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流星圣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流星圣殿
来自网络的图片
流星圣殿

中文名称 :流星圣殿

外文名称 :Meteora

专辑语言 :英语

发行地区 :全球

流星圣殿,《Meteora》是美国摇滚乐队林肯公园的第二张录音室专辑,发行于2003年3月25日,共收录了13首歌曲,专辑制作人是唐·吉尔摩和林肯公园。2004年2月8日,专辑歌曲《Session》获得了第46届格莱美奖“最佳摇滚乐器演奏”奖提名;2月14日,专辑歌曲《Somewhere I Belong》获得MTV亚洲音乐大奖“国际最受欢迎音乐录影带”奖。

创作背景

  • 为了《Meteora》的录制,林肯公园准备了差不多9到10个月,上一张专辑《混合理论》的成绩促使他们工作得更加努力。在录制初期,他们已经计划好从40首候选歌曲中挑选大概20首,在从这20首歌曲中保留12首作为专辑曲目。只有到他们确定好最终曲目后,他们才会进入录音棚。在挑选之前,每一首候选歌曲都没有正式的名字,它们全是用的工作名,类似"臭脚"、"丑脸"之类的,比如专辑的第一个曲目《Foreword》的最初名字就叫《假牛X》。
  • 当他们挑选歌曲的时候,有些不够有趣的歌不可避免地会被撇掉,但如果这些歌当中,比如说吉他部分很精彩,或者当成采样不错,他们就会把这些部分拿出来,安到另一首歌上,让那首歌变的更加精彩。他们甚至会把听上去差不多的歌给拼成一首歌。为了练习与录制相联系的音色,他们不得不坚持每天练习10个小时,他们持续了10个月的这种状态。
  • 2002年8月23日,林肯公园进入了录音棚,他们用了5天来完成专辑中鼓点的录制部分。在进入录音棚的头半天,林肯公园的成员们都在试听各种节奏和音色,挑选出专辑中所要用的。试听一结束,他们立刻进入了工作状态,他们一天平均可以录制四首歌曲的鼓点。为了能让每一首歌都更有激情,他们还会换一些鼓上的小零件,或者调节一下定音之类的。为此,在整个录音过程中,他们请了一位打击音色专家作陪。
  • 2002年10月10日,贝司部分录制完毕,吉他的工作也已经超过九成,打碟部分也进行了差不多一半,演唱部分录制正式开始。在一天,他们确定了专辑的曲目会有13首;23日,歌曲的演唱部分录制完成;29日,林肯公园在韩国城的一家阴森旅店里完成了专辑照片的拍摄。该张专辑的制作人是唐·吉尔摩、混音师是安迪·华莱士。在录制期间,团队成员们几乎每天都会在录音棚工作10到12个小时,一个星期工作六天。
  • 专辑名字《Meteora》源自一座希腊城市,这座城市山峰顶端有绵延的修道院。林肯公园的成员们认为这是一个神圣且具有神话色彩的地方,光是看这个地方的照片就对他们产生了史诗般的启蒙。林肯公园在听到《Meteora》这个名字是就觉得它呼应了他们想要在专辑中创造的感觉。

音乐主题

  • Somewhere I belong
  • 为了让专辑的第一主打歌曲“Somewhere I belong”达到完美,Chester Bennington与Mike Shinoda写了40多种完全不同的副歌,直到挑出了最佳版本。
  • Breaking the habit
  • Mike Shinoda写了一首歌曲,关于Chester的过去,就是“Breaking the Habit”,使记忆又回到过去,很多时候这首歌都减少了Chester的感伤。
  • Faint
  • 被认为是Linkin Park最经典的曲目之一,歌中的强烈嘶吼让每个孤独的人都会产生共鸣。
  • Numb
  • 这首歌表面看上去是对爱情的迷茫, 实际上可以理解为对生活的无助和压抑。不仅是在爱情上,由于在其他方面也有着诸多的问题和矛盾存在,所以导致歌者内心极度的不安和焦躁。
  • “And every second I waste is more than I can take” 这句歌词就表明了时间在他看来已经不能再耽搁了,人生需要过得有意义。From the inside
  • 不管是对的错的,好的坏的,伤害与被伤害的,都不是我想知道的,没人能够再让“我”信任,“我”要用用我的方式和力量去解决这嘈杂的一切。

