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润河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润河镇隶属于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位于颍上县城西南部约20公里处的淮河左岸,东与半岗镇接壤,西南以淮河为界,隔河与霍邱县相望,东西长15公里,南北宽8公里,总面积7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0534亩,辖30个村民委员会,三个街道居委会,124个自然庄,常住人口65670人(2017年) ,主要是汉族、回族。[1]

建制沿革

全镇西高东低,南岗北湖,逐渐形成坡形平原。沿岗堤以西的岗冲地和小河湾、孔家湾、第三湖的湖洼地约占全镇耕地面积的五分之二,润河集是全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镇党委、政府机关所在地。润河集古称双庙集,清乾隆年间划归南四都所管辖,后因小润河由集西入淮,改双庙集为润河集。解放后一直是区、人民公社、镇机关所在地,1992年撤区并乡,组建润河镇。

2001年初,结合农村税费改革,配套进行乡镇机构改革组建新的党政机构,事业单位由原有七站八所,撤销合并为五站一所,全镇机关事业单位共分流247人。政府职能得到有效转变,工作效率显著提高,更好地适应了新形势下的农业农村发展。[2]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润河镇现有中学三所,教职工104人。其中专任教师84人;小学26所,教职工257人,其中专任教师241人;幼儿园1所,教职工6人,其中专任教师5人。农村税费改革以后,在财政极为紧张的情况下,镇党委、政府支持教育的决心不改,响应"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口号,通过积极向上争取危改资金,加大筹资力度,想方设法改善教育教学条件,已完成危房改造2869平方米,1993平方米正在施工建设,预计2004年内中小学改造工程全部结束。

该镇在抓教育质量提高的同时,狠抓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巩固率。镇里采取责任制,责任到人,划片包干,强化政府行为,严格监督检查,用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手段,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按时入学。加大对贫困学生帮扶力度,实行减、免、缓交学杂费,确保贫困学生不因家庭困难而失学辍学。由于该镇的艰苦努力,2003年全镇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2%,巩固率98%,大大提高了普及程度。

卫生事业

润河镇的卫生事业有了新的发展,镇建中心医院1所,占地面积6600平方米,建筑面积3670平方米,职工36人,院内设有急诊、内科、外科、中医科、儿科、妇产科、骨科、五官科、放射科、化验室、心电图、B超室等,科室齐全,设备先进。村村建有医疗室,解决了群众就医难的问题。

润河电灌站

该站现有职工21人,行管3人,技工18人,离退休人员4人,站首管理范围12646.5平方米,站内设党支部,属润河镇党委领导、业务工作属水利局领导.

法律服务所

润河镇法律服务所设立于1986年3月,现有办公用房120平方米,专职从业人员5人。开展的主要业务:1、应聘担任法律顾问;2、受当事委托、代理民事、经济、行政诉讼;3、受指派代理非诉讼事务;4、主持调解纠纷;5、解答法律咨询;6、代写法律事务文书;7、协办公证和办理见证事项;8、国家法律、政策允许承办的其他法律事务。[3]

经济概况

2003年,该镇的国内生产总值12562.4万元,人均纯收入1413.3元,第一产业收入8180.9万元,占总收入65.1%;第二产业收入1921.7万元,占总收入15.3%;第三产业收入2459.8万元,占总收入19.6%。

该镇是典型的农业大镇,物产资源丰富,土壤肥沃,土质为黄粘土、黄白粘土、黄黑粘土、砂粘土,适应多种农作物的生长,主要作物有小麦、稻谷、玉米、大豆、红芋,经济作物有油菜、花生、芝麻、蔬菜。

1996年全镇先后投入农田建设资金100多万元,完成了田铺、曹庄两村6000亩高标准农田治理,建U型渠10条,节水闸7座,斗门330个,修建二级站1个,同时认真落实黄淮海开发项目,新增陶坝电力排灌溉站1座,可灌溉农田10000亩,并可排除第三湖两岸5个乡镇的内涝,实现旱涝保收。1995年南润段退堤工程开工,建新庄台3个,小河湾低洼地得到有效治理。2001年以来,国家治淮工程临淮岗工程上马,润河境内新筑坝堤11003米,即将竣工,为提高防汛抗洪能力。2002年全镇筹资100多万元,对第三湖洼地进行治理,开挖精养鱼塘150亩,治理宜林地9320亩,2003年完成造林任务,共补助林业资金46.6万元。润河镇党委、政府把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作为重中之重,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立足于两高一优,发展订单农业,2003年全镇签订农业订单500份,2000亩,主要作物有优质水稻香籼10号、亿源大豆、蒙阳红石榴。全镇水资源丰富,拥有可养水面7000亩,水产量达3395吨,产值2100万元。

畜牧业发展迅速,立足于畜禽良种改良,以西门塔尔杂交肉牛和波尔山羊杂交为主,养殖效益提高20%。在做好良种改良的同时,每年做好动物防疫,每年两次接种疫苗,2003年秋,防疫动物15850头,猪8900头,牛2150头,羊4800只,挂耳标6300个,防疫密度达100%(三不打除外),提高肉产品的质量,为与世贸接轨打好基础。2003年黄牛存栏6840头,山羊存栏16600千只,生猪出栏1.5万头,畜牧业收入2760万元,林业发展快,2003年四旁植树3万棵,速生丰产林5000亩,经济果木林1000亩,增加了农民收入。规范劳务市场,促进劳务经济发展,镇成立了劳动就业指导服务站,对外出人员进行岗前技术培训、法律培训,提高务工人员素质。2003年全镇输出劳力8281人,全年劳务收入2480万元。

乡镇特色

我镇的民间艺术丰富多彩,剪纸艺术尤为突出。田铺村的唐玉英擅长剪纸,她用灵巧的双手剪出的动物栩栩如生,剪出的人物惟妙惟肖。她的剪纸作品深受广大爱好者的好评,曾多次代表我镇参加过省、市、县剪纸大赛,每次都载誉而归。

颍上县润河镇颍光特优米开展公司与润河镇黄洋村联合开发种植优质水稻籼8号,该品种是绿色食品,产品市场销路广。颍光特优米开发公司与黄洋村签订了订单农业2000亩,回收价高于其他水稻0.2元/斤,提高了种植效益。

双洋村大力改造低产田,调整种植业结构,栽植优质果树蒙阳红石榴,同时套种高产亿元大豆,亩均600斤,增加了农民收入。[4]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