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柃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海南柃 |
中文学名:海南柃 拉丁学名:Eurya hainanensis (Kobuski) H. T. Chang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 纲:原始花被亚纲 目:侧膜胎座目 亚 目:山茶亚目 科:山茶科 亚 科:厚皮香亚科 族:杨桐族 属:柃木属 亚 属:柃亚属 组:真柃组 系:长柱柃系 |
海南柃,山茶科柃木属植物,灌木或小乔木,多生于海拔500-800米的山坡沟谷河边或山顶密林及疏林中。 [1]
海南柃形态特征
灌木或小乔木,高3-10米,全株除顶芽初时疏被柔毛外,其他均无毛;树皮灰褐色,稍平滑;嫩枝圆柱形,干后黄绿色,小枝灰褐色;顶芽披针形,初时疏被短柔毛,迅即脱落而近无毛。
叶革质,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6-10厘米,宽2-4.5厘米,顶端渐尖或急窄缩而呈短渐尖,基部楔形或阔楔形,边缘密生细锯齿,干后上面黄绿色,有光泽,下面灰褐色,两面均无毛,中脉在上面凹下,下面凸起,侧脉9-11对,两面均稍明显,并在下面稍凸起;叶柄长5-8毫米。
花1-3朵腋生,花梗长3-4毫米,无毛。雄花:小苞片2,圆形或卵圆形,长约1毫米;萼片5,近圆形,长2-2.5毫米,顶端圆或有时有微凹,并有小尖头,无毛,边缘通常在外层2-3片疏生褐色腺点,其余3一2片无腺点;花瓣5,白色,长圆形,长约3.5毫米;雄蕊约20枚,花药不具分格,退化子房无毛。雌花的小苞片和萼片与雄花同,但较小;花瓣5,披针形,长约2.5毫米;子房圆球形,无毛,花柱长约3毫米,有时可达4毫米,顶端3浅裂。
果实圆球形,直径4-5毫米,成熟时黑色;种子肾圆形,稍扁,深褐色,有光泽,表面具细密网纹。
花期11一12月,果期次年7-8月。
海南柃生长环境
主要生长于海拔500-800米的山坡沟谷河边或山顶密林及疏林中。
海南柃分布范围
主要分布于海南保亭、崖县、陵水、定安、乐东、琼中等地;模式标本采自海南陵水。
海南柃本种提示
在外形上,本种和黑柃E. macartneyi Champ.及毛枝格药柃E. muricata Dunn var. huiana (Kobuski) Hu et L. K. Ling都很相似,但黑柃的嫩枝和顶芽都完全无毛,叶干后下面变成红褐色,边缘仅具疏锯齿以及花柱3枚,离生,长不过2毫米等,而毛枝格药柃的花药具分格,花柱长1.5-2毫米以及叶缘具疏钝齿等均易于和本种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