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燕长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燕长城

 

 

 

中文名

燕长城

目录

简介

历史沿革

位置分布

简介

燕长城穿越通辽市南部奈曼旗库伦旗,境内段长徼约125公里。

燕长城从赤峰市敖汉旗宝国吐苏木荷叶花嘎查延伸进入奈曼境内土城子乡的高和,经七家子、杏树园子等村,直达牛河边,后以河代城,北溯20公里,又起自牛河东岸继续向东延伸,经蛤蟆山北麓、扣根南、朝阳沟等地,伸向库伦旗平安乡的西下洼,再向东延伸,直至库伦旗先进苏木,然后进入辽宁省阜新县境内。


历史沿革

燕居七国的东北部,国力甚强,版图较大。燕东濒大海,已是自然屏障,南接齐、赵,曾与秦、楚、晋合谋伐齐,大败齐师,燕军独自追至临淄城下,齐不敢犯燕。但是在燕的北面常有胡人南下骚扰,而西面则有秦国崛起,每有东进称霸之心。其间虽然还有赵国相隔,但赵也常受秦的驱使犯燕,实为大患。为了防御,燕便修筑了北长城和易水长城,以防胡和秦、赵。

燕东北长城即是位于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的长城。这道长城的修筑,历史上有一段故事:起初燕国受到北面相邻的东胡山戎的威胁,曾把一位有名的将军秦开,作为人质送给东胡,以求暂时安定。胡人对秦开很是信任。后来秦开回来,发军大破东胡,把东胡赶出一千多里以外。于是燕便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今辽宁辽阳),并设置了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用以防备东胡再度骚扰(见《史记·匈奴列传》)。后人根据与荆轲共同刺杀秦始皇的秦舞阳是秦开的孙子推断,当在燕孝王时或燕王喜即位初年(公元前254年),这是战国时最后出现的一条长城。这一长城所经的地方,约自今河北张家口东北行经内蒙古多伦、独石等境,又东经河北省围场县、辽宁朝阳、吉林通化等等。这些地区还保存有燕长城的遗迹。

位置分布

燕国是公元前11世纪周王朝分封的诸侯国之一,姬姓,开国君主是召康公姬奭,建都于蓟(今北京城西南隅)。燕昭王时又建新都于武阳(今河北易县东南),是为下郡。燕国幅员广阔,南与齐国、赵国相接,北与东胡等游牧民族毗邻。据历史文献记载,为了防御邻国的进攻,燕国共筑有两道长城,一道是南长城,一道是北。

关于燕南长城,见《史记.张仪列传》秦相张仪游说燕昭王时语。张仪说:"今大王不事秦,秦下甲云中、九原,驱赵而攻燕,则易水、长城非大王所有也。"张仪所说的长城指的就是燕南长城。从上面引文推断,燕南长城修建时间,应在燕昭王以前。因为张仪说燕,当在燕昭王初年。燕南长城的走径,据《水经注》、《元和郡县图志》等文献记载。[1]

参考文献

  1. 辽宁法库数里“土棱儿”原是战国燕长城(图),搜狐新闻网, 2012年06月26日1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