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主義教育
愛國主義教育是指樹立熱愛祖國並為之獻身的思想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愛國主義是一面具有最大號召力的旗幟,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中國愛國主義教育的特點是:艱苦奮鬥、辛勤勞動,不斷豐富和發展中華民族的物質文化財富;反對民族分裂 和國家分裂,維護各民族的聯合、團結和國家的統一;在外敵入侵面前,團結對外,英勇抵抗,維護祖國的主權和獨立;同一切阻礙歷史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勢力和制度進行鬥爭,推動祖國的繁榮和進步。[1]
愛國主義教育 | |
---|---|
當代中國,愛國主義的本質就是堅持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2]
教育內容
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愛國主義主要表現為熱愛祖國的壯麗河山、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關心祖國的前途和命運。熱愛社會主義制度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熱愛中國共產黨和各族人民,維護祖國的獨立和統一。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就是要從學習歷史入手,特別是要學習近代史和現代史,使人們了解祖國的歷史和現狀,引導人民群眾樹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樹立對自己祖國的高度責任感和祖國利益高於—切的思想,樹立為祖國、為人民勇於獻身的精神,結成最廣泛的統一戰線,把愛國之心、報國之志轉化為愛國行動,為實現台灣回歸祖國,完成祖國統一積極效力;為實現四化建設的宏偉目標,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實現共產主義的遠大的理想而努力奮鬥。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還必須同進行無產階級國際主義教育結合起來,堅持愛國主義國際主義相統一的原則,使人民群眾懂得我們既是愛國主義者,又是國際主義者。
教育方法
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要引導廣大人們充分認識無產階級的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的一致性,明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是新時期愛國主義的主題。
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要引導人們正確認識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與堅持對外開放政策關係,既要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成果,也要學習和吸收世界各國包括資本主義發達國家所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既要反對崇洋媚外,也要反對盲目排外。
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要同國際主義教育結合起來。[3]
主要意義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是推動中國社會前進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主旋律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中國培養四有新人的基本要求。愛國主義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體素質的基礎性工程,是引導人們特別是廣大青少年樹立正確理想、信念、人生觀、價值觀,促進中華民族振興的一項重要工作。
歷史發展
1994年8月23日,中宣部頒布了《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綱要》論述了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極為重要的意義,提出了教育的基本原則、主要內容、重點對象以及一系列具體措施。《綱要》拓寬了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渠道,強調通過群眾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取得教育成果,並着眼於建立長遠的教育機制,體現了精神文明重在建設的方針。
1995年3月,民政部確定了第一批(100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1995年5月,中宣部、國家教委、文化部、新聞出版署和共青團中央發出《關於向全國中小學推薦百種愛國主義教育圖書的通知》,把閱讀百種愛國主義教育圖書、觀看百部愛國主義影片和學唱百首愛國主義歌曲,作為對中小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途徑。
青少年教育
1996年10月10日,江澤民總書記在中共十四屆六中全會上作重要講話時指出:「為了把我們的事業繼續推向前進,必須在全國人民特別是青少年中進一步加強愛國主義教育。我們堅持的愛國主義同狹隘的民族主義是有本質區別的。要使我們的人民懂得,堅持對外開放,認真學習世界各民族的長處,積極引進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經營管理經驗,增強我們自力更生的能力,加快祖國的發展,這本身就是愛國主義的重要內容。」「要通過各種生動活潑的形式,廣泛、深入、持久地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和宣傳,提高全國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在全社會進一步發揚以熱愛祖國、貢獻全部力量建設祖國為最大光榮,以損害祖國利益和尊嚴為最大恥辱的良好風尚。」[4]
2011年,辛亥革命100周年前夕,廣東省政協大會提案將辛亥革命元老、中國現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淵故居列為廣東省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 《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
參考文獻
- ↑ 愛國主義主題班會心得體會範文匯編. [2019-11-14].
- ↑ 習近平 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2019-11-14].
- ↑ 愛國主義教育11. [2019-11-14].
- ↑ 愛國主義教育. [2019-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