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絳唇·新月娟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點絳唇·新月娟娟是北宋著名詞人汪藻一首詞,是一首吟詠歸隱的詞。上闋寫冬末初春景:寒江夜月,梅橫影瘦。心境的落寞與淒清在這些景物描寫中得到表現。下闋前兩句寫霜寒無酒可飲,處境十分困窘,聽到亂鴉聒噪,更增退隱之思。整個作品寫法含蓄,深有寄託,有感而發。
作品原文
點絳唇①汪藻[1]
新月娟娟②,夜寒江靜山銜斗③。
起來搔首,梅影橫窗瘦。
好個霜天,閒卻傳杯手④。
君知否?亂鴉啼後⑤,歸興濃於酒⑥。
注釋譯文
字詞注釋
①點絳唇:《清真集》入「仙呂調」,元北曲同,但平仄句式略異。四十一字,前片三仄韻,後片四仄韻。 [1] 調名取自江淹《詠美人春遊》中的詩句「白雪凝瓊貌,明珠點絳唇」,《詞譜》以馮延巳詞為正體。又名《南浦月》、《點櫻桃》、《沙頭雨》、《十八香》、《尋瑤草》等。
②娟娟:明媚美好的樣子。
③斗:北斗星座。山銜斗:北斗星閃現在山間。
④閒卻:空閒。傳杯:互相傳遞酒杯敬酒,指聚酒。
⑤亂鴉啼:明指鳥雀亂叫,暗喻朝中群小小人得志。
⑥歸興:歸家的興致。
白話譯文
一彎秀美的新月高高懸掛在夜空中。寒夜裡,江流澄靜,聽不到一點波濤的聲音,北斗星斜掛在山頭。我輾轉難眠,心緒不寧,披衣而起,只見窗紙上映現着疏落的幾枝梅影。
如此寒冷的霜天,本是眾人相聚推杯換盞的時候,可現在,這雙手卻閒下來了。你知道嗎?宦海中的「亂鴉」叫人痛恨,我思歸的念頭比霜天思酒還要濃厚。
詞牌格律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仄。
新月娟娟,夜寒江靜山銜斗。
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仄。
起來搔首,梅影橫窗瘦。
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
好個霜天,閒卻傳杯手。
平中仄,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仄。
君知否?亂鴉啼後,歸興濃於酒。[2]
創作背景
關於此詞的背景,張宗的《詞林紀事》中所記比較可信,汪藻出守泉南,後為人讒毀而被移知宣城。他心中很煩躁憤懣,便寫下此詞。
鑑賞評價
賞析
這首詞構思別致,語言曉暢,婉轉含蓄,情景相生。但一般認為這首詞不是通常的寫景抒情,而是寄託着作者厭倦仕宦生涯、渴望回歸田園生活的情懷。 上闋集中筆墨描繪了一幅江寒、山靜、梅瘦的霜天月夜圖。開篇兩句寫遠而靜的夜景。「新月娟娟,夜寒江靜山銜斗。」一彎新月如玉鐮懸空,星月交輝,把夜空裝扮得十分美麗。遠山靜靜地矗立着,起伏的山峰仿佛把正在下沉的北斗星銜在其中一樣。江水在夜幕下流淌得更加悄無聲息了,夜似乎更冷了。「銜」字極為生動準確,將靜景寫活了。以下內容由室外的星月江山之景寫到室內的「起來搔首」之人。「搔首」是思考問題時習慣的動作,此處這兩個字形象地寫出他情緒不平靜。深夜無眠的人必是心事重重者,他憑窗而坐所見到的是斜映在窗上的清瘦的梅影。「瘦」字刻畫出梅花的丰姿。這句「梅影橫窗瘦」一是以梅花點明殘冬早春時節,二是作者以「梅瘦」自喻愁情滿懷、品格高潔,為下文抒發歸隱之志作好鋪墊。
下闋以「好個霜天」作為上闋寫景的收束,又引發下文的抒情。「霜天」好在它正是推杯換盞的時候。「梅影橫窗瘦」也可以成為酒宴助興的美景,但作者卻「閒卻傳杯手」。他遠離官場宴會,酒興全無。其中原委好似一個懸念耐人尋味,緊接着又用「君知否」對之加以強調,最後才告知是「亂鴉啼後,歸興濃於酒。」歸隱的興趣像酒一樣濃烈。「亂鴉啼」暗喻得志小人的聒噪,這是全詞唯一寫聲音的句子。這聒噪聲在星沉月明之時會顯得更加刺耳。但作者對之的反應是「搔首」、「閒卻」,如梅影傲霜般默默無語。這裡「無聲」與「有聲」相對,達到了無聲「勝」有聲的表達效果,因為「歸興濃於酒」,表明了作者遠離官場傾軋的決心。此兩句也是全詞主旨之所在,在意義上倒貫全篇,使全詞的景語皆成情語。
這首詞上闋寫初春霜夜,詞人內心激動,耿耿不寐,中夜起身,搔首踟躕;下闋寫閒愁難耐,委婉含蓄地表現了內心的苦悶。作者借霜天月夜圖抒發了厭惡官場、樂于歸隱的清峻高潔之志。整個作品借景抒情,寫法含蓄,深有寄託,有感而發。
集評
吳曾《能改齋漫錄》:彥章在翰苑,屬致言者(為言官所劾),作此詞。或問曰:「歸興濃於酒,何以在曉鴉啼後?」公曰:「無奈這一群畜生聒噪何!」南宋人編《草堂詩餘》改「曉鴉」作「亂鴉」,「歸夢」作「歸興」,朱彝尊《詞綜》據吳曾所記改回。[3] 作者簡介編輯 汪藻(1079—1154年),字彥章,饒州德興(今屬江西)人。徽宗崇寧五年(1106)進士。高宗朝官中書舍人,翰林學士,並知徽州、宣州。削職後居永州,卒。著有《浮溪詞》一卷。
作者汪藻
汪藻(1079~1154)北宋末、南宋初文學家。字彥章,號浮溪,又號龍溪,饒州德興(今屬江西)人。汪谷之子。先世籍貫婺源,後移居饒州德興(今屬江西)。早年曾向徐俯、韓駒學詩,入太學,喜讀《春秋左氏傳》及《西漢書》。崇寧二年(1103)進士,任婺州(今浙江金華)觀察推官、宣州(今屬安徽)教授、著作佐郎、宣州(今屬安徽)通判等職。《全宋詞》錄其詞4首。[4]
參考文獻
- ↑ 點絳唇·新月娟娟 古詩文網
- ↑ 點絳唇 .龍榆生先生紀念網引,用日期2014-01-30
- ↑ 點絳唇 .搜韻網,引用日期2014-08-26
- ↑ [程帆.唐詩宋詞鑑賞辭典:湖南教育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