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滑铁卢古战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滑铁卢古战场,位于布鲁塞尔以南18公里索瓦尼森林尽头的滑铁卢小镇附近,1815年6月18日傍晚,威灵顿公爵指挥的英荷联军及普鲁士军队就是在这里围困并最终击败拿破仑,从而结束了这位传奇人物纵横欧洲的历史。

中文名:滑铁卢古战场

外文名:The ancient battlefield of Waterloo

发生时间:1815年6月18日

战 役:滑铁卢战役

人 物:拿破仑

介绍

1815年6月18日,法国皇帝拿破仑率领着法军,与英国荷兰比利时普鲁士的联军对峙,在短短半天之内20万大军之中就有5万人阵亡。拿破仑在滑铁卢初尝败北的滋味,4日后随即退位,并遭放逐到圣赫勒那岛(St.Helena),于是一场震荡整个欧洲的战役就此结束。在此役中,虽然欧洲霸主拿破仑惨遭滑铁卢,但战胜拿破仑的威灵顿公爵的声名却远不及他。在小镇似乎只有拿破仑的雕像供人凭吊,却无人寻找战胜的英雄威灵顿公爵。

滑铁卢有一座约高40米的人造小山丘,位于小镇往南刚刚出镇的一片田野上,名为狮子之丘 ( Butte du Lion)最顶部立有一头重28吨,面朝法国国土的铁铸雄狮像,它是利用了当年遗留在战场上的枪炮铸成的。如果你够力气爬上200多级台阶登上山峰的话,即可以欣赏到山下美丽的田园风光。

在狮子之丘脚下,有一个滑铁卢战役展览厅,那里陈列着法国著名画家杜默兰 ( Dumoulin ) 于1912年完成的一幅长达110米,高约12米的环形壁画,描绘了在这场震撼世界的战争中两军激战,以及拿破仑骑兵溃败的场面由于壁画运用了远近法,加上环形的设计,以及前景的人物和篱笆都是以模型制成,身处其中还以为滑铁卢战事正在眼前发生。

沿226级台阶拾级而上,峰顶上迎接人们的是一头威风凛然的铁狮子,它的前爪紧紧地抓住一只象征着世界的铁球,两只眼睛“狮”视眈眈地盯着南方的法兰西,于威严中透出一股肃杀之气。这头雄狮重达18吨,据说是为纪念欧洲联军的胜利,用缴获的法国军队的枪炮熔铸而成的。铁狮下的碑座上没有题词,只刻着“1815.6.18”字样。但就是这串简单的数字却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180多年前的那场影响欧洲历史进程的战争。

滑铁卢古战场,位于布鲁塞尔以南18公里索瓦尼森林尽头的滑铁卢小镇南边的田野处,纪念物主要有位于滑铁卢小镇往南出镇即到的山丘雄狮、全景画馆和蜡人博物馆[1] 。1862年人们在盟军奥华乔治亲王受伤的地点堆成一座小丘,山顶上安放了一头长4.5米、重28吨的铁质巨狮,这就是闻名世界的滑铁卢纪念碑,是为纪念1815年6月在滑铁卢战役中阵亡的数万名将士而建造的。驻足于此,当年滑铁卢古战场可一览无余,布鲁塞尔市也历历在目。距滑铁卢纪念碑不远处有一座拿破仑的铜质雕像,纪念这位英武一世最后却惨败在滑铁卢的将军。

滑铁卢大战

二流将军在一流战争中获胜

1815年6月18日,以拿破仑·波拿巴为统帅的法国军队和以英国人威灵顿公爵为统帅的欧洲联军,在这里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双方投入的兵力14万多人,战局几经反复,厮杀异常激烈,田野一片血红。这场决战持续了大约12个小时,第二天清晨,一只皇家信鸽衔着报捷信飞进了伦敦的白金汉宫,欧洲各国的君主们此时此刻总算松了一口气,他们终于知道自己的军队战胜了那位不可一世的法国皇帝拿破仑·波拿巴。

在世界战争史上,滑铁卢大战以战线短、时间短、影响大、结局意外而著称。正如维克多·雨果所说,滑铁卢是一场一流的战争,而得胜的却是二流的将军。至于其中的原因,维克多·雨果也在《悲惨世界》滑铁卢一卷中作了这样的描述:大战的前一天突降大雨,整个滑铁卢田野变成一片泥沼,拿破仑·波拿巴的作战主力火炮队在泥沼中挣扎,迟迟进不了阵地,所以进攻炮打晚了。失败由此成为定局。如果没有那场大雨,进攻炮提早打响,大战在普鲁士人围上来之前就结束,历史会不会是另一种写法?

