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爱新觉罗·莽古尔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爱新觉罗·莽古尔泰(1587年-1633年1月11日),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五子,努尔哈赤的第二位福晋富察氏所生。领正蓝旗。天聪六年(1632年)莽古尔泰逝世。死后被揭发有谋上之罪,被追夺其封爵。曾和代善阿敏皇太极并称四大贝勒。

1612年,在讨伐乌拉部的战役中,莽古尔泰初露锋芒,授正蓝旗游击,1616年遂成为四和硕贝勒之一,协助其父处理政务,四贝勒以职位高低为序,排列如下:代善、阿敏、莽古尔泰和皇太极。这四位贝勒在1619年大败明军的战役中,以及随后在辽东、朝鲜战役中都起了重要作用。1626年努尔哈赤去世,四贝勒皇太极继位,阿敏同另两位大贝勒代善、莽古尔泰与皇太极共执。皇太极因此而成为名义上的首领。在一切朝会上他们三人与皇太极平起平坐。

莽古爾泰在天聰五年圍大淩河時,在太守御前露刃,犯下了大不儆罪從此遭了厄運。莽古尔泰"露刃犯朕"事件,使他与皇太极之间的矛盾表面化,也使女真贵族内部的权力争夺的斗争激化。这次事件发生的两个多月后,给予莽古尔泰的处分是:“取消王(兄)之(称号)而降为和硕贝勒, 收五牛录之奴仆给其弟德格类[1]在进一步商讨中,代善说了一句笑谈,嘲讽三位领导人平起平坐“真象三尊菩萨”。会议同意以后将代善及莽古尔泰的座位低于皇太极,分列左右。这一作法始于1632年初。翌年(天聪六年)十二月,莽古尔泰却"以暴疾卒",年四十有六。[2]莽古尔泰在1633年初死去之后,被控生前蓄意谋反,他那一旗即不再由他家世袭执掌。这使人相信莽古尔泰确有自立为帝的图谋,皇太极命令处决莽古尔泰的儿子、妹妹(莽古济),他的同母异父兄长昂阿拉亦作为同谋处决,同时又将莽古尔泰和德格类从宗室中除名。几个月后,皇太极改元称帝,建立绝对的统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