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清明琐记(文江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清明琐记》中国当代作家文江峰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清明琐记

每当清明时节,我总是情不自禁地吟诵一两遍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感同身受一下诗人那个年代清明节的意境。

一、伤悲的新坟

我在老家所亲历的清明没有完全跟《清明》同样的意境,不再是“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但“欲断魂”的不老传承千年不改地在山坡上新添的坟旁影影绰绰,陆陆续续的亲人悲痛欲绝,撕心裂肺地挥泪,无不令人肝肠寸断。这些新坟是近三年来村里逝者的安息之地。新坟总要比那些一座比一座更加斑驳、古老的老坟提前几天培土、烧纸钱祭拜。新坟始终是在哭泣的伤悲里完成清明仪式的,亲人已哭干的泪水,以及正在滑落的泪水化作四月纷纷滴落的泪雨,那是上苍也在一同悲泣啊!我是最最不愿去触碰新坟的哭泣——生者那般的悲痛就差钻进坟里与逝者共栖了。

村里的习俗是,新坟过了三个年头就迁到列祖列宗的墓地,和已先成古人的族人为伴,也许这样逝者就可以安息,不再孤寂和悲伤了吧!从此新坟就变成了永恒的老坟,同时生者也为逝者立墓碑,以表思念逝者,告慰亡灵。 逝者已逝,生者长存!

二、古老的祖坟

古老的老坟的墓碑上雕刻着的是久远的年份,有民国的、有清朝光绪的,那些年代更遥远的是没有了墓碑。每年清明,我们几个年轻的同辈,或是小我一辈的是负责描红墓碑,这是一项清明仪式,是所谓的读书人的活儿。当然的,我们这伙人也很乐意,因为这比起那些杀鸡、杀猪,以及挥舞锄头清除坟墓周围的杂草树枝等的活儿轻巧多了。

我们这些后人在列祖列宗的墓地扫墓的心境,是快乐的,是带着寻根的神圣心情来拜祭祖宗的,总能让人感受到清明的浓浓味道像是空气一样包裹着所有的人,又像一块巨大的磁铁吸引着他乡异国的游子归心似箭,这可是一种不可阻挡的无穷力量啊!在这里寻觅不到新坟的哭哭啼啼的踪迹了,有的是说说笑笑。你瞧,有的人诚心祈愿“公”保佑平安;有的人祈愿“公”托个梦让自己中个头奖,发大财,来年一定杀一头大猪来祭拜,还信誓旦旦的说把古人的“家”装修亮丽起来;有的人祈愿“公”保佑升官发财,以光宗耀祖;还有的人祈愿“公”保佑今年高考金榜题名,考上名牌大学。但是,我现在听见最少的是最后的这类祈愿——金榜题名。

清晰记得小时候的清明节,我和小朋友屁颠屁颠地满村子里跑,兴高采烈的,一遇到叔叔、婶婶、爷爷和奶奶等长辈,大人们总是嘱咐我们务必记得在祖坟前磕头,祈求“公”保佑自己聪明,考上状元。那时的我们很听话地遵照长辈的话去做,单纯地认为磕头祈愿,自己就会神奇般地聪明起来,贪玩的孩童时代是不知道努力才能使人聪明,才能考上“状元”的。也许是今天考上大学不再包分配了的缘故吧,我很少听到,甚至是听不到保佑考上状元之类的祈愿了,我的心轻轻掠过一丝的痛。从清明的习俗可以揣摩出时下的人们似乎更急功近利了,这么说并不是因为我迷信了,而是我认为祈愿是一种期盼,流溢出人们的一种心态与追求。 我在清明节这一天最高兴的是听同一姓氏里最年长的长辈讲述我们的氏族谱,很新鲜,祖宗们都很出色,很是让人鼓舞和骄傲。让人听了,不得不庆幸自己是他们的后人。

三、欢庆清明

我们拜祭祖宗的坟墓后,所有的同一姓氏族人,小的组有十几到二十户,大的组甚至达到一二百户,老老少少地欢聚在某氏族兄弟家里举杯欢庆清明。这种场合一般是由村里同一姓氏的最年长者主持,或者是由出外工作的,比较有成就的人来号召,因为他们在同一姓氏的人里是最有威望的。 每年清明举杯欢庆的地点是轮流的,今年是东边的这家兄弟,明年是西边的那家兄弟,一直循环轮下去。而像我这样的在外工作,领工资的“公家”人为了感谢祖宗的恩惠,自愿地,也必须的最少捐100元以上。还有一种情况,在外因工作忙而不能赶回家祭拜祖坟的人,规定要捐的款是一定要捐的,而且一般情况下还要多捐一些,并委托自家兄弟在坟头代表自己多磕几个头,表示虔诚。飞黄腾达了的人,他独自买来一头大猪祭祀,族长在祭拜祖坟时就庄重的向列祖列宗宣读他的名字,让祖宗保佑。 如果某个同一姓氏的族人里出外的“公家”人比较多,在村里务农的兄弟就不用掏钱过清明了,他们的任务是只管杀猪、杀鸡,还有是挑大大的猪头到祖坟去拜祭。清明的最后仪式是大伙高高兴兴地敞开肚皮吃得肚圆圆,喝得面润润。如此的,清明节也就轰轰烈烈地溜过了。 [1]

作者简介

文江峰,乡村小学教师,海南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