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济水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济水

中文名: 济水

外文名: JI SHUI

流经地区: 河南省、山东省

发源地: 河南省济源市

流经城市: 济南 济宁 济源 济阳

历史渊源: 山南为阳,水南为阴

景 点: 济渎庙(河南济源境内)

济水,中国古代四渎之一。古济水的流向在《禹贡》中这样记载:“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荥;东出于陶丘北,又东至于菏;又东北,会于汶;又北,东入于海。”

汉时在定陶北入巨野泽,出泽流经梁山东至安民亭南接汶水,又北经戴庙东、埠子头西,至鱼山向东北入渤海。唐末断流。

济水发源于河南省济源市王屋山上的太乙池。源水以地下河向东潜流七十余里,到济渎和龙潭地面涌出,形成珠(济渎)、龙(龙潭)两条河流向东,不出济源市境就交汇成一条河,叫沇水

,至温县西北始名济水。后第二次潜流地下,穿越黄河而不浑,在荥阳再次神奇浮出地面,济水流经原阳时,南济三次伏行至山东定陶,与北济会合形成巨野泽,济水三隐三现,百折入海,神秘莫测。[1]

形成变迁

济水,古代四渎之一,又名水、沇水,是黄河下游的一条重要支流。济水及其支流沮水、汳水、水、羊里水、睢水、菏水、黄沟水(荥川)等两岸,满布先民生活聚落——仰韶、大汶口、龙山、岳石等文化遗址,反映出这些支流是先民文明的发祥地。

先秦时期,它包括黄河南北两部分:《禹贡》:“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这是河北部分;下文的“溢为荥,东出于陶丘北,又东至于菏,又东北,会于汶,又北东,入于海”,这是河南部分。《汉书·地理志》记载,济水“过九郡,行千八百四十里”。河北部分源出河南济源县西王屋山,下游屡经变迁。《水经》:“济水出河东垣县东王屋山曰沇水,又东至温县西北为济水。”河南部分本是从黄河分出来的一条支流,因分流处与河北济水入河口隔河相对,古人把它视为济水的下游。《水经注·济水》云:“济水于衡雍出黄河(今原阳县西境西卷城、西晋卷县、春秋衡雍、战国垣雍),分河东南流,……东经西广武城北,……又东经东广武城北,……又东经敖山北,……又东合荥渎,渎首受河水。……荥水又东南流,注于济。”可见,南济水之源是荥泽。它在河南岸荥泽形成湖泊,而后穿过今菏泽市流入渤海。

自汉以后,境内济水故道有二:一是自河南仪封县界流入曹县北三十里,又东北经定陶县南谓之南济;二是自隶东明县流入,经菏泽县南谓之北济,二水在巨野合流入巨野泽,经郓城县南,又东北入东平州界。北济即沮水,另有专文记述,这里只介绍南济水。

水经注》详细记述了南济水的流域。《水经注》:“济水分河东南流,……合荥渎……,经荥泽北,……又东过阳武县南……,又东北流,南济也。……,济水又东经封丘县南,又东经大梁城北,经仓垣城,又东,经小黄县之故城北,县有黄亭近济,黄水出焉(古荥川至此与济水分流)。济水又东,经东昏县故城北,阳武县之户牖乡矣。”又云:“济渎自济阳县故城南,东经戎城北……,济水又东北,菏水东出焉。济水又东北,经冤朐县故城南……。济水又东,经秦相魏冉冢南……济水又东北,经定陶恭王陵南……,坟南,魏(济阴)郡治也,世谓之左城,亦名之曰葬城,盖恭王之陵也,……。济水又东北,经定陶县故城南,侧城东注”。“南济也,又东北,右合菏水……。济水自此东北流,出菏泽”。《水经》:济水又东过定陶县南,又屈从县东北流,又东至乘氏县西,分为二:其一水东南流,其一水从县东北流,入钜野泽。南为菏水,北为济渎,经乘氏县,与济渠(北济)、濮渠合(于钜野泽)。