专辑成绩

  • 2003年全美销售总冠军
  • 全球销售量一千五百万张销售量。
  • 格莱美、滚石杂志、Billboard,及三大MTV音乐奖肯定。

专辑主题

所谓“流星圣殿”,指的是在高于希腊平原1500英尺的高山上排建的一组六座古老修道院。正如林肯公园在脑海中营造的图画一样:“我们希望我们的歌曲能够达到这个名字所能体现出的高度。”

专辑介绍

  • 或许在两年多前,相信没有多少人能预料到这群来自南加州、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会成为牵动今日全球乐坛的影响指标。然而事实是,Linkin Park于2000年底发表的以原始团名为标题的首张专辑《Hybrid Theory》,成功地透过Chester Bennington与Mike Shinoda的双主唱带领,在音乐上呈现出揉合着电气化/Hip Hop肌理的独树一帜Nu-Metal/Mixture-Rock格局,得以获著名重金属杂志Kerrang!选为“20张Nu-Metal体系代表名盘”。更重要的是,《Hybrid Theory》耐力十足地在2001年全面突围,不仅成为2001年全美销售总冠军专辑缔造无比耀眼的商业成绩(至今更以累积2400万张的销售量),更让乐团赢得格莱美奖“最佳重摇滚乐团”肯定、获滚石杂志选为“年度最佳风云人物”!
  • 同时值得称许的是,一夕成名并未让Linkin Park迷失自我,反之我们见到该团一方面积极地进行巡回演出求求包括发起邀集Adema、Cypress Hill共同演出的Projekt Revolution,另一方面则邀集来自Nu-Metal(Korn、Orgy、Taproot、Deftones)、Hip Hop(Kutmasta Kurt、Alchemist、X-Ecutioners、Black Thought、Evidence与DJ Babu)、电音(Kelli Ali、Humble Brothers)领域的音乐单位,以“再造”(Re-Creation)的概念,完成了一张令人惊艳的混音专辑《Reanimation》。当然Linkin Park为顶尖唱盘演奏团体X-Ecutioners专辑《Built From Scratch》跨刀合作一曲It's Going Down,也为乐迷所津津乐道。
  • 而历经十八个月的筹制,Linkin Park终于再度与制作大将Don Gilmore(Eve 6、Pearl Jam、Rob Zombie)共同操刀完成这张以一座希腊城市之名命名的全新Follow-Up专辑《Meteora》。主唱Chester Bennington表示首张大碟的空前成功无可避免地带来压力,但他们却有自信不会带来另一张《Hybrid Theory》,反之《Meteora》正得以清楚让听著感受到一个更为成熟、观点更为明确的Linkin Park。
  • 首支单曲"Somewhere I Belong"在幽悒吉他拨弦前导下,听著Chester Bennington在副歌唱出充满希望与期待的感受: "…I want to let go of the pain I\'ve held so long/I\'ve wanted all along/Somewhere I belong…",那份触动心灵的程度绝对不亚于"In The End"。
  • "Don't Stay"、"Lying From You"与"Hit The Floor"祭出宛如"Papercut"、"One Step Closer"的典型Linkin Park式必杀Nu-Metal方程式,但吉他音量与整体杀伤力明显地更为剽悍。最后一首Numb更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震撼.布满神秘东洋色彩的Nobody's Listening加强了Hip Hop-Oriented肌理的构筑,反映的是制作混音专辑《Reanimation》后所吸纳的音乐进化,而几乎由Linkin Park灵魂核心之一Mike Shinoda透过Pro-Tools完成的Instrumental Hip Hop乐章Session中,得以让阵中DJ Joseph Hahn展露一手纯熟的Scratch技巧。最不容忽略的是Linkin Park是次所展现明显不同于前作的创作格局求求弦乐剪影与Breakbeat Loop贯穿下的"Faint"爆发出连Pitchshifter也望尘莫及的Techno-Rock能量,而真正动用十人弦乐团伴奏、Chester Bennington认为是该团最佳创作的"Breaking The Habit",更是一首令人惊艳的流畅Emo-Core摇滚乐章!

