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焦作风俗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焦作风俗起 居

  解放前,城乡居民多睡炕、坐炕(用砖或土坯砌成的卧床),置矮桌于炕,盘坐就餐或书写,或接待宾客。坐姿有:一是两膝着地,臀部坐于足跟上(室外多屈膝蹲坐于足跟上);二是两足交叉盘腿大坐;三是平伸两腿而坐。家庭除设卧炕外,常于堂屋设桌椅会客。解放后,城市土炕日少,多代之以木床。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农村才渐渐不见土炕,代之以木床。[1]

[]

  城市居民起居,多随公事作息时间而变,一般6时至7时起床,以不误8时上班与求学为限。老年人多6时左右起床散步健身。旧时店铺店员黎明即起,洒扫店门庭院,待迎顾客。饭馆食堂营业员一般4时至5时即起,备餐营业。今时商家进货,也黎明即起,搭车去洛阳、新乡、郑州。菜农赶早市,也常三更半夜即起。近郊农家与城市居民起居想仿。远郊农家作息随农事忙闲而变,农忙起早搭黑,农闲日上三竿不起 村落街道

街道、村落组织方式:城区以街道办事处为基层单位,主任、副主任由区派出,下设居民委员会,主任由居民推选。村落以行政村组成村民委员会,以自然村落设若干村民小组。街道村落名源:农村的村落名来源有多种,或以姓氏取名,如岳村、李庄等。或以历史生产状况取名,如马作、上白作等;或以自然条件取名,如寨豁、山底等;或以方位取名,如西村、南岗等;或以历史典故趣事取名,如待王、义庄等;或以古代城池取名,如墙南、安阳城等。城区街巷名也有众多源由,大致有:以方位命名,如东环路、北环路等;以古迹命名,如山阳路;以现代历史特征命名,如解放路、人民路等;以典型建筑物命名,如塔南路;以名人名事命名,如仁义胡同等;以序数命名,如五号院、六号院等。

  家族家庭

  解放前,家长制和族长制在城乡家庭中都占有统治地位,有“四世同堂”、“五世其昌”及“家有千口,主事一人”之说。家庭成员处世以“三纲”、“五常”为准。新中国成立后,家族、家庭关系日渐变化,族长制基本消失,家长治家规俗也逐渐淡漠,家族成员共商家事已经普遍。尤其以两代同居为主的小家的建立,子女各立门户,形成新的家庭关系,出现了众多“文明之家”和“五好家庭”。在城市乡村,舅父主持分家者日少。

  解放前,不论贫富,都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勤俭为本”、“安分守己”等道德规范治家。书香世家常以读书习礼、忠厚传家为本,教子女多有义方,男讲习读求功名,女多深居工女红;农家以安分守耕为本,常以处世不多言,言多必有失为诫。此规长期流行于世。现时多沿职业规范而待人接物,家风民主、乡邻和睦日渐普及城乡。子女有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的自由,婚姻自主受到法律的保护。旧时家风中的良好习惯,如省亲、祝寿、以礼待客、济贫、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等,得到较普遍地继承。家谱具有重要的史学意义和文化意义,旧时家谱多出于官宦大家和望族,现时续家谱的风气有恢复迹象。

  邻里

  邻里,城市多指同楼居处的邻居,乡间多指同一村庄挨门居住。俗语“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居处相近,邻里相帮,其间也有诸多习俗。串门儿习俗:系邻里日常来往方式,即闲来无事到邻居家闲坐、聊天。串门者多是情意言谈相投者,俗称“说得来的”或“要好的”。聊谈内容广泛,谈古论今,所见所闻,工作单位或村中轶事等,通过串门交流和增进情感。聚街习俗:农村颇为流行,多见男一伙、女一群聚在一起闲聊。闲暇时,冬季围在街村向阳处,夏季坐在阴凉处,谈天说地,农事耕作,怪异神话等无所不谈。旧时村庄在饭晌时,村民端着饭碗聚集饭场,边吃边聊,增强乡情,活跃生活。邻里互助习俗:邻里间一家有事,特别是农村修房盖屋,婚丧嫁娶,同族和邻居多无偿主动帮忙。在收割、播种、扬场、耕作等农事大忙时,也常以人力、畜力互帮互助。和谐调解习俗:邻里间出现误会或纠葛,多请中间人说和调解。也有主动上门交谈情况,说明原由,解除误会的。城市居委会和农村村委会设有民事调解小组或调解委员会,负责说和、调解民间日常纠纷。上世纪80年代以来,乡村村村有村规民约,以规范日常行为,净化社会风气。