水经注》记述的南济水流域,按当今地名应是:南济水自今河南省原阳西南,出黄河东南流,过原阳县南(阳武南)东流,于今封丘县西南过黄池北。古荥川由此东南流,南济又东流,经兰考县东北五十里(即过东昏城北,城在兰考东北二十五里),过东明县小井乡南(武父城南)、马头乡朱岗寺龙山文化遗址(济阳故城南)南。又东流,过曹县庄寨、桃源镇北(戎城北),又东过韩集镇北、安陵堌堆南(魏冉冢南),又东过定陶马集乡左山寺南(共王陵南),青岗集北(济堤在曹县北三十五里,即青岗集古曹南山,后为济水之堤)。济水东北流,过仿山乡官堌堆、程庄、仿山等龙山文化遗址北(又东过陶丘北),又东流至游集村、邱集村南,杜堂戚姬寺龙山文化遗址北;又东过杜堂乡祝庄村北,又东北至陈集镇棠林坡南(西谷庄、李庙、张李庄南),冒儿岗北(蔡庄北),又东流至半堤乡潘楼村、孟海乡苗堌店村北,入菏泽。菏泽东岸有汉乘氏县,济水于县西出菏泽分二流,一流东南为菏水(古文献之菏水由此始),一水东北流为济水,过钜野县龙堌镇古遗址东,又东北流于田桥镇西境汇入钜野泽。济水于今郓城县黄堆集乡北境出钜野泽,东北流过大老人乡东,嘉祥县黄垓村西(春秋遗址),又北流过梁山县拳铺乡蔡林村西;济水再北流,过梁山东三里、小安山东(须朐西)、大安山镇以东,今东平湖西,又东流过腊山之东、东平湖西(须昌县西),又北流入今黄河至济南小清河,东入渤海,此古济水之道。

春秋末期吴王夫差北征,曾利用济水作军运,会晋平公于黄池(在今天河南封丘西南),那时的济水是畅流的。晋代人郭璞在《山海经》的注释中说:“今济水自荥阳卷县东经陈留至济阴(治所在今定陶城西南20里处)北,东北至东平北,经济南,至乐安博昌县入海。”这段话说明东晋初期黄河南岸的济水仍继续流淌着。另外,东晋桓温北伐,在金乡、巨野开渠通济入河;南北朝时刘宋行军,亦自桓温渠入济。 这都证明当时的济水仍可通航。但到刘宋元嘉七年(430年)到彦之北伐循此水路行军时,已是浅涩难行。《资治通鉴》中说他的船队“日行才十里”。此时济水淤塞的严重情况是可以想见的。北宋人乐史编著的《太平寰宇记》中有“自复通汴渠以来,旧济遂绝”的记载。汴渠就是唐、宋人所说的隋大业七年开通的通济渠,这说明早在七世纪初期,济水就已经淤塞的无法疏浚了。千里济水不复存在的原因,就是黄河的多次改道和决溢。

干流概况

汶水,古汶水流经今东平县州城霍家庄、常仲口至安民亭入济,为济水支流。宋咸平六年(1003年)后,因黄河多次溃决,洪水入汶,汶水至今州城西的河道不断淤高变迁。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夺大清河后,成为黄河一大支流,在鱼山入黄河。

雍水,唐时出“雷夏泽”北流,流经今县境内黑虎庙、范城至沙湾入会通河。明弘治年间,河决受淤,遂废。

瓠子河, 汉元光三年(前132年)黄河在瓠子决口形成,流经今县境西部,北经阳谷南、阿城东入济水。宋代湮灭。

地理位置

济水流经河南、山东两省入海。随着历史的推移和地貌的变迁,济水在东汉王莽时出现旱塞,唐高宗时又通而复枯。黄河又多次改道南侵,逐渐冲入济水河床而入海。济水安宁、现济宁市就是原来济水中间北上的地方。

黄河下游地段以及大清河(原址为东平湖到黄河入海口一段)、小清河(东阿镇西东平湖入黄河的一小段河叫小清河)就是原济水故道。现处于黄河岸边的山东省境内的济阳县和济南市,就是最好的明证。

流域概况

济水,是黄河下游的一条重要支流。济水流域满布了先民生活聚落——仰韶、大汶口、龙山、岳石等文化遗址,是中原先民文明的发祥地。 先秦时期,它包括黄河南北两部分:《禹贡》:“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这是河北部分;下文的“溢为荥,东出于陶丘北,又东至于菏,又东北,会于汶,又北东,入于海”,这是河南部分。

汉书·地理志》记载,济水“过九郡,行千八百四十里”。河北部分源出河南济源县西王屋山,下游屡经变迁。河南部分本是从黄河分出来的一条支流,因分流处与河北济水入河口隔河相对,古人把它视为济水的下游。

