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壽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沒有或很少條目連入本條目。 (2019年8月19日) |
滑壽(1304~1386年),字伯仁,一字伯休,晚號攖寧生,是元末明初的著名中原醫家。[1][2]
目錄
人物生平
滑氏生活在元末明初動盪不安的時代,他祖籍襄城(今河南許昌),出生在儀真(今江蘇儀征縣屬),而大多數時間居餘姚(今浙江),滑壽幼年機敏好學,曾習儒於韓說先生,日誦千言,出口成章,詩文並茂。至元(1335~1304年)間應鄉試,未遂,於是棄儒從醫,隨當時京口(江蘇丹徒縣)名醫王居中習醫,後又師從東平高洞陽學習針法,盡得其開合流注及方圓補瀉之道。他本姓劉,因從醫而改名易姓,在淮南叫滑壽,在吳中(今江蘇)叫伯仁氏,在鄞城(今浙江寧波)叫攖寧生,攖寧者,道家所追求的一種修養境界,謂心神寧靜,不為外界事物所擾,可見他把這種境界作為自己的人生追求。
滑氏由儒而及醫,在經典文獻的整理、經絡穴位的考訂及脈診方面頗有成就,既是中醫理論家,又是臨床大家。臨證「參會張仲景、劉守真、李明之三家而會通之,所治疾無不中」(明史•滑壽傳),在江浙一帶頗負盛名,當時的著名文人朱右、戴良、丁鶴年、宋濂等均與其交好,對其品質、醫術倍加讚賞。如戴良曾贈詩說:「貌不加豐,體不加長,英英嘩嘩,其學也昌。蚤啄詩禮精華,晚探《素》《難》之窈茫。推其有,足以防世范俗;出其餘,可以滌髒而湔腸。」江瓘的《名醫類案》中收載其醫案47則,活人無數,時人稱之為神醫。《紹興府志》亦謂壽醫能決生死,與朱丹溪彥修齊名。
學術著作
滑壽的醫學著作,公認有《攖寧生五臟補瀉心要》《讀素問鈔》《難經本義》《扁鵲難經》《十四經發揮》《診家樞要》《脈理存真》《醫學引彀》《麻疹全書》等9部。其中《麻疹全書》四卷,王大淳先生在「滑壽《麻疹全書》系偽書考」一文中,已證明其為偽托之作。[3]
學術思想
節略類編《內經》,詳證精辨《難經》
滑壽的《讀素問鈔》,開節略類編《素問》之先河。他採用「刪去繁蕪,撮其樞要」的方法,大膽提出分門別類,鈔而讀之。選取《素問》中的精華內容,將其分為髒象、經度、脈候,病能、攝生、論治、色診、針刺、陰陽、標本、運氣、匯萃十二類,最後附補遺一篇。這種分類研讀,有選擇的研究《素問》的方法,較之隋代楊上善之《太素》更為簡明,基本上起到了鈎玄提要的作用,因此受到了後世醫家的充分肯定和讚譽。
滑壽鑑於《難經》原書編次錯亂,文字缺漏,而歷代注本又多不能釋其本義,故撰《難經本義》,除「考之《樞》、《素》,以探其原,達之仲景、叔和,以繹其緒」(《難經本義•自序》)之外,並廣采吳•呂廣、楊玄操,宋•丁德用、虞庶等二十家的論述,附以己見,融會貫通,進行釋疑。由於《難經本義》「其注則融會諸家之說,而以已意折衷之,辨論精核,考證亦極詳審」,「故其所注,視他家所得為多雲」。(《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故六百餘年來,該書一直受到醫家的推重,被後世譽為注釋《難經》之範本,成為學習和研究《難經》的重要參考書籍。
重視脈學研究, 以六脈為綱繪《診家樞要》, 揭脈之大旨
滑氏曰:「百家者流,莫大於醫,醫莫先於脈。」(《診家樞要》)因而他十分重視對脈學的研究。他除在《讀素問鈔》中專列論述脈象與臟腑疾病關係的「脈候」、「色脈」專篇外,在《難經本義》前二十二難中,還全面繼承、系統註解了《內》《難》的脈學成就。
不僅如此,滑氏又於1359年撰寫了脈診專論——《診家樞要》。該書以刪去繁蕪、撮其樞要、分類對比的方法,把體狀相近或相反的脈象分別歸納為浮沉、遲數、虛實洪微、弦緊滑澀、長短、大小等六種類型,並指出「大率提綱之要,不出浮、沉、遲、數、滑、澀六脈也」。他以六脈為綱,統括三十種脈象。即浮為陽,輕手可得,芤、洪、散、大、濡、弦皆以輕手得之而隸屬於浮;沉為陰,重手始得,伏、石、短、細、牢、實皆以重手始得而隸屬於陰;遲數以呼吸止數言,滑、澀以往來之形分,理皆同上。這樣,經過滑氏的歸納整理,使脈學研究更為綱舉目張,脈診之大綱臻於清晰,使後之學者見象知理,易於掌握。尤其可貴的是他在研究浮沉遲數滑澀等各種脈形的同時,強調「察脈須識得上下、來去、至止六字」以探其脈的神態。上者,指「自尺部上於寸口」;下者,「自寸口下於尺部」;來者,「自骨肉之分而出於皮膚之際,氣之升也」;去者,「自皮膚之際而還於骨肉之分,氣之降也」;「應曰至,息曰止也。」這六字是滑氏診脈心法的總結,受到歷代醫家的重視。
著《十四經發揮》,使針灸學的研究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在滑氏的諸多貢獻中,尤以針灸方面最為突出。滑氏深深有感於當時針道衰微,乃潛心研究經絡學說,以《靈樞•本輸篇》,《素問•骨空》等論,裒而集之,得經十二,又認為「任、督脈雲行腹背者二,其列穴之周於身者,六百五十有七」,便考其陰陽之所以往來,推其骨空之所以駐會,圖章訓釋,綴以韻語,於1341年厘為三卷,名之曰《十四經發揮》。
該書最大的成就是把督、任二脈與十二經合論為十四經,並考諸《內經》,厘定穴位657個,分歸於十四經中,使經絡學說益臻系統、完善。在元代以前的經絡學說中,十二正經為主,奇經八脈為次,至滑氏始認為督、任二脈既有經有穴,有別於其他奇經,應與十二正經相提並論。他說:「人身之有任督,猶天地之有子午也。人身之任督以腹背言,天地之子午以南北言。可以分,可以合者也。分之以見陰陽之不雜,合之以見渾淪之無間。」指出督脈為陽脈之綱,任脈為陰脈之海,兩者同起於會陰,共終於齦交,一背一腹,一陽一陰,周流不息,如環無端,起陰陽相濟之功。自此,督任二脈之重要性被揭示,並列於十二正經而稱為十四經。
該書的另一個特點是每經之首均冠以插圖,所述經脈,辭旨簡嚴,凡遇深奧難懂之處,必訓其字義,又釋其名物,疏其本義,正其句讀,作者復慮隧穴之名,難於記憶,聯成韻語,附於各經之後。
參考來源
- ↑ 許敬生,孫現鵬,賈可娟. 元代名醫滑壽的生平與醫學成就[J].. 江西中醫學院學報,. 2008(03):48-54.
- ↑ 劉景超,王單一. 滑壽學術思想管窺[J].. 河南中醫,. 2003(01):22-24.
- ↑ 何明舉. 滑壽學術成就探析[J].. 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 2015,21(09):1069-1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