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爱沙尼亚使徒正教会

爱沙尼亚使徒正教会(爱沙尼亚语:Eesti Apostlik-Õigeusu Kirik)是东正教的自治教会之一,在爱沙尼亚法律体制下,该教会是二战之前爱沙尼亚正教会的继承者。1940年时,爱沙尼亚正教会有超过21万人信徒。1922年由于苏联采取高压打压教会的政策,爱沙尼亚与莫斯科宗主教断绝联系,于是改寻求君士坦丁堡宗主教的牧养。1944年,由于苏联占领爱沙尼亚,君士坦丁堡普世宗主教圣统的爱沙尼亚正教会被宣布暂停活动主教们流亡海外,剩下来的教会团体改隶属莫斯科宗主教,并在1978年取得君士坦丁堡宗主教的承认。直到苏联解体君士坦丁堡圣统的教会才重新开始活动。爱沙尼亚使徒正教会的正式英文名是爱沙尼亚正教会(Orthodox Church of Estonia)。

基督七大圣事俗称教七礼或七圣礼,是7种被赋予特殊神圣意涵的仪式[1],是基督教会一切宗教活动的基础。天主教、东正教等传统基督教派认为圣事仅此7项,《天主教法典》将其定名为:洗礼圣事、坚振圣事、圣体圣事、忏悔圣事、病人傅油圣事、圣秩圣事、婚姻圣事[2],每项圣事还有若干别名。大部分新教宗派则只承认其中的洗礼以及圣体。

目录

东正教会

东正教会(英语:Orthodox Catholic Church),又称正教会,是基督教三大教派之一。信徒总人数少于天主教会,但比新教最大的普世圣公宗多出两倍,主要分布在巴尔干半岛和东欧。

产生于公元1世纪的基督教,随着耶路撒冷被占领,教会的中心逐渐转向罗马帝国的首都罗马。从公元1世纪到4世纪初,罗马帝国皇帝一再对基督徒进行压迫。直到君士坦丁大帝在313年皈依教会,后历经多次宗教争端,狄奥多西一世于380年颁布“萨洛尼卡敕令”,宣布基督教为国教。

1054年,教宗利奥九世派了宏伯特枢机至东罗马协调,但随即双方谈判失败,宏伯特大怒,取出了教宗的敕书,把赛鲁拉留斯破门,逐出教会。赛鲁拉留斯也不甘示弱,当众把教宗送来的敕书点火烧了,也宣布把教宗破门。史称“东西教会大分裂”。标志着基督教正式分裂为罗马公教(天主教)和希腊正教(东正教)。

1453年,东罗马帝国被奥斯曼帝国征服,东正教会则保留下来。其时,东正教派教会分布的埃及受到信奉伊斯兰教的马木留克王朝的穆斯林的控制。但是正教派教会在俄国却非常强大;因此自称第三罗马的莫斯科取代了君士坦丁堡成了新的东正教会中心,俄罗斯也成为至今最大的东正教国家。

视频

爱沙尼亚使徒正教会 相关视频

东正教和天主教的千年恩怨
俄国人把东正教传入中国 异国建筑修在了“龙脉”之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