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劍羚飛彈系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海劍羚飛彈(Sea Oryx Missile system)是一種以紅外線與被動雷達整合導引的輕型、點防禦艦對空飛彈,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1] 研發,預定裝備於中華民國海軍軍艦上,用來攔截巡弋飛行型態的反艦飛彈與其他具有威脅性的飛行器。海劍羚系統與RIM-116滾體飛彈理念雷同,都是扮演船艦最後一層對空防禦火力,特別是對反艦飛彈的硬殺對抗能力,有望在2017年內進行反飛彈的防衛測試,2018年11月29日中科院與海軍在立法院首度透露,估計將於2020年完成作戰測評(IOT),預計2022年量產出廠服役,將取代服役已久的海槲樹飛彈。
依照規劃,海劍羚系統有兩種構型,獨立運作的構型發射器備有12枚海劍羚防空飛彈,發射器頂上結合射控雷達與光電射控儀;另一種則是與船艦作戰系統結合的構型,取消發射器上的雷達與光電系統(完全由艦上作戰系統提供目標參數與射控指令),飛彈發射器容量則增為24枚。
除了艦載的海劍羚之外,中科院也在規劃陸射版的海劍羚,將飛彈發射系統、雷達以及射控系統都裝載於載重車輛上,成為陸基短程機動防空系統。
研發歷史
海劍羚飛彈首度曝光於2015年8月的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覽會,是中科院基於天劍一型飛彈為基礎研發的新型面對空防空飛彈。除彈頭與推進段外,其新型尋標頭,追加的中途誘導模式,摺疊彈翼與自轉尾翼等技術特徵又與陸基的捷羚防空飛彈系統有巨大的差異,屬於天劍一型飛彈家族的最新衍生型號,其更動幅度之大,應可自為一個新系列。
由於包含方陣快炮在內的各型機炮近迫系統攔截範圍較短,一次也只能鎖定一個目標攻擊,已無法應付日益成熟的高超音速武器,多數國家也正在計畫用飛彈和雷射武器來彌補機炮的不足,為配合海軍防空制海飛彈防衛系統更新,由海軍司令陳永康向中科院提出研發具有短程防空反飛彈系統的可行性。
由中科院公開的資料了解,此飛彈系統擁有多目標同時接戰能力,主要將部署於船艦上對抗來襲的攻船飛彈。目前為實體設計階段,現場展示品僅為模型。
2019年8月5日新聞報導指出,海劍羚飛彈系統預計於2019年年底前在陸上進行首次實彈導控測評,希望在2020年能完成全系統實彈的初步測評。
系統介紹
飛彈
海劍羚飛彈的推進段本身沿用天劍一型的規格,但是加入無線電中段指令誘導與新型的紅外線平面凝視陣列導引頭。 射擊原理是先由船艦的雷達系統標定並追蹤目標,待進入可接戰的範圍便朝目標方向發射飛彈,使用資料鏈指引飛彈往目標方向飛去,尋標頭在發射後才開啟尋找目標(陸基捷羚是發射前飛彈本身便已鎖定目標),船艦本身的射控系統並不需要全程指引飛彈到擊毀目標。因此可同時誘導多枚飛彈往不同目標飛去,飛彈各自鎖定目標攻擊,達成多目標接戰能力。 海劍羚使用射後鎖定技術,除結構與外觀外,與美國海公羊系統的接戰模式幾近雷同。就航太展上的了解,本系統並無美國協力開發。
2017年阿布達比國際防衛展,展出的海劍羚飛彈,尾部自旋尾翼比起以往展出的十字翼面構型,改為八片固定式的低展舷比翼面,正面截面積更小。後部火箭推進段加粗,增加推進火箭燃料量,延長射程。
發射系統
目前系統發射座沿用方陣快砲的基座,但射控台是台灣自行研製的開放式架構戰鬥管理系統,與方陣系統的射控台不同。故後續是否仍沿用美國GD公司的MK-72機座,或改用國產型號替代以擺脫美國的政治力牽制尚不明朗。2017年8月18日台北世貿航太國防展中,中科院展出的新版海劍羚發射系統,改用中科院自行設計的新旋轉座。
光電雷達系統
在MK-72砲座左側與美製MK-15 Block1B方陣快砲一樣,外掛一具由中科院自行研發的光電射控儀,提供一組備用射控頻道。可在射控雷達失效或遭受敵軍強大電戰干擾下遂行作戰,獨立型海劍羚系統才有光電雷達系統。
型號
2017年8月18日台北世貿航太國防展中,中科院展出的新版海劍羚發射系統,分為獨立型海劍羚系統和戰系型海劍羚系統,兩種構型。
獨立型海劍羚系統
上面設置中科院開發的X波段主動相位陣列雷達以及光電感測系統,可獨立作戰,發射器備有12枚海劍羚防空飛彈。
戰系型海劍羚系統
完全由艦上作戰系統提供目標參數與射控指令,取消發射器上的雷達與光電系統,發射器備有24枚海劍羚防空飛彈。
實戰配備
目前最有可能,也是各方呼聲最高的就是配屬在新型的沱江級巡邏艦上,因為沱江級是新造時已經裝備國產開放式架構戰鬥管理系統的現役軍艦,具有很強的實驗艦性質,自然為實驗新武器的優先選擇。2019年8月5日新聞指出,由於海劍羚飛彈系統會先裝在沱江艦上測試,因此研發計劃納入沱江艦的「承海計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