专辑背后

  • 《Meteora》往往会给人一种神出鬼没、听天由命的感觉。在音乐人呕心沥血的完成了他们的处女专辑后,第二张专辑往往会是对其音乐理念的延续和补充。但是在这里出现了一个问题:如果首张大碟已经成为了当时在人们记忆中销量最高的专辑,而这个充斥着快餐文化的音乐市场又热切期望着另一张热卖特卖的专辑,那这第二张专辑可要怎么办?曾经以首张专辑《Hybrid Theory》创造了销售神话的林肯公园乐团,从他们迈进录音室准备第二张录音专辑的第一天起,就面临着这样的问题。
  • 他们的首张专辑--这件被"滚石"称为"12首包裹着另类金属、嘻哈舞曲、电子艺术,火焰般炽热歌曲的艺术品"。截止到目前为止,已经在全球狂销一千六百万张,是2001年的全球销售冠军专辑,其中三首单曲登上排行榜首。2002年,乐队凭借单曲《Crawling》,拿下了格莱美最佳硬摇滚表演奖,并同时拥有最佳摇滚专辑,以及最佳新近艺人两项提名。从90年代中期就已经在家乡南加州奋力打拼的林肯公园,在世纪的交界点上,终于拿下了全世界的耳朵。
  • 对于旁观者来讲,一定会觉得在如此强大的成功压力下,乐队的日子会不怎么好过。但其实对于林肯公园的六名成员:主唱Chester Bennington、主唱Mike Shinoda、吉他手Brad Delson、DJ Joseph Hahn、鼓手Rob Bourdon以及贝斯手Phoenix来说,他们过的可没外人想象的那么苦。这些小伙子们才不会去可怜兮兮地关注和追随外界对他们各种不靠谱的期望,他们唯一遵循的,就是他们自己的标准,并依据这个能让他们自己满足的标准,细心地充实起专辑制作中的时时刻刻。于是,一幅更加引人注目的画面响应展开。
  • "我们从来不会去考虑每次专辑都要卖它个一两千万张之类的蠢事,"Bennington说道,"真能卖那么多,那是上天保佑;在这行里不是每次都有这种好事的,一辈子里面赶上这么一次,就谢天谢地了。我们要对歌迷负责任,我们不会觉得大家都冲上大街抢购我们的专辑这种事,就是理所应该的。""如果你了解我们,你就应该知道,乐队面临的最大压力其实都是来自于内部。"Mike对此有所补充。
  • "我们不过是想做一张能让我们自己感到骄傲的新专辑,"Bourdon解释说,"我们的工作焦点,就是生产我们钟爱的歌曲。我们就是自己最挑剔的乐评人。"如果你对上面这一番话有所怀疑,请注意以下事实:为了让专辑的第一主打歌曲《Somewhere I belong》达到完美,Shinoda和Bennington写了40多种完全不同的副歌,直到挑出了最佳版本。
  • "我们知道在这首歌里我们有不少东西要加进去,"在谈到这件事的时候,Shinoda说道,"所以我们就写了一版新的副歌,录制好,混好音,然后在第二天拿出来听一下,然后Chester和我就会互相看着对方说,就我觉得吧,还能更好点。与是我们就从头来过,如此往复。这会牵扯到很多工作,我们保证了合理的运用时间,保持了挑刺般的苛刻,最终写出了我们相信是不错的作品。也许有人会认为新专辑会象是《Hybrid Theory》的一个低调翻版--保持风格不变等等,但那决不是我们的选择。"
  • 辛苦栽培出的成果,很快就在《Meteora》中体现了出来。专辑中的12首歌曲,无一不体现出了乐队的迅速成长,和团队之间缺一不可的"化学反应"。专辑是在不同的录音棚录制,甚至包括在乐队巡演的车上所搭建的"工作生活之家"式的录音棚,在制作人Don Gilmore的引导下,乐队体验到了更加丰富的音色表现,并尝试运用到了更多的音乐风格。
