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爱新觉罗·胤礽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胤礽
出生 (1674-06-06)1674年6月6日
北京紫禁城坤宁宫
逝世 1725年1月27日(1725-01-27)(50歲)
国籍 中国
别名 保成、允礽
知名作品 《康熙朝雅颂集》
《晚晴簃诗汇》

爱新觉罗·胤礽(1674年6月6日-1725年1月27日),清朝宗室,清朝以及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经过公开册立的皇太子。乳名保成,清圣祖玄烨第二子,清世宗胤禛异母兄,母为仁孝皇后(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除康熙早殇诸皇子外序齿为皇次子。 因其胞兄、嫡长子承祜幼殇,在胤礽刚满周岁时即被确立为皇太子。胤礽自幼即聪慧好学,文武兼备,不仅精通诸子百家经典、历代诗词,而且熟练满洲弓马骑射;长成后代皇帝祭祀,并数次监国,治绩不俗,在朝野内外颇具令名,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康熙的负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二月,清圣祖康熙帝北征噶尔丹,特命胤礽监国,后清圣祖北征都让胤礽监国理政。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九月,胤礽侍驾南巡,以病留德州而止。四十二年正月,仍侍驾南巡。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九月,胤礽以罪废拘系于咸安宫,同年十二月被释放。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三月,胤礽被复立为皇太子。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十月,再以罪被废黜,仍禁锢于咸安宫。此后多次有推荐其复立的建议,但康熙帝始终未再立胤礽。 雍正帝继位之后将其改名为“允礽”,雍正二年(1724年)十二月十四日(公历1725年1月27日)幽死于紫禁城咸安宫,享年五十一岁。后被追封为和硕理亲王,葬于黄花山(今天津蓟县)理亲王园寝,谥曰密。有作品见《康熙朝雅颂集》、《晚晴簃诗汇》。

基本信息

本名 胤礽

别称 保成、允礽

所处时代 清朝

民族族群 满族

出生地 北京紫禁城坤宁宫

出生时间 1674年6月6日


去世时间 1725年1月27日

主要作品

《康熙朝雅颂集》、《晚晴簃诗汇》

主要成就 康熙朝长期监国理政;代康熙帝郊祀、祭陵等

追封 理亲王

谥号 密

葬地 黄花山理亲王园寝

人物评价

胤礽是为清朝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明立皇太子,他自幼即聪慧好学,开讲经筵;主持祭祀。紧序有秩;作为康熙殷切期望的继承人,他不负众望,精通文韬武略,具有不俗的治 国才能,这点即使是后来康熙帝对他失望透顶之时仍予以承认。数次监国听政,多少减轻了康熙的负担,对清朝极盛时期的来临,胤礽功不可没;但长期的养尊处优及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最终使其人格分裂,贤德不再;而对高度集权的最高统治者来说,皇太子拥有的过多特权对其构成严重威胁。君储、父子之间的悲剧不可避免。皇太子废而复立、继而再废,使得晚年的康熙帝心力交瘁,在第二次废太子后,虽然并非如他自己所说"毫不介意,谈笑处之",但确实不像第一次时那么痛苦。因为他发现,立太子就难免有矛盾;不立可能更好,因为这样可以减少皇储争夺的内斗。自康熙朝后,雍正帝鉴于太子立废、皇子纷争的残酷性,故另创秘密建储制度,此后沿用至咸丰朝。 康熙帝:①胤礽乃皇后所生,朕煦妪爱惜。 ②皇太子自幼读书,深明大义,必然谨慎。上则祖庙社稷之福,下则臣民之造化也。朕不胜喜悦。③尔在宫稳坐泰山理事,故朕在外放心无事,多日悠闲,此可轻易得想乎?朕之恩福盖由行善而致也。朕在此无不告知众人。尔如此孝顺父亲,诸事挂念在心,朕亦祝尔长寿无疆,子孙同尔一样孝顺,亦如此恭敬尔。尔诸事稔知恭敬,故写信寄之。④皇太子并与诸臣巨细问之,此一大畅快事也。⑤皇太子乃极孝顺之人,想是见花鸟鱼兽,怜惜朕于沙卤边陲之劳苦耳。⑥朕治平之天下,断不可以付此人!

乾隆帝:可知建储册立,非国家之福,召乱起衅多,由於此即。以我朝而论,皇祖时,理密亲王亦尝立为皇太子,且特选公正大臣,如汤斌者,为之辅导。乃既立之后,情性乖张,即汤斌亦不能有所匡救;群小复从,而蛊惑。遂致屡生事端。上烦皇祖圣虑,终至废黜;且即理密亲王孝而无过,竟承大统,亦不过享国二年。

白晋:可以说,此刻已23岁的皇太子,他那英俊端正的仪表在北京宫廷里同年龄的皇族中是最完美无缺的。他是一个十全十美的皇太子,已至在皇族中,在宫廷中没有一个人不称赞他,都相信有朝一日,他像他父亲一样,成为中华帝国前所未有的伟大皇帝之一。

《清史纪事本末》:①太子性仁弱,率易任情,无矫饰。②胤礽居储位,会圣祖亲征准噶尔,胤礽奉命监国,以性仁弱故,为政务宽大。

徐世昌:(胤礽)诗载文颖,中述祖勤民,其言悱恻,固未尝有不克负荷之征,(其诗)亦复斐然可诵。

王钟翰:在皇太子未废以前三十多年,康熙外出远征期间,让皇太子试之以政者再,太子按章办事,均无差错。

史籍记载

史料 作者 时期 《康熙起居注》 不详 康熙十年(1671年) 《清实录·圣祖实录》 不详 清朝时期 《汤子遗书》 汤斌 清朝康熙年间 《清史纪事本末》 黄鸿寿等 民国初年 《康熙朝满文奏折》 不详 《御制文集》 不详 《清史稿》 赵尔巽等 民国初年 《晚晴簃诗汇》 徐世昌 民国初年 《清宫述闻》 章乃炜 民国三十年(1941年) 《居易录》 王士祯 清朝康熙年间 《笃素堂集钞》 张英 《清晖赠言》 王翚

艺术形象

注:现众多文学影视作品由于受传统史学观念的影响,未正确为历史人物定位。故在不少作品中懦弱无能的皇太子形象实则是对历史史实的歪曲与对真实人物的误解,权当娱乐,不可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