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香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焚香记》,昆剧新编《焚香记》有两个版本。
剧目介绍
(1)江苏省昆剧院1984年4月6日晚首演于省锡剧场。据明代王玉峰《焚香记》传奇改编而成。改编者朱喜,导演范继信,技导张金龙,谱曲朱贵玉,布景设计潘中英,主演胡锦芳(扮敷桂英)、王亨恺(扮王魁)。剧情是:落第书生王魁贫病交迫,倒卧海神庙前,幸遇青楼女子敷桂英相救,互相爱慕,结为夫妇。三年后,王魁再次进京应试,临行之际,两人在海神庙焚香设誓,愿生生世世永为夫妇。然而王魁高中之后,竟入赘韩丞相府,休弃了桂英。桂英接到休书后,悲痛欲绝,到海神庙哭诉,不见海神反应,遂怒打神像,愤而自尽。桂英屈死鬼魂继续向海神告状,终于感动神灵,派鬼兵领桂英鬼魂到京城捉拿王魁。桂英再一次试探王魁有无悔过之心,王魁不仅无义,甚至欲杀人灭口,桂英忍无可忍,终将王魁生魂活捉。原著情节多用误会法,结局是大团圆,思想性不高。改编者根据民间传说,按悲剧处理,将王魁塑造成反面人物,这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封建社会的丑恶本质,反映了一些出身低微的士子骤登高位后利欲熏心,以怨报德的丑恶行径,有一定的思想深度。此剧改编本发表在《江苏戏剧丛刊》1984年第3期,场序是:《序幕》、《救魁》、《送别》、《思念》、《打神》、《愤告》、《行路》、《活捉》。
(2)北方昆曲剧院1995年10月新排傅雪漪根据南戏改编并作曲的《焚香记》,由青年演员史红梅、温宇航主演,张国泰担任导演
中国戏曲
中国戏曲是一种高度综合的汉族民间艺术。这种综合性不仅表现在它融汇各个艺术门类(诸如舞蹈、杂技等)而出以新意方面,而且还体现在它精湛涵厚的表演艺术上。各种不同的艺术因素与表演艺术紧密结合,通过演员的表演实现戏曲的全部功能。其中,唱、念、做[1]、打在演员身上的有机构成,便是戏曲的综合性的最集中、最突出的体现。唱,指唱腔技法,讲就“字正腔圆”;念,即念白,是朗诵技法,要求严格,所谓“千斤话白四两唱[2]”;做,指做功,是身段和表情技法;打,指表演中的武打动作,是在中国传统武术基础上形成的舞蹈化武术技巧组合。这四种表演技法有时相互衔接,有时相互交叉,构成方式视剧情需要而定,但都统一为综合整体,体现出和谐之美,充满着音乐精神(节奏感)。中国戏曲是以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为中心的富有形式美的戏剧形式。
视频
焚香记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唱念做打中做指的是什么,吾爱诗经网,2021-03-26
- ↑ 什么是千斤话白四两唱? ,搜狐,2019-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