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族现在的姓氏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清朝姓氏 |
清朝皇族现在的姓氏满族人的姓氏是其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的反映之一。在满族共同体形成时期,其姓氏是多音节的,用汉字写就是二个或二个以上汉字共同组成。1912年,清帝退位后,长期不学无术的八旗子弟没有其他生存技能,对于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来说,做小商贩是唯一的出路。溥杰自传里的说法:“时常听说满族到处受排斥,皇族改姓金。瓜尔佳氏改关姓,不然就找不到职业。”[1]
清朝灭亡后,满清贵族改成13个普通的汉姓,您是皇族血统吗?
1 爱新觉罗氏 改 金姓/启姓
爱新觉罗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皇室姓氏,后皇族中有不少人都改姓金,也有改汉姓为赵、肇、罗、艾、姜等氏。据满洲语之音与译义,爱新一词为金,此族应始兴于金国。在书法方面:首推溥杰、启功、启骧、毓嶦、启源;在绘画方面:有溥佐、溥佺、毓峨、毓岚、启儒;而年轻的一代有毓崧、崇嘉、文嘉、毓半云、毓峋、毓岳、毓震峰和毓紫薇、恒钛等。
2.钮祜禄氏 改 郎姓/钮姓
钮祜禄是清朝时期满族姓氏,后来改为汉姓,一般是“郎”或者“钮”姓。“钮祜禄”这个姓氏的称谓曾几度变化:辽代称“敌烈氏”,金代称“女奚列氏”,元代称“亦气烈氏”,明代称“钮祜禄氏”。满洲氏族“钮祜禄”氏,冠以汉字姓称“钮”姓,也有的冠以汉字姓称“郎”姓。“钮祜禄”氏是典型的“一氏冠两姓”的满洲氏族。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主要分布在松花江流域、牡丹江流域、长白山区。
3.赫舍里氏 改 赫姓
大名鼎鼎的康熙辅政大臣索尼就是赫舍里氏。
赫舍里后裔将此姓氏简化为赫姓或何姓,亦有如英敛之的后人以名字中第一个字为姓的特例,在北京、辽宁、吉林等广泛地区有分布。 赫舍里——金朝时译为“纥石烈”,清朝有写为 “黑舍利(黑读赫)”“赫舍哩”等不同写法,《八旗氏族通谱》《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统一译为“赫舍里”,作为满洲之统一写法,世居哈达、辉发、佛阿拉、伯都讷、长白山、多尔济河、黑龙江色钦及穆理哈村、塔散堡等地。多冠汉字姓何,还有高、康、赫、张、芦、贺、索、英、郝、黑、普、李、满。 4.佟佳氏 改 佟姓
康熙爷的亲妈佟妃。以及他的第三任媳妇儿都是佟佳氏。汉军八旗有:兵部尚书佟国正;三等男佟镇国;兵部尚书,两广总督佟养甲,佟拱;副都统佟三略,额驸,总理汉军事务,二等子佟养性;三等轻车都尉佟学文。
辽东佟佳氏于康熙年间奉命驻防凤凰城,居住在东汤乡石桥村的梨树沟处,始迁祖“那郎阿亦” 葬于此。后人分散居住在凤山乡发箭岭后的新民村、石城乡的佟家窝棚、叆阳乡的佟家堡以及大洼乡的佟家村,凤城的东汤,石城,草河,岫岩的前营等地。自十世起按辈排字为:“文明承圣治,才德殿应贤。国本境鸿运,和祥保万年 ”。至今传十一世。
5.富察氏 改 富姓、付姓和傅姓
富察氏却历经四朝天子荣宠不衰,备受乾隆爷喜爱的大臣傅恒本名就是富察·傅恒
富察氏见于《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女真最古老的姓氏。唐末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蒲察。金旧姓“蒲察”。以部为氏。蒲察,乃辽代女真旧部,势力强大。金朝时期,为女真黑号之姓第二姓,与皇室世代姻亲。金元时,曾冠汉字姓李。又见[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富察,本系地名,因以为氏。“富察氏”起源于[嘉理库城]。系[蒲察氏]后裔。该姓氏无始祖名讳。该族世居沙济.叶赫.额宜湖.扎库塔.蜚悠城.讷殷.额库伦.吉林乌拉.长白山散居九处。后随汉习俗是以改写富.傅.付。富察氏支系繁多,是今天满族中仅次于关姓的大姓。
6.瓜尔佳氏 改 关姓
瓜尔佳氏被称作「满族第一氏族」,历史上的鳌拜便是瓜尔佳氏。
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康熙大帝为了确保满族发祥地的安全,特派遣瓜尔佳氏(关氏)的八世祖瓜尔佳·翁窝图和其弟瓜尔佳·琰布率军迁驻于丹东凤凰城卡巴岭,即宝山一带(乐善屯,今辽宁丹东凤凰城红旗村),其后代便世居于该地。后裔散居于凤城的草河、白旗、大堡、红旗、岫岩汤沟等镇,至今已传二十二世。 当然,瓜尔佳氏后裔族人所冠的汉姓,还有石氏、鲍氏、汪氏、李氏、高氏、顾氏、白氏、胡氏、郭氏、果氏、苏氏、叶氏、常氏、喜氏、侯氏等。
7.叶赫那拉氏 改 那姓
著名词人纳兰容若就是叶赫那拉氏,慈禧太后也是这个姓氏,那拉氏的后人大部分都改成了「那」姓或「南」姓
叶赫那拉氏,亦称叶赫纳喇氏、叶赫纳兰氏,原系明末海西女真扈伦四部之一叶赫部的氏族。叶赫那拉氏族谱与所有满族族谱一样,均渗透着汉族传统的儒家影响,它既是官职承袭的重要凭证,亦为表明身份地位的证明。
叶赫那拉氏族谱的收藏以辽宁省为最多,吉林省次之,还有一些善本族谱收藏于北京等地图书馆中,现存大约十几部。研究叶赫那拉氏族谱对研究清初历史及开发叶赫满族地区旅游资源都有较大意义。