  居处

  20世纪60年代前,城区居处同乡村一样,多“上栋下宇”式的住房,即顶部结构有梁、檩、椽,下有屋檐,建筑形式为起脊瓦房,小街巷,多独门独院。20世纪70年代,城区建房开始向水泥预制结构发展,多趋向楼房建筑。实行住房统一规划设计,楼房、平房兼有,基本上打破了独门独院居住格局,形成“家属院”居住模式。20世纪80年代,城区开始统建综合配套的居民小区,公私房大量翻修或新建,居处结构设计逐渐合理、实用,有一室一厅、两室一厅或三、四室一厅,配有厨房、卫生间等设施,居民生活日渐方便。进入21世纪后,新建的居住区有别墅类,建筑风格各异,差落有致,有欧式建筑,还有楼中楼,建筑面积多在200平方米左右,两厕两卫,房屋大厅在30平方米左右。时至今日,乡间依然基本保持独门独院居住格局。上世纪70年代前,我市山区和沿山一带村庄,多沿河流沟岸聚落,居室多为窑洞,院落多为平地。平原地带,多脊房。上世纪70年代后,平房渐渐兴起。普通民房房屋为砖木或外砖内坯涂白泥结构,村落之中,大户人家,间或少有瓦房,甚至也有阁楼式的门面房和住房。

  建房开工、上梁、校脊、竣工,为图吉祥,均燃放鞭炮,梁上书写“姜太公在此”,“上梁大吉”吉祥字样,书写“某人率子某某于何时建筑”纪念字样。旧时上梁梁上吊一红布,意驱鬼邪,今多插小红旗以代之。

  饮食

  解放前,城市居民因经济困难,多日食两餐。乡间农忙季节日食三餐,冬闲亦多两餐。普通以小米、玉米、麦为主食。贫家以高梁、红薯及糠麸拌瓜菜等为主食,面条、烙饼、饺子多为待客之用。解放后,人民收入逐渐增加,饮食逐渐改善,城乡均为一日三餐,粮食以面粉、大米为主,兼食豆类及玉米面、小米等杂粮。菜肴品种日渐增加,肉食禽蛋逐渐丰富。昔日孕妇多食小米粥拌红糖。上世纪80年代后,产妇除喝粥外,多食鸡、鱼、肉、蛋等。随着城乡生活条件的改善,待客出现鸡、鸭、鱼、肉、蛋之类上等佳肴。民间无嗜酒习俗,宴宾客多用佳酿,少许敬酒,以表心意。解放前,男主外不做饭,妇女围着锅台转。解放后,城区男子做饭者渐多,至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随着家庭双职工的增多,男子做饭者较普遍。农村男子至今一般仍不做饭,饮食衣着以家庭中妇女成员为主进行料理。

