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煙郊行宮

煙郊行宮
圖片來自daynews

烟郊行宫,位于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燕郊镇行宫村,是清朝所建的皇家行宫。

目录

简介

烟郊行宫是清朝皇帝、后妃、王公贝勒、文武官员出北京东巡、谒东陵盛京北陵时驻跸的首座行宫。乾隆帝就曾多次驻跸烟郊行宫。康熙九年(1670年)到道光九年(1829年),皇帝共11次东巡,除四次出北京向北出古北口,经内蒙古到盛京外,其他7次均出北京经通州,住跸烟郊行宫。

說明

烟郊行宫也是皇帝谒东陵时驻跸之所。《畿辅通志》卷十五记载,清朝皇帝、后妃谒东陵时,自北京紫禁城出发后,“沿途以驻跸行宫之所凡四”,即烟郊行宫、白涧行宫桃花寺行宫隆福寺行宫。烟郊行宫是到东陵之前的第一处行宫,也是谒陵毕后还京的最后一处行宫。[1]

烟郊行宫仿北京紫禁城兴建,中轴线上自南至北建有三座大殿,使用汉白玉和黄琉璃瓦。宫门外东、西两侧各有一口水井,深达七丈五尺,井水清甜,当地人称两井为“龙眼” 。行宫西北角有座五层的眺远楼。

《日下旧闻考》卷一百十一《京畿三河县》记载:[2]

増:烟郊行宫,乾隆二十年建。(《三河县志》)臣等谨按:烟郊行宫,建自康熙年间,乾隆二十年移建于旧址迤南。正殿外檐恭悬圣祖御书额曰:“虚明向远”,开殿内恭悬皇上御书额曰:“绿浄云畦”,联曰:“为元后则时天若,知小人依所逸无”,楼额曰“眺远楼”,曰“远含澄景”,联曰:“树色溪光成静赏,花香鸟语绝尘縁”,又曰:“目同碧宇朗无尽,心与白云散以闲”,卷房联曰:“春色昌昌有脚,化工荡荡无私。”佛室联曰:“慈慧显三千大化,圆通示不二法门。”皆御书。

増:乾隆十年御制烟郊行宫晩坐诗:春宵雪后寒,古月望前洁。雪月成双清,幽斋景殊绝。瓷檠焰花落,竹灶茶烟歇。托好有常因,即事惬静悦。去岁将今夕,不起心分别。

臣等谨按:烟郊行宫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余不备录。

參考文獻

  1. 清东陵隆福寺及其行宫,政协唐山文史网,2014-07-09. [2015-0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01). 
  2. 于敏中,日下旧闻考,北京古籍出版社,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