据《菏泽县志》载:“自汉以后济水故道有二,一是自河南仪封县界流入曹县北三十里,又东北经定陶县南谓之南济;二是自隶东明县流入,经菏泽县南谓之北济,二水在巨野合流(入巨野泽),北经郓城县南,又东北入东平州界。再经大清河(当时的济水下段)入渤海”。

湖泊

大野泽 ,又名巨野泽,在今巨野县东北,古时为济、濮二水汇集而成。大野泽的范围,《元和郡县志》记载:“大野泽在巨野县东五里,南北三百里,东西百余里”。按此说,则今日梁山、东平、郓城、巨野、汶上、嘉祥、济宁一带都是大野泽波及之地。后由于黄河多次泛滥涌入,大野泽日益淤积,泽面北移安山(今小安山)至鱼山一带。济水两岸洼地则因黄汶洪水屯滞,在古巨野泽下流的东北部形成了宋代的梁山泊(亦称梁山泺)。

清一统志》载:“梁山泺即古大野泽之下流,汶水与济水汇于梁山之东北,回合而成。”《宋史·河渠志》中黄河决溢记载:宋咸平三年(1000年)仍称“浮巨野”。宋天禧三年(1019年),黄河洪水“注梁山泊”。以后梁山泊不断受黄河决口洪水的侵淤,逐渐缩小。金世宗大定二十一年(1181年)“梁山泺水退地广,金人尝遣使安置屯田,民亦恣意种之……明年,命招复梁山泺流民,官给以田”(《淮系年表》)。

元至元初年,梁山泊淤垫,残留部分以南旺湖之名出现。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开挖由安山至临清的会通河,南接济州河,引汶水北达临清汇御河(今卫运河)把济水截为两段,谓之“引汶绝济”。致使安山脚下的古济水与汶水交汇屯滞而成湖,称为安山湖,萦回百余里。明永乐九年(1411年),创筑安山湖围堤,引济渎入柳长河为湖源,蓄水最盛,并建两闸,出水济运。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踏四界周长八十四里三分。安山湖“自明中叶,许民耕种,然低洼之区周三十八里,湖形尚存”(《治河方略》)。

清康熙十八年(1697年)“靳辅提请安山湖听民开垦佃种,输租充饷,此水柜遂废。凡开地九百余顷”(《淮系年表》)。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北徙,夺大清河入海,汶水不能北注,滞蓄于安山湖旧址,汛期黄河水倒漾入湖,湖面日益增广。为防黄水南侵,当地民众从十里堡(今梁山县)至东平州城西解河口一线,借运河故道南堤(十里堡至大安山)和安解民埝(大安山至解河口旧临黄堤)修筑围堤,形成周围87千米的滞洪区,始称积水洼。因大部湖面在东平县境内,民国年间始有东平湖之称。

1933年12月21日,国民政府召开的整理运河讨论会《黄淮段运河整理计划报告》中记载:“东平湖的高度(江淮水准)湖水位38.9米,湖底高程37.2米,容水量11880万立方米。集水面积:洪水位时229平方千米,低水位时167平方千米。”与今老湖区范围基本符合。但“东平湖”之称并未普遍使用。1935年出版的东平县志附图上仍注名“积水洼”。直到1939年“东平湖西办事处”成立后,才普遍用“东平湖”的名称。不过当地民众一般称原安山湖为南湖,大运河以北新扩大的湖区为北湖。东平湖南北长约13.5千米,东西宽10.3~3.6千米,湖盆形状似一浅碟,大部分海拔在38.2~38.4米,最低处海拔37.22米,水深2米左右。1954~1985年,最高水位41.32米,相应湖面积159平方千米(梁山县境内113平方千米),最低水位39.42米,相应湖面积90平方千米(梁山县境内63平方千米)。据土山站1960~1967年资料,常年平均水温13.8℃,结冰期12月初始,2月下旬结束。湖水PH值为7.88,矿化度0.23克/升,透明度46.31厘米,适于水生动植物生长繁衍。水源主要由汶河补给。据戴村坝1960~1983年资料,平均每年注入水11.97亿立方米,最大年份可注入60.73亿立方米。

