歌的价值。1913年慕尼黑的朗恩出版社拒绝出版特拉克尔的诗集《朦眬和沉沦》,这部诗集直到7月才由莱比锡的库尔特‧沃尔夫出版社出版,更名为《诗作》,而且是一套丛书里面很不引人注目的一本,谁知道其中就包含有可以跻身于20世纪德语最伟大的诗歌的《黑利安》《诗篇》等。这也是特拉克尔活着能够看到的自己唯一的一部诗集了。翌年,他虽然又编成了第二部诗集《塞巴斯蒂安在梦中》,其中包含了50首更加深邃的诗歌,[1]

1914年特拉克尔赴柏林探望因流产而卧病在床的妹妹格蕾特。为了救助陷于穷困的妹妹,他四处奔走,可是屡遭拒绝,于世间的冷酷无情,认识得无比清楚。他本人也遭到四方歧视,连一份工作都不能寻得,全靠费克尔的热心周济。7月,刚继承了一大笔遗产的大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广散其财,捐赠10万克朗(在1914年相当于4千英镑,以及今日的4万至5万英镑),委托费克尔救济穷困的奥地利艺术家,特拉克尔和里尔克以及卡尔·达拉戈分别得到了2万克朗。虽然获得巨资,但是特拉克尔早就对世界充满了怀疑和绝望,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他毅然从军,担任了随军药剂师,并亲历了血肉横飞的格罗德克战役。在10多天里,他必须一个人照料80多个残肢断臂,狂呼嚎叫的伤员。这份巨大的刺激使特拉克尔精神失常,企图自杀,幸而被阻止,于是他自己也住进了克拉考战地医院的精神病科。这时他的诗歌陆续在《燃烧者》上发表,如《梦幻与迷狂》《启示与末日》等。10月24日和25日费克尔赴克拉考探望特拉克尔,27日特拉克尔寄给费克尔最后两首诗《怨》和《格罗德克》,并写到:" 自你看望我以来,我的心情加倍地悲伤。我觉得自己几乎已经处于世界彼岸。最后我想补充一句,倘若我死去,我钟爱的妹妹格蕾特应该继承我拥有的所有钱财和其它杂物 "。

1914年11月3日,特拉克尔死于因过量注射可卡因而造成的心脏麻痹。翌年,《燃烧者》发表了他的最后七首诗,《塞巴斯蒂安在梦中》也由库尔特‧沃尔夫出版社出版。

部分选自维特根斯坦传(p112, ISBN 978-7-308-08614-1 )

写作风格

特拉克尔早从十七岁时的1904年就开始写诗,1913年即出版了其处女作品集《诗集》,两年后又出版了第二本诗集《塞巴斯蒂安在梦中》(1915),这使他后来与海姆一起成为早期表现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他与十九世纪末的诗人们有更多的联系,他深受格奥尔格、霍夫曼斯塔尔特别是梅特林克和兰波等人的影响,因此,特拉克尔也是完成从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诗歌向二十世纪表现主义诗歌过渡的一个代言人,对表现主义诗歌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 在所有现代德语作家当中,特拉克尔无疑是最富于传奇色彩的诗人。作为早期表现主义诗歌的先驱,他尽管象一颗流星英年早逝,然而却留下了不少动人的诗篇,[2]

死后荣誉

特拉克尔是德语诗歌的"黑暗诗人",与里尔克、保尔策兰一同鼎起20世纪德语诗歌的辉煌,这位让维特根斯坦捧卷终生的人是诗人中的维特根斯坦。

他的哀荣虽然来得太迟,自一战以后却上升得无比迅速。现代音乐巨匠韦伯恩更特地为他的诗歌谱曲,这些艺术歌曲的杰作同样广为流传。犹如维特根斯坦以一册70页的《逻辑哲学论》称雄哲学界,特拉克尔也凭借两本薄薄的诗集,首首珠玑的诗作,持据20世纪德语诗歌王国的桂冠,以至于今日的德语诗歌界竟有"特拉克尔教派"一说。[3]

文献来源

  1. 却没有等到它的出版。
  2. 在世界文坛上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
  3. 特拉克尔中国诗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