这一战,不仅彻底结束了拿破仑·波拿巴的军事生涯和政治生命,改变了欧洲的历史进程,也使这一大片堆满了六万多具将士尸骨的土地永远载入史册,成为一代又一代人凭吊的古战场,“滑铁卢”这三个字也从此成为“失败”的代名词而流传下来,并在全世界广泛使用。

胜利未使胜利者名利双收

威灵顿公爵当年的总参谋部就设在滑铁卢镇上,那是一座两层的小楼,现在是威灵顿纪念馆。这个纪念馆里至今保存着比利时国王关于威灵顿的“授封书”:授予威灵顿滑铁卢亲王一世称号,并将滑铁卢周围1083公顷的森林和土地同时封授。此称号和封地永远有效并可世袭。

遗憾的是,威灵顿虽然获利不小,但却没留下什么威名。对于前来凭吊古战场的各国游客来说,寻找威灵顿将军纪念馆并不难。但奇怪的是,游客中对于这位得胜的将军似乎并不感兴趣,去过他纪念馆的人实在是少得可怜,而且许多人甚至不知道威灵顿为何许人。前来滑铁卢的人只知有拿破仑·波拿巴,不知有威灵顿,这着实是桩耐人寻味的怪事。

在今天的滑铁卢,除了威灵顿公爵住过的这幢作为联军统帅部的纪念馆以外,再也找不到一处关于这位凯旋将军的纪念地、纪念碑或者别的什么纪念物。滑铁卢镇上有许多出售纪念品的小商店,这些纪念品无论是图片还是纪念章几乎都是拿破仑·波拿巴的头像和名字,却很难见到与威灵顿有关的东西。惟一能听到或见到威灵顿名字的地方,是铁狮峰下的滑铁卢战争纪念馆,那里有许多图片、实物以及音像制品,它们向游客再现了这场大战的经过,其中自然要提到交战双方军队的统帅。许多游客就是在这里才第一次得知拿破仑·波拿巴在滑铁卢碰到的对手原来是个英国人,他的名字叫威灵顿。

失败把失败者变得崇高

1815年,滑铁卢大战几天后,拿破仑·波拿巴被再次流放。这次他被远远地流放到大西洋一个孤岛上,5年后的1821年在岛上孤独地死去。

然而,“失败反而把失败者变得更崇高了,倒了的拿破仑·波拿巴仿佛比立着的拿破仑·波拿巴更为高大。”维克多·雨果的话在今天的滑铁卢得到了确实的印证,在铁狮峰下的拿破仑·波拿巴纪念馆旁边、进入滑铁卢镇的入口处,这个矮子将军的铜像傲然耸立在一座高高的圆柱形基座上。这位一向高傲自大的法国皇帝,身着戎装,身体略微侧斜,两臂交叉抱胸,两眼直视前方。那神态潇洒自信,俨然一副目空一切的胜利者姿态。假如威灵顿在世,不知他对拿破仑·波拿巴的雕像会作何感想。

而对比利时人来说,把一个失败的侵略者的塑像立在自己的国土上,却是需要非凡气度的。这样做,不只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拿破仑·波拿巴的尊重。在包括比利时在内的整个欧洲人的心中,拿破仑·波拿巴虽有其残忍、暴戾乃至卑劣的一面,但仍不失为伟大的政治家、一流的将军、真正的英雄。在滑铁卢战场上,拿破仑·波拿巴虽然是个彻底的失败者,可是他的名字连同他的气概以及他的影响远远地压倒了他的对手,从而永远地留在了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拿破仑雕像

距滑铁卢纪念碑不远处有一座拿破仑的铜质雕像。雕像高1米,加上基座也就2米多。为战败的将军立像,这在世界战争史上实属罕见。是因为他英武一世,还是因为他惨败在滑铁卢?

相关景点

布鲁塞尔拥有众多的旅游景点,其中“布鲁塞尔第一公民”铜像、原子球博物馆和滑铁卢古战场当属布鲁塞尔的三大著名景点。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