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龙泉分校旧址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浙江大学龙泉分校旧址位于浙江省丽水市龙泉市。旧址建筑面北向,中西合壁式建筑,建筑面积2293.5平方米。建筑立面为典型为巴洛克风格。建筑平面分三条轴线:中轴线上为两进两天井,并设厢房;东、西两轴线各有厢房七间,均为二层单檐。
历史沿革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时任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带领师生西迁,行程历经西天目山阐源寺、建德、江西泰和、广西宜山。1939年迁至宜山后,考虑到战时交通不便,不便于东南沿海各省的青年学子继续求学,便派郑晓沧、陈训慈回到浙东一带考察,最后选中龙泉市芳野村的曾家大屋,在此基础上兴办浙江大学龙泉分校[1]。学校除坚持教课外,还开展各项学术活动、宣传抗日。林天兰曾评价浙江大学龙泉分校是国际教育史上唯一一所在敌战区兴办的大学。2005年3月16日列入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描述
浙江大学龙泉分校旧址为中西合壁式建筑。坐南朝北,总体布局为三条轴线,通面阔44米,通进深32米,建筑面积2293.5平方米。立面为典型为巴洛克风格。中轴线上为两进两天井,并设厢房、后墙过廊。东、西两轴线各有厢房七间,均二层单檐。一进,面阔五间两弄,进深四间,为二层单檐楼房,一层明间为门厅。天井两侧为厢房均为二层单檐。二进,面阔七间,两梢间为楼梯间,为三层单檐。后厢房、过廊均与二进一样为三层,但厢底层为过道。后天井设有两水池。
命名由来
浙江大学龙泉分校(为芳野曾家大屋旧址),是因当地有叶姓孝节牌坊而得名。“七七”芦沟桥事变后,浙江大学内迁,总校设贵州遵义,并于1939年6月在龙泉开办分校,校址选在坊下。分校主任郑晓沧教授是海宁人,海宁语音中“坊下”和“芳野”同音,而郑先生又颇具雅兴,“坊下”就自然改名“芳野”了,并沿用至今。浙大分校旧址芳野曾家大屋坐南朝北,共二进七开间,门楼欧洲风格,内厅土木结构,中西合璧。一进为二层,二进为三层,天进两侧有厢房,还有后花园,占地面积约3亩,是该村绅土曾水清在民国十年(1921)所建[2],故称“曾家大屋”,浙大龙泉分校在此头尾办学7年,招生七届,约1000人,曾浦育一大批国内外知名教授、科学家,1945年11月迁回杭州。现系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内设浙大校史馆和龙泉历代名人馆,为龙泉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视频
浙江大学龙泉分校旧址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丽水这个地方曾是浙江大学的分校!旧址走一波~ ,搜狐,2019-05-18
- ↑ 芳野:浙大龙泉分校 ,搜狐,2019-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