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市戏剧家协会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濮阳市戏剧家协会成立于1998年06月01日,注册地位于河南省濮阳市文联,法定代表人为张士芳。经营范围包括戏剧及相关业务。
相关资讯
濮阳是个“戏窝子”
在河南东北角,有一个地方戏曲分布密集地区--濮阳。可以说是个不折不扣的“戏窝子”。以今濮阳市区为中心,周围分布着濮阳县、范县、清丰县、南乐县、台前县5 县。全市区域内,除豫剧之外,分布着多种地方稀有小剧种。已经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大平调(濮阳县),目连戏(南乐),四平调(范县),大弦戏(濮阳县),二夹弦(濮阳县),罗卷戏(范县),柳子戏(清丰县),落腔(南乐),四股弦(五调腔)(南乐),枣梆(范县),坠剧(坠子戏)(南乐)等10多个剧种。其中,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剧种有大平调、目连戏、大弦戏、罗卷戏、柳子戏、落腔等剧种。在这么狭小,仅有近四百万人口的区域内,至今仍然存活着这么多的地方稀有剧种,这在戏剧大省河南是唯一的,在全国恐怕也是少有的。濮阳这个地区具有建立戏曲文化[1]生态区的充分资质和条件,这也为濮阳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人文基础资源。下面我们从宋代以来濮阳戏曲界发生的一系列大事来感受一下濮阳戏曲一路发展的风风雨雨、坎坎坷坷……
△北宋时,南乐张浮丘、前郭村、韩张、雎庄、蔡村、侯古宁甫、后陈、五花营、县北关等有目连戏玩艺班,于春节、上元演出《目连救母》全场及折子戏。
元 代
△濮阳戏曲家宫天挺著《严子陵垂钓七里滩》、《死生交范张鸡黍》、《会稽山越王尝胆》、《宋仁宗御览托公书》、《宋上皇御赏凤凰楼》等杂剧。
明 代
△洪武初年,南乐建城隍庙、东北城角关帝庙、西门里关帝庙戏楼;范县建濮城玉皇庙戏楼;台前夹河建碧霞宫戏楼;清丰建关帝庙、火神庙戏楼。
△嘉靖十三年,台前后方建玉皇岭戏楼。
△万历年间,范县濮城戏曲家桑绍良著《司马入相》杂剧。
△万历八年,范县濮城建城隍庙戏楼。
△万历二十年后,南乐中心街建魏家祠堂戏楼。
△万历三十年左右,南乐“四世一品”牌坊有浮雕和阴刻戏曲人物画。
△崇祯六年,台前吴坝乡殷庄制作木板舞台出赁。
△崇祯十七年,濮阳县街头有打三节棍[2]的土梆艺人沿街叫讨。
清 代
△雍正六年,濮阳陈家屯陈姓艺人组建平调班出外营业演出。
△乾隆十年,清丰洪家建大平调职业班,一代管主洪丛心。
△嘉庆元年,僧普进在范县濮城组建30余人的柳子戏窝班。
△道光年间,濮阳西街范家组建平调专业班。
△道光三十年,清丰洪家平调班兼管罗戏班。
△咸丰三年,清丰马村集,纸坊街相继建戏楼。
△咸丰年间,南乐西街吴海顺组建落腔板凳头班,专为婚丧嫁娶及添口祝寿服务。
△光绪元年三月,范县赵菜园组建平调班。
△光绪五年,台前桥北张村张兴善组建张家柳戏班,延传五代。
△同年,范县李康店戏楼落成。
△光绪九年,台前影唐山东梆子戏班成立,孙藻为管主。
△光绪十一年,孙藻带班去孔府演出,获虎头牌一面,上写“孔府馈赠”字样。
△光绪十二年,南乐万年合建平调班,众称管主中的祖师。
△光绪年间,濮阳县二夹弦流散艺人组成简陋的地摊演出班。
△光绪年间,南乐丁磜固杨新年组建高调板凳头班,专为乡间喜庆演出。
△光绪三十年,高二肥、党复修以濮阳为家成立大弦戏职业班,管主李文麟。
△光绪末年,范县城内建龙王庙戏楼,旧城集建张庄戏楼。
△同期,山东罗戏艺人郎方铎把罗戏传入南乐傅陈庄,并组建窝班。
△光绪三十四年,清丰白马杨李玉卓组建柳子戏班。
民国期间
△民国初年,南乐万营街建文庙戏楼;元村建关帝庙戏楼;南街建李家祠堂戏楼。
△同期,濮阳县西街绅士王兆梅置全新南京箱,组建王家大高调专业班。
△民国七年,台前林楼邀孙保善组建十余人众的河北梆子班。
△民国十二年,南乐县东关组建山西梆子班,配合民间舞蹈演出。
△民国十四年,濮阳刘歧山成立平调班,聘濮州名绅刘宏勋为管主。
△民国十六年,南乐古寺郎杨庆芳组建落腔业余班。多于传统节日作喜庆演出。
△同年,南乐北街“春锦楼”饭庄老板胡兰组建二簧会,唱京剧,不营业演出,仅于庙会义演。
△民国十七年,南乐万家班管主万年合逝世。
△民国十八年十二月,台前县张秋镇建山东梆子班,主演钟月琴享誉一时。
△民国二十年,濮阳梨园乡民团长高登科,接管二花袄平调班,与白罡,梁庄等乡头绅共管,改称大公团。
△同年,台前县青红帮头目阎兴太组建河北梆子班,令寿张,阳谷、梁山、郓城四县沿黄村财主供应钱粮,不纳者,阎率班抢劫。
△民国二十一年,吴凤珠第一个把枣梆传入范县,前后办科班四起,授徒百余人,以精艺广德称誉。
△同年,南乐百尺村艺人张平欣在本村组建30人众的五腔调科班,活动在豫北、冀南。
△民国二十二年,南乐万家班由万年合侄万同丰继任管主,仍遵万年合遗训,对演员实行“闹事者逐,病老管养,死后管葬”的约法三章。
△民国二十三年,国民党清丰县长李永谦派款修建普照寺戏楼。
△民国二十六年,南乐韩张乡傅陈庄在原小班罗戏的基础上,请河北肥乡门凤善为师,招40余人组建专业班。
△民国二十七年二月,清丰县成立抗战剧团,县委任命王鸿猷为团长。
△同年秋,清丰老艺人残坏手(绰号)招生85人,成立戏曲学校,以豫剧为主课,三月后被国民党清丰县政府撤销。
△民国二十八年二月,国民党清丰县政府接濮阳专员丁树本指令,解散清丰抗战剧团。
△同年三月,冀鲁豫边区抗日救国总会吸收清丰抗战剧团成员组建边区大众剧社,社长王鸿猷,指导员魏光安,艺人沈冠英首先把坠子搬上舞台,进行了由曲到戏的尝试。
△同年五月,清丰、南乐相继成立大众剧社一、二分社。演出以豫剧为主,兼话剧、曲艺。
△民国二十九年六月,高镇五编写《管春亭骂寇》、《濮阳城》、《一念差》、《满州国》等现代戏,鼓舞人民抗日斗志,在边区引起轰动。
视频
濮阳市戏剧家协会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概说中国戏曲文化,搜狐,2020-11-29
- ↑ 我国传统武术器械“三节棍”,它的原型你知道是哪种古代兵器吗?,搜狐,2022-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