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炉火(范晓军)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炉火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

《炉火》中国当代作家范晓军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炉火

这里到八月,霜色就会漫开遍野地铺开。夜色在阒寂无声中降临时,昆都仑河的流水声,就会在一片宛若凄月的霜色中格外复杂的喧响着。

九零年当我再一次回到昆都仑河旁的包头市,又一次躺在当地老乡家的火炕上的时候,昆都仑河格外复杂的涛声,让自己纠结一夜辗转反复。身体底下燃烧的炉火,不停歇地啪啪溅射火星,一股苦涩的辛辣味,在自己的胸膛像河水一样翻滚。

窗外静得像一粒沙尘,只有露珠摇曳着月色,沿弧型的瓦砾,滴滴哒哒敲击着地面上漫长的时间。自己开始坚信这是一种命运,像我多年前读到安徒生《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样。那无法控制的泪珠,簌簌沿眼角的皱纹,喷涌而出。

这个给我童年最大幸福的炉火,此时此刻像天籁深处恢宏的圣歌,唤醒了那多年隐匿着痛苦或麻木的心灵。

当一种类似于雪的白,从北方天空最高处的寂静向自己猛然袭来的瞬间,更多的记忆却像幽暗角落里的炉火燃烧。

它是一种追寻,一种折磨,一种记忆,一种性格,一种与其它风景完全不同的人生。

雪停下来的时候,昆都仑河冰凌的反光把更多月色的白映入屋檐下低矮的窗,阴山下栖居的人们,又一次在遥远的雪色里,看到了一年又一个春天。

黎明黑暗的屋檐下,风箱在扑挞—扑挞的被奶奶的手反复拉响,那炉火蓝色的焰苗像蛇的信子忽长忽短的舔着铁锅暗黑的底部。

这里很少见到煤炭,更多是一种叫煤泥的煤渣子,是人们经过人工选煤以后,剩下来的泥水。人们会用木头加一个煤框子,把这种煤泥水和北方有限的黄土搅匀。然后,用煤框子把煤泥水和黄土的搅匀物,打胚经太阳晒干后,形成一种类似于干煤的可燃物,阴山脚下的家家户户把它叫做煤胚。

但对于阴山漫长的春天来讲,这种煤胚几乎太少了,寒冷开始沿着墙角在地窝子里窜动。最初是窗玻璃上爬满了带着凌花的霜,接着潮湿的墙角结了厚厚的冰。

冷,从四面八方扑面而至。雪又会一场接一场呼啸在蜿蜒着荒草深处的昆都仑河畔。饥饿和寒冷不时把一些体质虚弱的老人,送上了人生终极的归途。

荒凉的昆都仑河畔,没几天就会垒起一座新坟,那白色的幡,在辽阔的雪色里,被狂暴的北方吹得东倒西歪,这一条似乎是静止的河,是人类更准确的说是那些心怀善良的人们,向大自然交出的一种悲怆的命运。

每当工厂的拉煤车经过昆都仑河岸的时候,都会有一些身着油渍之衣的妇女或一些饥饿的孩子蜂拥而至。当地粗糙的柏油路,把车上装的煤巅落下来时,他们就会像疯子或像狼一样扑上去,伸出污黑的手指去抢地上的煤,因为这是越过漫长冬天的温暖。

风还会带着一种刺耳的嘶鸣呼啸。春天里的人们都会蜷曲在城市的太阳下,给他们一种像食物或水一样的温暖,这是生命永恒不变的律定法则,生命会是一种多么脆弱的历程。多年之后,我在展览馆看到那一幅遐名世界的名画《拾麦穗者》,我一下被一种疼痛控制。扑倒在墙壁上,我无法控制的情绪在旋转,在撕裂甚至可以说是像原子裂变一样爆炸。

在泪水模糊的视觉里,我看到昆都仑河畔旁那些为了炉火温暖,而又用生命去抢煤渣的人们。那一双又一双蒙着尘埃或油渍的手掌。它更像上帝高擎的手在召醒人类的善良。

这种善良是一种多么沉重的伤疤,它包括泪珠,永无休止的争吵和死之前难以磕上的眼睛。

春天降临之前的白桦林给了人们期望。雾开始在太阳升起之前,笼罩着城市马路上的灯盏。这个时候,我会和姐姐一同去白桦林拾荒。一些被冬天暴风雪折断的枝丫,会零散地散落在裸露着的土地上。姐姐会用温暖的手拉着我,去拾这些树枝,那时我就知道这些枯枝会让我们活着,也许这就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希望。

炉火又开始在暗夜的炉膛内燃烧。奶奶在浓烈烟气里不停歇的咳嗽。每一天,我和姐姐拾回来的树枝,都会让这个家不会畏惧春天的夜色。

燃烧的炉火会让自己得到另一种奖赏。每次炉火燃起的时候,奶奶总会在它即将熄灭时,在微微燃烧的灰烬里埋下一个土豆,瞬间满屋子的清香,会让自己像一个帝王征服了整个人类或世界的沉醉,它似乎是人类穹顶之上圣者召醒蒙昧的歌谣。

暴风雨说到就到,根须状的闪电,像一棵北方的大树,牢牢抓紧紫色繁华的夜色。“轰”的一声,低矮墙壁上黑色的尘埃一抖。那如珍珠一样的雨滴,就会斜斜倾泻在这辽阔的北方大草原上。

阴山脚下暂短的夏天到来,解冻的昆都仑河开始沿着蜿蜒的河床暴涨起来。那白亮亮的河流,像一条光带照亮了人们眼睛中低矮的屋檐。世界突然间变得灰蒙蒙,像一部没有影像的电影在黑暗的光线里穿透黑暗。

炉火依旧在炕的角落里燃烧,只有孩子们似乎格外的亢奋。因为,他们知道昆都仑河会从上游的水库里,给他们呈献一种美味——鱼。

但对于成熟的人们来讲,这是一种以生命冒险的游戏。他们会为了孩子企盼的眼睛,将生命如纸一样压在苍天俯瞰的眼神里。

暴风雨在持续。昆都仑河从一冬天的枯水期中挣脱出来,那细如喘息的一条溪水,开始丰盈起来。水雾在草原紫色的地气中时隐时现。涛更像一个孩子的欢笑,在低矮、茂盛而又倔强辽阔的旷野荒丛间奔涌。

[1]

作者简介

范晓军,1968年8月5日出生于内蒙古包头市,1990年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