8.马佳氏 改 马姓
后多改成了「马」姓和「麻」姓
马佳氏,满族姓氏。后改汉字姓“马”等。为世传“满洲八大姓”之一。世居绥芬(今黑龙江东宁县境)、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县境)、辉发(今吉林辉南县境)、哈达(今辽宁省开原县境)、长白山等地。清初大学士图海、康熙帝荣妃、道光时礼部尚书升寅等为该姓著名人物。
9.齐佳氏 改 齐姓
满族八大姓之一,又作奇氏,见于《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世居叶赫,齐家营等地,以地为姓.后改汉字姓齐.齐佳氏是满族中特别显贵的家族,人口不多,是“满洲八大姓”之一!著名人物有:二等轻车都尉布色赫巴图鲁,一等轻车都尉布三台.清乾隆以后,河北、河南、山东之齐姓闯关东者甚众。如今,齐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东北三省和河北、河南为多,上述五省之齐姓约占全国汉族齐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二。齐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二十三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
10.索绰罗氏 改 石姓
大学士英和的高祖都图,曾经管理过国库,因为一丝不苟,被康熙帝赐“石”姓。故其后裔皆以“石”为姓。理藩院理事官、三等轻车都尉甘珠翰,军机大臣、大学士宝钧,左都御史观保、兵部尚书、协办大学士麟奎,内务府大臣、广州将军景沣。礼部尚书德保,子大学士英和,英和长子礼部尚书奎照,次子通政使奎耀。光绪朝禁烟大臣景星。
11.喜塔腊氏 改 图姓/奚姓
清太祖努尔哈赤的亲妈就是喜塔腊氏,但入关后喜塔腊氏一度不受重视,后改姓多以谐音「奚」字为姓,也有「图」姓、「祝」姓
喜塔腊氏是满族姓氏之一,也可翻译为奇塔尔和喜他拉氏。在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图家保存的《永陵喜塔腊氏谱书》与《谱单》,乃第十六世孙熊岳蓝翎防守尉依惠于光绪二十三年(1877年)纂修。《谱单》开头粘有黄色纸签,上面写的满文,汉译为“喜塔拉氏舅舅之孙家谱”。全书包括序、坟说、后记,主要记载了喜塔腊氏的世系。
清朝官修《八旗满洲氏族通谱》记载:喜塔腊氏散处于尼雅满山、长白山、蜚悠、瓦尔喀、叶赫等地方,然而并没有说明其迁徙情况。在《谱书》里却记载了:始祖昂武都理巴颜德于明朝中期(按谱书从清初上溯十辈计算应在明初)迁居长白山喜他拉(喜塔腊)地方,指出了明初喜塔拉及女真人的第一次迁徙情况,说明了喜他拉氏最初并不居住在长白山一带。喜他拉氏原是居住在松花江与黑龙江汇合处,即辽代五国部、金代胡里改路中部的奚滩氏。
12.舒穆禄氏 改 舒姓
改姓方面就改出了十多种姓氏,有「舒」「徐」姓,「花」姓
满语"珊瑚".女真最古老的姓氏,本金旧姓"石抹",实契丹人种,系契丹族中的回鹘述律氏一族和契丹族审密氏、奚族萧姓家族。《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舒穆禄氏,是辽、吉两省历史上的望族显姓。有8人在《清史稿》上立传,他们均系世居珲春虎尔喀部部长郎柱的后人,如官至后金“八大臣”之一的杨吉利,以及官至内大臣、散秩大臣、领侍卫内大臣、兵部尚书、刑部尚书等。还有「杨」「郑」等
著名作家老舍,本名舒庆春,就是舒穆禄氏后裔。
辽朝灭亡后,部分族人改姓石抹,比如石抹也先,应该是大部分还是姓萧.
世居珲春,库尔喀(待考),朱舍里(吉林省临江县北),佛阿拉,呼兰,长白山,沈阳等地.所冠汉字姓多为舒,还有徐,米,宿,郑,方,关,尚,满,耿,萨,衡,霍,颜,水,杨,宋,万,肖,萧,孙等,康熙帝老师,大学士徐元梦之族姓徐;谭泰之属姓关. 辽金时期在中国的族人多改萧姓或者肖姓。
13.乌雅氏 改 吴姓
后来改姓基本上以「吴」或「乌」为姓
满族姓氏之一。又译吴雅氏。乌雅氏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见于《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女真最古老的姓氏,唐末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乌延氏,金旧姓“兀颜氏”,又有辽鞑靼“乌丸”说。世居哈达、乌喇、德尔吉穆湖(待考)、讷殷、伯都讷(吉林省松原市)、长白山等地。乌雅氏,属正黄旗。曾经在康熙去世后自杀,但未成功。 历史名人有一等公额柏根,一等恪慎公内大臣额森,孝恭仁皇后之父威武,都统佛标,协办大学士兼刑部尚书兆惠,协办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官保,户部尚书内大臣海望,工部尚书萨穆哈,湖广总督硕色,四川总督开泰,吉林副都统长麟,三等男瑚伸布鲁,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礼部侍郎《清文鉴》作者傅达礼,副都统珠勒亨,山西巡抚福崧,河南巡抚穆和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