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滇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滇桐(Craigia yunnanensis),椴树科落叶乔木,系国家二级保护植物[1],是国家确定的重点保护和挽救的濒危植物之一。中国仅存10株以下的珍稀植物,现仅存6株。为中国西南特有种,也是滇桐属这一寡种属的主要树种之一,在区系地理研究和选育珍贵树种应用中均有重要价值。

主要价值

研究价值

滇桐隶属于椴树科滇桐属[2],由于没有与其类似的物种,滇桐属也被称作寡种属。滇桐属为一古老的第三纪孑遗属,滇桐作为滇桐属这一寡种属的主要树种之一,滇桐居群是研究滇桐属系统演化的关键类群,科学研究价值高。

相关研究

研究分析表明,滇桐存在种子和萌生两种更新方式,种植草果对滇桐栖息地的侵占和树木砍伐是两个严重威胁滇桐居群生存的因素;在自然条件下滇桐的座果率较低(56.67±3.85%),结籽率较小(6.26±0.75%),这可能与传粉昆虫少,效率低下等因素有关;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六个研究居群在测量的11个种子和幼苗相关性状指标上存在显著差异(P < 0.05);相关分析表明,除单个果实中的种子数(r = 0.93,P < 0.01)外,其余性状指标的居群均值与居群大小之间均无显著相关性。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六个滇桐居群共105个成年个体的进行了遗传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滇桐在物种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较高(PPL = 69.19%, HE = 0.221),但居群内的遗传多样性却较低(居群平均:PPL = 26.22%, HE = 0.095),文山地区居群与德宏地区居群之间存在较大遗传差异。

保护现状

保护等级

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国务院1999年8月4日批准)。[2]已被《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第一卷)》和IUCN列为濒危植物。

现状

濒危种。滇桐分布区域狭窄,居群稀少,数量不多,加之植被不断受到破坏,生存受到危胁。仅在云南省的东南部文山地区和西南部德宏 地区找到6个野生滇桐居群。严重威胁滇桐居群生存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人们大量种植草果,侵占了滇桐的栖息地;二是林区树木被砍伐,使滇桐生存条件失衡。

保护措施

建立自然保护区,严禁砍伐,并进行繁殖实验,迁地保存。

分布情况

分布于云南南部、贵州南部及广西西南部。具体在云南瑞丽,麻栗坡,西畴;广西靖西,那坡;贵州独山。

越南北部也有分布。

生长环境

滇桐主要分布在南亚热带干湿交替炎热气候区及海拔1700 米一带的山地林中。气候特点是:冬短夏长,冬暖夏热,雨量充足,霜雪少见。多大雨暴雨,蒸发大于降水,冬旱连接春旱,干湿季节交替明显。年均温18-20℃,≥10℃积温6000-6500℃,1月均温8-9℃,7月均温28℃以上,绝对最低温大于4℃,生长期340天以上,降雨量1000-1400毫米。土壤为黑石灰土,PH值6.9-7.5,滇桐能适应石隙生境,主要散生于石灰岩季节性雨林或半常绿季雨林中。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