  • 他们在《Somewhere I belong》中嫁接了失望的野性呼吼和沉重的吉他底线,他们在《Breaking The Habit》和《Numb》这样的歌曲中加入了鲜活的管弦和钢琴伴奏,他们在《Easier to Run》这样的歌曲中使用了非常复杂的混音,他们甚至在《Nobody's Listening》这种以嘻哈音乐为主的歌曲中,用到了一种叫做shakuhachi的笛子。而从整体上来讲,音乐丰富的纹理层次和富有爆炸性的编曲,更被主唱Bennington和Mike震撼的声线衬托得更为醒目。这绝对是一张值得一听再听的专辑。
  • 而对于历时18个月的专辑录制过程的影像解读,其灵感则来自于专辑的名称《Meteora》。在乐队2002年的欧洲巡演中,乐队完全被一本希腊的旅游手册迷住了。在封面上,"流星圣殿"的词语和图片映入乐队眼帘,乐队的想象热情立刻随之熊熊燃烧。
  • 所谓流星圣殿,指的是高于希腊平原1500英尺高山上排建的一组六座古老修道院。在谈起流星圣殿的时候,Bennington一脸虔诚:"它们就像是不属于这个星球一样。"此话不假,从字面意义上来讲,在希腊语中,Meteora内涵在天空中翱翔的意味,非常象是天上人间的写照。
  • "那是一种划时代的美丽。那简直就是我们希望通过音乐来体现的不朽和深远的现实写照!"Shinoda强调。"我们遇到了许多去那里观光的人,"Hahn补充说,"人们去那里寻求孤寂——去寻找他们自己。这也正是我们的专辑所象表达的东西--寻找自己。每一首歌都是这种情感的释放。"
  • 谈到感情的流露,Bennington和Mike在这张专辑中,延展并提高了《Hybrid Theory》所体现出的情感指数,在那张专辑中,你会听到年轻人的失落、愤怒、恐惧和迷惘,用Shinoda的话来总结:就是宣泄。与之相反,在《Meteora》中,乐队成员展示出了他们积极的一面:"我们在世界各地巡演了两年,那种孤独感和奔波使你有机会从更宽广的视角审视自己。"Shinoda说道,"我们对宇宙间的通感很有兴趣,这也是我们一直在专辑中所寻求的要素。但在《Meteora》中,情况有所不同,我们需要着手表现的是人性的更多方面。""整张专辑的调子仍然十分低沉,但乐观向上的精神明显有所增强",Bennington解释说,"我们还是原来的自己,但这回在黑暗的深处,你会看到光明。"
  • 与上一张专辑一样,两位主唱进行了密切的合作,力求以更多样的视角来建立情感的阵线。两位主唱的声音与情绪,实际上已经无法分开。"Mike是个电脑狂人,同时也是受过正统训练的音乐家",Hahn介绍说,"Chester给人们带来的则是那种最原始的感情冲动,他们就是这样的互补,完全耍的是阴阳范儿。"
  • 实际上,通过《Meteora》,整个乐队似乎合作的都更加协调。这是非常少见的成就:六人行般的默契,同时每个人还都保持着独有的个性。结果很简单:林肯公园独一无二的鲜明风格就是榜样。"我们不用去刻意强调彼此之间的感应,六个人有缘聚在一起,能够合作愉快,我们都觉得很幸运。"Bourdon说道。
  • “合作越来越天衣无缝,”Bennington表示同意,“拿Mike来说,对我了解得越来越多,反之也一样,这样的话共同创作就简单了许多。在我们的关系中,不可能存在什么秘密,你会敞开心灵,因为你希望另外的任何你在一起。我们所有人都是这样。”
  • 合作如是,谁还需要什么心理医师呢?“没错!”Bennington笑答,“我参加乐队就是为了这个。”

流星圣殿

这里指的流星圣殿指的是在高于希腊平原1500英尺的高山上排建的一组六座古老修道院,希腊人叫它流星圣殿。Linkin Park专辑——《Meteora》说的流星圣殿指的就是那里。[1]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