南旺湖, 位于梁山县东南部,境内面积约60平方千米。《禹贡锥指》载:“湖即巨野泽之东端,萦回百余里。宋时与梁山泺合而为一,亦名张泽泺”。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开挖由任城(今济宁市)至安山(梁山县小安山)入济水(大清河)的济州河,以通漕运。济州河南北穿南旺湖而过,将南旺湖一分为二:运河以西部分称南旺西湖,周45千米;运河以东部分称南旺东湖,周近50千米。明永乐九年(1411年),再开疏会通河,筑戴村坝引汶水,经小汶河至南旺分水济运。由于小汶河穿南旺湖入运,又将南旺东湖一分为二:小汶河以北称马踏湖,周17千米;小汶河以南谓蜀山湖,周32.5千米。运河西岸的南旺西湖,则独享南旺湖之名。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筑南旺湖堤,周25.05千米。因蜀山湖容纳不了小汶河水,经冯家坝滚水入济宁西,沿运河洼地形成马场湖。随着元、明运河的开挖,安山、南旺、马踏、蜀山、马场五湖相继形成,并起着蓄水济运、调节运河水量的作用。至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漕运停罢,南运河弃置不用,济运湖泊逐渐涸为农田。

济水地位

翻开《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第595页就写着:“济水,古水名,发源于今河南,流经山东入渤海。黄河下游的河道就是原来济水的河道。今河南济源,山东济南、济阳、济宁,都从济水得名。”济源就因是济水的发源地而得名。

在古代,济水地位非常煊赫。古人把有独立源头,并能入海的河流称为“渎”。《尔雅》中提到的四渎:江、河、淮、济,就是古代四条独流入海的河流,“济”指的就是济水。古皇帝祭祀名山大川,即指五岳和四渎。唐代以大淮为东渎,大江为南渎,大河为西渎,大济为北渎。今在济源市城北的济渎庙,就坐落于济水东源上,是为祭祀济渎神“清源王”而建筑的,占地120余亩,建设规模宏伟,它不仅是河南省现存规模最大的建筑群之一,而且是现今四渎中惟一保存较好的祭祀庙宇。正如唐李颀《与诸公游济渎泛舟》所说:“济水出王屋,其源来不穷”“皇帝崇祀典,诏书示三公”。这对研究古代历史、文化、建筑等,都具有很高的价值。

济水流域物华天宝、地杰人灵,贤相名将、文人墨客不乏其人。如司马懿、李商隐、韩愈、白居易等,都曾游观济水,留诗作证。相传,在远古时代,黄帝与蚩尤曾在河北作战,因蚩尤能十里吐雾,黄帝打了败仗,退到太乙池王屋山的主峰天坛山上。黄帝“清斋三日,登山至顶,于琼林台祷上帝破蚩尤。帝遂敕王母降于天坛”“王母乃召东海青童君,召九天玄女,授破蚩尤之策。黄帝依命杀蚩尤于冀,天下乃无不克,海内安然”(杜光庭撰《天坛王屋山圣迹叙》)。从此,每年八月十五黄帝都到天坛上设坛祭天,故名曰天坛山。以后历代皇帝每年也都到天坛山设坛祭天。明清迁都北京后,皇帝祭天嫌路远,就在地球同一轴线上在北京建起了天坛祭天。可见,济水的荣耀与骄傲,它曾哺育了千秋万代的炎黄子孙。

济水精神

济水干涸,几近消失,为何能位列四渎?唐代,济水通而复枯,唐太宗李世民问大臣许敬宗:“天下洪流巨谷不载祀典,济水甚细而尊四渎,何也?”许敬宗答曰:“渎之为言独也,不因余水独能赴海也,济潜流屡绝,状虽微细,独而尊也。”济水虽然细微,却能独流入海,济水这种不达于海誓不罢休的顽强精神,就是它始终位列四渎的原因。

一脉济水,三隐三现,却至清远浊,坚守其节,这种情操,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子们毕生追求的境界。“济源山水好,老尹知之久。常日听人言,金秋入吾手。”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河南做官时来济的感叹。置身济水之上,“自今称一字,高洁与谁求;惟独是清济,万古同悠悠。”高洁,是古人眼中的济水。虽然济水位尊四渎,却波澜不惊,温文尔雅,这种润泽万物,泽被百世的品德,正是君子们必备的恩泽天地,不求闻达的秉性。于此相对应,中国古代通常把品德高尚,不慕荣华的知识分子称为“清流”。这也是为什么千年来,这条早已消失的河流一直没有被人遗忘,始终流淌在每一位中国人心中的原因。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