  服饰

  服饰崇尚俭朴不侈,但服装款式新旧时代变异极大。民国时期,市民多以机织细布为料,乡间仍多穿手工粗布。城乡富家兼着锦缎、华达毛呢。款式男多长袍、马褂、布鞋,矿区也着皮鞋。乡村男女普遍对襟上装,大腰裤。城市女士多旗袍、右襟短上装,戴手镯、耳环、项链。公职人员及学生,男士以中山装为礼服,或长袍戴礼帽,学生戴带檐帽,纨绔子弟与新潮子弟,也间着西装。女士多右襟短上衣,下裙装。乡间农民严冬御寒多穿大棉裤。上世纪50年代以后,服饰大改,城区长袍马褂绝迹,农村老先生仍有穿着长棉袍装,城市多穿蓝、灰中山服,或工人装、学生装、军便服。女子一度流行列宁服。上世纪80年代,服装样式日渐繁多,流行男装有西服、运动装、击剑服、夹克衫、猎装、滑雪衫、风衣等。女装更是五彩缤纷,夹克连衣裙短裙旗袍,各类款式的毛针织衣衫等。男女青年的裤子,一度有直筒裤、喇叭裤、牛仔裤、健美裤、西裤等。布料质地为机纺细棉布,继而改为卟叽兼平绒、哔叽、毛料,随着工业发展,化纤、锦纶、涤卡、腈纶日渐普及,高档毛料、呢绒、皮衣等也为常见衣料。童装随着年龄变化款式繁多。旧时儿童周岁时,多穿偏襟右掩腋下小布衫,内用椭圆形布料制成的兜肚,下着开裆无袖裤,前胸连腰,背后系扣,套上衣内。冬季穿“连脚裤”,外罩连袖上衣。周岁后穿绊带裤。儿童服装多用花色棉布,色泽艳丽,并以绣花、布贴花点缀。上世纪70年代前,城乡居民衣服多为自制或请裁缝制做,上世纪80年代后,买成衣渐成主流。

  发型,清末蓄长辫,辛亥革命后剪辫,男多平头、光头,后有背头和分头(中分、偏分)等发型;女多独辫、双辫或扎发髻,城内女学生多短发。婚后结髻圆形盘于脑后,俗称“小纂儿”,间或有夹发于脑后和少数烫发者。男童多娃娃头,女童小辫蓄刘海。解放后,发型一度同前,而后逐步变化,成年男子蓄长发,大包头,老年多平头、光头;女由长发改齐耳短发或偏分式短发(俗称运动头),老年女性改“小纂儿”为短发,女青年渐渐多长披发或烫发。

  头饰多见于女性,旧时少女多插绢花或绒花于头两侧,扎耳眼,戴耳环。青年妇女多耳环垂肩,城区间有戴项链者。中年妇女别银簪、戴耳环,手戴银鐲、戒指。男壮年,旧时冬季多戴毡帽头、耳封、猴头帽,间有军帽、火车头帽、鸭舌帽。乡间男子多头系白毛巾,腰束布带。夏季戴草帽,肩披毛巾。解放初期,头饰一度同前,唯女性项链、戒指、手鐲不见。改革开放后,男女戴各种帽式及女用纱巾、围巾配以中西式服装,款式、色调协调,男女青年夏季多有戴墨镜或变色镜。女子戴项链、戒指开始流行。

  足饰,旧时以布鞋为主,四季有夹鞋、棉鞋之分。夹鞋分软帮、硬帮,多圆口黑布面,棉鞋分深帮、浅帮两种,多用黑斜纹布或平绒。鞋底用线绳密纳,有薄底、厚底之分。鞋式多船形,女有绣花鞋,幼儿有虎头鞋。近代鞋饰无大变。改革开放后,皮革制鞋、人造革鞋、胶底布鞋、全胶及塑料鞋等款式极为普遍。上世纪80年代以来,城市女青年多穿高跟鞋,上世纪90年代以来,农村农闲季节,农村女青年也穿高跟鞋。

  袜子,旧时有白布缝制短筒袜,后有机织线袜,有长袜、短袜之分。上世纪城市60年代后,农村80年代后,人们多穿尼龙袜,后有腈纶、丝光袜。样式有长筒袜、过膝袜、连裤袜等,色泽多种,质地适用。

  改革开放以来,男女青年愈加注重仪表装饰,尤以姑娘更甚,力求优雅美观。女子描眉,抹口红,擦胭脂,佩戴戒指、项链、耳环、胸针、发夹等多种饰品。女帽、手套除御寒外,也多含美化装饰之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