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温柔呼唤(马君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温柔呼唤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网

《温柔呼唤》中国当代作家马君成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温柔呼唤

城市的喧嚣安宁了下来,家家灯火渐熄,星子也熟睡在很深的云层里。女儿还在书桌前用功,书山题海压得她体力不支两眼皮一刻也不听从指挥。她伏在桌子上,头枕着胳膊,声音疲惫地说:“爸爸,明早把我叫早一点。”

一个梦还没做完,起床铃响了。

“蛋蛋,快起来,起来背课文。”我尽量让强制的声音听起来温柔一点,明媚一点,温暖一点,不要再对孩子造成恐惧和忧愁。

“嗯,嗯。”女儿像在极深的陷阱里答应着,声音有点含糊。一会儿,听到她走动的声音,匆忙洗脸的声音,背课文或单词的声音。早餐一点都没动。当听到门从外面关上时,她背着十几斤重的书包,噔噔噔地下楼去了,穿过晓星残月,穿过迷雾,穿过黎明前的黑暗,向学校奔去。

女儿初三了。日子周而复始。每天凌晨,当整个城市还在熟睡之中,女儿就起来背课文或补作业,晚上常常要熬到深夜才收工。每当看到闹钟几小时后响铃,我心里都针扎般地疼一下。无法保障正常睡眠,在过度劳累下,女儿常常休息不足6小时,每天上8节课,考一场试,晚上又在题海里泅渡,还要背一篇古文。尽管心里很纠结,我们还是和孩子一同陪跑,咬牙坚持。

女儿遇到不会的习题时,说:“爸爸,把你手机借一下,我查道题。”查完立即归还。开家长会时,叮嘱道:“妈妈,你把老师说的话录下来。我哪里做的不好,我会改正。”自从上了市重点名校,女儿备感荣幸,不懈努力。

周一我去接女儿,已是暮色四合的点灯时光,她一瘸一拐地走出校门口,这种走路姿势我以前也注意过,她说是上体育课时拉了韧带,就没有多问。直到周末晚上,女儿洗完澡出来梳头,才被妻子无意间发现——她双腿从踝关节到膝关节,青一道紫一道,无一处完好,就像给涂上了缤纷的色彩一样,完全失去了肌肉的正常颜色。妻子把女儿搂进怀里,泪流满面。

原来是女儿忘了带《学习之友》。老师愤怒地举起PVC管,他执着地忘记了身份,仿佛穿越时空,成了古代刑堂上执行苔杖的衙役,威武无比,自由挥舞;又仿佛自己就是哈里·波特,呼唤:“魔杖,请赐予我力量!”部分学生应和他,齐喊:“魔杖,请赐予我力量!”大家打夯一样,齐心协作,号子一浪高过一浪,为他助兴。魔杖在空中划出道道弧线,带着力度和怒气,发出沉闷的声响。钻心的疼痛使女儿站立不稳,头晕目眩,眼冒金星,几乎昏倒。当她拖着伤痛的双腿,摇摇晃晃,一步一挪,回到座位时,滚滚热泪成串落下,衙役脸上露出得意的狞笑。我无法想象那个情景,也不忍详细描述。我不明白,学生的幸灾乐祸,会把他们带向何方?女儿被伤成这样,个别家长为了拍衙役马屁,还在微信群里支持他“往死里打”。 在此之前,这位教师要求女儿补课,我觉得孩子晚上作业太多,若补了课,回家太晚,其他作业不能按时完成,第二天又要受惩罚。这个合理诉求,被认为不知好歹,在电话里闪烁其辞,暗带惊雷。看来,女儿的挨打,是有深层原因的。当然也是我的过错,就像王昭君不肯贿赂毛延寿自然是她的错。当我把女儿受伤的照片给同事看,他们无不感叹唏嘘,说将来不知该为孩子选择什么样的学校,才能放心。

又一周三中午,班长以女儿没背会课文为由,不准她回家吃饭。我们坚持让她回家。在课堂上,老师又以教育为名义,谩骂家长素质低下,轮番冷嘲热讽,狂轰滥炸。直到这时,我才醒悟过来。两年多以来,女儿就是在这种处境下一天天捱过来的。八年级暑假时,仅英语单词就写了20本,四册课本单词加翻译每个写30遍。开学后才发现,别的学生都没写。理由是他们参加了老师办的假期补课班,作业被免除。我们还以为进了市重点中学,女儿就能健康幸福成长。现在看来,真是大错而特错了。原先活泼开朗的女儿变得胆子越来越小,对外界刺激极度过敏,缺乏基本的安全感,一声咳嗽、一个喷嚏,都会让她心惊肉跳,心跳急剧加快。她的性格变得内向,把学校的灰色遭遇隐藏得越来越深,记忆力急剧下降,学习越来越吃力,越来越自卑抑郁。

班上有一位女孩与女儿处境相似,她们同甘共苦,风雨同行。当得知女儿的遭遇后,那位家长一直在鼓励她们一起努力。中午返校时,女孩送给女儿一个大大棒棒糖。那颗糖的甜,也许是她所感受的初中生活中最难忘的记忆。

女儿三岁的时候,我在一所中学任教,毗邻小学。大女儿上学前班,二女儿羡慕得不行。有一天她终于偷偷地溜出去。妻子一时找寻不见,来到小学门前,才发现她两手扳着反锁的铁大门,两个小小的脚丫踩在大门横档上,把身体悬空,挤扁小脸蛋,使劲地朝校园内张望,就像是学校的藤蔓上长出墙的苦瓜。这个情景,多年来,我一直无法忘记。人常说,三岁看老。我以为女儿是个喜欢读书的料。没想到,两年多的重点初中,竟然把她塑造成让我完全陌生的样子。

当下名校个别教师,位高权重,似乎有些飘飘然。我多么希望他们不忘初心,在对待孩子上,能给予公平的教育和温柔的声音。

[1]

作者简介

马君成,回族。宁夏作协会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