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潍坊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潍坊,山东省下辖地级市,古称“潍州”、“潍县”,又名“鸢都”,位于山东半岛的中部,与青岛、日照、淄博、烟台、临沂等地相邻。气候属暖温带季风型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市域地貌自北向南,由低到高,形成几个台阶。截至2016年,辖4区6市2县。2017年总人口936.3万人。

潍坊市是世界风筝都,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市,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

2018年,潍坊实现生产总值(GDP)6156.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6.5%[1] 。2017年,潍坊市入选为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2018年4月2日,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支持新一批城市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名单,全国17座城市入选,潍坊名列其中。2018年1月,潍坊入选首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12月,2018中国大陆最佳地级城市第6名。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潍坊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地跨北纬35°32'至37°26,东经118°10至120°01。南依泰沂山脉,北濒渤海莱州湾,东与青岛、烟台两市相接,西与东营、淄博两市为邻,地扼山东内陆腹地通往半岛地区的咽喉,胶济铁路横贯市境东西。直线距离西至省会济南183公里,西北至首都北京410公里。

地形地貌

潍坊市境内地层发育较齐全,太古界及元古界变质岩系组成东西两地块的结晶基底;古生界及中生界分别不整合于两侧古老结晶基底之上;新生界形成断陷盆地、山间盆地河湖相沉积和沿海滨海相沉积。辖区内地层属华北地层区。以沂沭断裂带的昌邑——大店断裂为界将山东分成鲁东、鲁西两个地层分区。两分区地层发育有很大的差异,沂沭断裂带内与鲁西相近,但也有差别.潍坊市位于鲁西地层分区的东北部,包括潍坊小区和泰安小区的东缘,鲁东地层分区西端,包括蓬莱、莱阳、胶南3个地层小区的西部。市辖区横跨鲁东、鲁西两个隆起区和沂沭断裂带3个结构不同的次级构造单元,形成了区内构造多样性及复杂性的格局。

潍坊市域地貌自北向南,由低到高,形成几个台阶。大体上分为低地、平原及低山丘陵3个地貌区及18个地貌类型。北临渤海莱州湾,南以淡咸水线为界,是由海相沉积物和河流冲积物叠次覆盖而成,地势低平,海拔在7米以下,面积2631.91平方公里,约占全市总面积的15%。近代以来,海遇现象显著,由于海浪及潮汐的动力作用,堆积了大片海相地层,形成微向海岸倾斜的海积平原和沼泽地。层状结构明显,含有大量有机质及生物贝壳。

水文

潍坊市地表水系主要有6条,即潍河、弥河、白浪河、南胶莱河、北胶莱河及淄河,其他数百条河流及溪流,均系上述主要河流的支流,过境河流只有小清河。由于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地表径流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年径流量多年平均177.3毫米,比全省平均172.2毫米高3%。时间分布特征同样为年际与年内变化大,年径流量最大值252.3毫米,最小值22.9毫米,相差达10倍。在一年之内,汛期径流量为全年径流量的85~90%。地理分布的特征也是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南部山丘区为332毫米,滨海地区仅95毫米,南北相差237毫米,达2.5倍。地表径流总量多年平均30.67亿立方米。

气候

潍坊市域属北温带季风区,背陆面海.受欧亚大陆和太平洋的共同影响,大陆度在50%以上,是暖温带季风型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其气候特点为冬冷夏热,四季分明。春季风多雨少,早春冷暖无常,常有倒春寒出现,晚春回暖迅速夏季炎热多雨,温高湿大;秋季天高气爽,晚秋多干旱;冬季干冷,寒风频吹。因受典型季风气候影响,四季的气温分布分明,年平均气温12·3℃。1月份为全年的最冷月,全市平均气温为-3.3℃,7月份为最热月,全市平均气温为26.0℃。春季升温迅速,秋季降温幅度大。

人口民族

人口

2018年末,全市常住人口937.3万人,城镇化率61.8%,户籍人口914.1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08997人,下降30.7%,人口自然增长率11.97‰,出生人口性别比105.8。

民族

潍坊市人口中有50个少数民族,其中在潍坊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为回族,此外还有满族、彝族、蒙古族、傣族、苗族、朝鲜族、傈僳族、哈尼族、土家族、壮族、布依族、藏族、佤族、景颇族、拉祜族、维吾尔族、白族等。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