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涅槃」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原始佛教闡述
原始佛教闡述
行 42: 行 42:
 
===原始佛教闡述===
 
===原始佛教闡述===
 
<div style="margin-bottom:10px;">
 
<div style="margin-bottom:10px;">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涅槃一詞在佛陀出世前,印度《奧義書》思潮就已經在使用了,原先涅槃 指回歸於包含一切且常樂我淨的清靜梵我,這個在耆那教教義中可以看明。 而佛陀覺悟後,明白“因緣法”,對涅槃一詞有新的定義和解釋。</p>
+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 涅槃]] 一詞在[[ 佛陀]] 出世前,[[ 印度]] [[ 奧義書]] 》思潮就已經在使用了,原先涅槃 指回歸於包含一切且常樂我淨的清靜梵我,這個在耆那教教義中可以看明。 而佛陀覺悟後,明白“因緣法”,對涅槃一詞有新的定義和解釋。</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如實正觀世間集者,則不生世間無見;如實正觀世間滅者,則不生世間有見。世間指五受陰:色受想行識,亦指十八界,即六根六境六識。世間集,指五受陰的流轉變異是隨無明貪愛因緣驅動支持而有生命現象,是實實在在的現前一切,所以不會說一切都沒有。世間滅,指五受陰的流轉變異隨著無明貪愛因緣滅除而不再有生命現象,所以不會說一切的存在都是實有永恆。所以要明白佛陀所定義的涅槃,必須先瞭解因緣法。生是依因緣支持而生,不是本來就有。而凡生起之一切,皆會隨其賴之生起的因緣滅而滅,不會恒常存有。而隨著因緣的滅盡,稱之“滅”,此為佛陀所定義的涅槃。</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如實正觀世間集者,則不生世間無見;如實正觀世間滅者,則不生世間有見。世間指五受陰:色受想行識,亦指十八界,即六根六境六識。世間集,指五受陰的流轉變異是隨無明貪愛因緣驅動支持而有生命現象,是實實在在的現前一切,所以不會說一切都沒有。世間滅,指五受陰的流轉變異隨著無明貪愛因緣滅除而不再有生命現象,所以不會說一切的存在都是實有永恆。所以要明白佛陀所定義的涅槃,必須先瞭解因緣法。生是依因緣支持而生,不是本來就有。而凡生起之一切,皆會隨其賴之生起的因緣滅而滅,不會恒常存有。而隨著因緣的滅盡,稱之“滅”,此為佛陀所定義的涅槃。</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平時我們所以為的生滅,是以為事事物物自己在那邊生滅,但事實上並非如此。事實只是依著五受陰因緣相互影響而不斷再改變,只是改變並未滅去。只有隨五受陰因緣滅盡,才是滅,而"滅"無因緣可記說。生命的升起,是依種種因緣條件才有的現象,隨著五受陰因緣和依無明和貪愛驅使之條件的變異,而不斷變化生命型態。</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平時我們所以為的生滅,是以為事事物物自己在那邊生滅,但事實上並非如此。事實只是依著五受陰因緣相互影響而不斷再改變,只是改變並未滅去。只有隨五受陰因緣滅盡,才是滅,而"滅"無因緣可記說。生命的升起,是依種種因緣條件才有的現象,隨著五受陰因緣和依無明和貪愛驅使之條件的變異,而不斷變化生命型態。</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只有隨著無明和貪愛的滅除,驅使五受陰增長的因緣消除,無依此因緣影響的未來生命現象升起,是為滅。依因緣滅而滅,不能說去哪裡或在哪裡,只是無生命升起的因緣。並不是什麼都沒有,也不是有什麼。純粹是探討因緣的流轉影響變異,並非有什麼存在,也不是一切虛假,真真實實隨因緣生而生,隨因緣變而變,依因緣滅盡而滅,滅盡不起,無因緣可記說。</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只有隨著無明和貪愛的滅除,驅使五受陰增長的因緣消除,無依此因緣影響的未來生命現象升起,是為滅。依因緣滅而滅,不能說去哪裡或在哪裡,只是無生命升起的因緣。並不是什麼都沒有,也不是有什麼。純粹是探討因緣的流轉影響變異,並非有什麼存在,也不是一切虛假,真真實實隨因緣生而生,隨因緣變而變,依因緣滅盡而滅,滅盡不起,無因緣可記說。</p>
 
</div>
 
</div>

於 2020年8月11日 (二) 11:59 的修訂

涅槃

圖片來自 香港佛教聯合會

簡介

中文名  涅槃

外文名  nirvana

文 字  梵文、藏文、中文、日文、英文等

宗 教  佛教

釋 義  無為、自在、不生不滅等

宗 教  佛教

世 界  西方極樂世界

修行方式  戒定慧三無漏學

語 系  多國語言

身 份  四生的慈母、慈父

涅槃佛教用語,又譯為般涅槃、波利昵縛男、泥洹、涅槃那,大致指無為、自在、不生不滅等意思。

佛教教義認為涅槃是因為世間所有一切法都有生滅相,而僅有一本住法圓滿而寂靜的狀態,所以涅槃中永遠沒有生命中的種種煩惱、痛苦,苦行和輪回。

佛陀降生顯現成佛轉法輪,教導弟子們才漸漸有人實證涅槃,也就是聲聞四果阿羅漢辟支佛舍壽時取證有餘涅槃,也是生命的本際,而印證得佛果的人,是取證無餘涅槃。當有佛教持戒清淨的修行者離開人世時,許多人會尊稱他(她)們進入涅槃或圓寂。

定義

原始佛教闡述

涅槃一詞在佛陀出世前,印度奧義書》思潮就已經在使用了,原先涅槃是指回歸於包含一切且常樂我淨的清靜梵我,這個在耆那教教義中可以看明。 而佛陀覺悟後,明白「因緣法」,對涅槃一詞有新的定義和解釋。

如實正觀世間集者,則不生世間無見;如實正觀世間滅者,則不生世間有見。世間指五受陰:色受想行識,亦指十八界,即六根六境六識。世間集,指五受陰的流轉變異是隨無明貪愛因緣驅動支持而有生命現象,是實實在在的現前一切,所以不會說一切都沒有。世間滅,指五受陰的流轉變異隨著無明貪愛因緣滅除而不再有生命現象,所以不會說一切的存在都是實有永恆。所以要明白佛陀所定義的涅槃,必須先瞭解因緣法。生是依因緣支持而生,不是本來就有。而凡生起之一切,皆會隨其賴之生起的因緣滅而滅,不會恆常存有。而隨著因緣的滅盡,稱之「滅」,此為佛陀所定義的涅槃。

平時我們所以為的生滅,是以為事事物物自己在那邊生滅,但事實上並非如此。事實只是依著五受陰因緣相互影響而不斷再改變,只是改變並未滅去。只有隨五受陰因緣滅盡,才是滅,而"滅"無因緣可記說。生命的升起,是依種種因緣條件才有的現象,隨著五受陰因緣和依無明和貪愛驅使之條件的變異,而不斷變化生命型態。

只有隨著無明和貪愛的滅除,驅使五受陰增長的因緣消除,無依此因緣影響的未來生命現象升起,是為滅。依因緣滅而滅,不能說去哪裡或在哪裡,只是無生命升起的因緣。並不是什麼都沒有,也不是有什麼。純粹是探討因緣的流轉影響變異,並非有什麼存在,也不是一切虛假,真真實實隨因緣生而生,隨因緣變而變,依因緣滅盡而滅,滅盡不起,無因緣可記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