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清世宗入承大统考实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

内容简介

世称康熙诸子夺嫡,为清代一大案,因将世宗之嗣位,与雍正间之戮诸弟,张皇年羹尧及隆科多罪案,皆意其并为一事,遂坠入五里雾中,莫能了其实状。夫嫡之为嫡,二阿哥胤礽也。圣祖三立后,惟元后孝诚后有子,殇其一,名承祜,长大者一,即胤礽;后更无嫡出子。胤礽之立为太子,从立嫡古训也。其夺嫡也,先之以大阿哥胤禔,则用魔道,是以有第一次之废储。发觉以后,青宫复建,胤禔永禁,事在康熙中,处分已毕,不入雍正时兄弟相戕案内。继之以八阿哥胤禩之阴谋,内外党与甚盛,太子卒废。诸阴谋者亦为圣祖所慕,卒亦不遂所欲。圣祖末年,诸王大臣所默喻上意,知为将来神器之所归者,乃十四阿哥胤禵。胤禵为世宗同母弟。世宗于夺嫡事实无所预。而雍正间翦灭诸弟,辄牵涉胤禩夺嫡,而又非为故太子泄忿。就官书之布在耳目间者观之,惟觉其事外有事,所谓假手焉尔。故宫发现秘档,仍是用此为轇轕。而世宗所以有惭德者何在?因其内疚而激为残忍者何所变演?稽诸故牍,一一可见,初不在新发见之秘档中。世尚无能言其曲折者,用胪叙以与天下共见之。 今有一语应先声明者,凡历代《实录》所载,其直接关系帝王本身事者,为最难得实。嗣主得位,出于常轨之外者,往往故暴先朝之过恶而惟恐不尽,若金世宗之于海陵。明成祖之于建文,无论矣。即嘉靖之于正德,授受之间,本无仇怨,然武宗失德,直书于《实录》者独多。清一代自德宗以前,皆父子相承,有述作而无同异。故后王修前代《实录》,觐光扬烈,务使祖宗功德有大醇而无小疵。加以清之列帝,敬天法祖之盛心,超越往代。往代重修《实录》,为政治之变故,若永乐间之再修、三修太祖《实录》,为时君自掩其篡逆之罪。天启间之改修《三朝要典》,为大权落奄人之手,丧国本,而网尽清流。其改《实录》之举动,赫赫在入耳目,人亦得而注意之。清之改《实录》,乃累世视为家法。人第知清初国故皆高宗所删汰仅存,殊不知清列朝《实录》直至光绪间犹修改不已。其经蒋氏《东华录》所录者,固已异于王《续录》时所见之本,而王《录》成于光绪十年,偶一与《实录》库中之官本《实录》对勘,又删去重要史实甚夥,且非重要之史实,原无事乎删也。后于征引时当随文指出,今姑不及备举。但欲引《实录》而文为《东华录》所有者,宁取《东华录》,观者勿疑其用私家着述为因陋就简也。 《东华录》:“康熙六十一年十月癸酉(二十一日),上幸南苑行围。”十一月戊子(初七日),“上不豫,自南苑回驻畅春园。”庚寅,“上因圣躬不豫,十五日南郊大祀,特命皇四子和硕雍亲王恭代。皇四子以圣躬违和恳求侍奉左右。上谕郊祀上帝,朕躬不能亲往,特命尔恭代,斋戒大典,必须诚敬严恪,尔为朕虔诚展祀可也。皇四子遵旨于斋所致斋。”辛丑、壬辰、癸巳,皇四子遣护卫太监至畅春园候请圣安。“甲午(十三日)丑刻,上疾大渐,命趣召皇四子于斋所,谕令速至,南郊祀典着派公吴尔占恭代。寅刻,召皇三子诚亲王允祉、皇七子淳郡王允佑、皇八子贝勒允禩、皇九子贝子允禟、皇十子敦郡王允、皇十二子贝子允祹、皇十三子允祥、理藩院尚书隆科多至御榻前,谕曰:‘皇四子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登基,即皇帝位。’皇四子闻召驰至。巳刻,趋进寝宫。上告以病势日臻之故。是日,皇四子三次进见问安。戌刻,上崩于寝宫。”(以上据王《录》,蒋《录》较简而事实无变动,不复载。)《实录》所书世宗得嗣帝位之由,以受圣祖之末命。圣祖末命,在崩御日之寅刻。至巳刻而世宗入寝宫,临病榻,圣祖尚能亲告以病势日臻之故(“臻”字世宗谕旨作“增”),则其语必甚详,非病革不能发言情状。又自寅至戌,历时凡八,其间已宣露天位之有属,岂不声闻于外,道路皆知,然按之世宗自述之谕旨,则不然也。

作者简介

孟森,字莼孙,笔名心史,号阳湖孑遗。江苏武进人,明清史学大师。早年毕业于江阴南菁书院,嗣留学于日本东京法政大学。归国后,入郑孝胥广西兵备道幕府。后又出任《东方杂志》主编。1913年1月,当选国会众议员,7月又被选为宪法起草委员。翌年11月,国会解散,逐渐淡出政坛,专心明清史研究。1929年,受聘国立中央大学历史系副教授。1931年,受聘国立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一生著述甚丰,主要有:《清初三大疑案考实》、《心史丛刊》、《明元清系通纪》、《明清史讲义》等。所撰《明史讲义》《清史讲义》至今被奉为明清史学研究经典。同一时期所刊巨著《明元清系通纪》(未全部完成),被史学家顾颉刚誉为中国二十世纪值得表章的著作之一。 孟森是被公认的中国近代清史学科的一位杰出奠基人。他的著作代表近代清史学科第一代的最高水平,是近代清史研究发展的一块重要里程碑。

内容预览

世称康熙诸子夺嫡,为清代一大案,因将世宗之嗣位,与雍正间之戮诸弟,张皇年羹尧及隆科多罪案,皆意其并为一事,遂坠入五里雾中,莫能了其实状。夫嫡之为嫡,二阿哥胤礽也。圣祖三立后,惟元后孝诚后有子,殇其一,名承祜,长大者一,即胤礽;后更无嫡出子。胤礽之立为太子,从立嫡古训也。其夺嫡也,先之以大阿哥胤禔,则用魔道,是以有第一次之废储。发觉以后,青宫复建,胤禔永禁,事在康熙中,处分已毕,不入雍正时兄弟相戕案内。继之以八阿哥胤禩之阴谋,内外党与甚盛,太子卒废。诸阴谋者亦为圣祖所慕,卒亦不遂所欲。圣祖末年,诸王大臣所默喻上意,知为将来神器之所归者,乃十四阿哥胤禵。胤禵为世宗同母弟。世宗于夺嫡事实无所预。而雍正间翦灭诸弟,辄牵涉胤禩夺嫡,而又非为故太子泄忿。就官书之布在 ……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