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泸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泸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生活会)原图链接来自 泸州市人民政府 的图片

泸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于2013年9月,2015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更多的是着眼于产业发展规律。高新技术产业在发展初期需要政府的扶植加以培育。科技部对于“高新区”的介入甚至都细化到了产业的指导目录,也就是说,哪个地方的高新区应重点发展何种产业,都有着明确的规定。

园区介绍

总规划面积218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110平方公里。按照“科技引领、产城一体”的发展思路,形成“一区多园”的空间格局,下辖医药产业园、江南科技园等园区。泸州高新区是国家高性能液压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全国九大工程机械生产基地之一。先后获得“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绿色园区”等12张国家级名片。

发展规模

按照“高新快特”工作要求和冲刺“全国百强园区”发展目标,近年来,高新区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医药等新兴产业。截至目前,集聚企业725家,行业龙头和知名企业200多家。其中,有长江机械、东风小康、邦立重机、长江液压等70余家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有驰腾科技、迪信通科技等30家智能终端龙头企业和43家配套企业;招引了中国电子集团、华为、北斗导航、四川省信用联社灾备中心、软通动力等电子信息产业项目,许继电器、鼎科纳米等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项目,步长制药、科瑞德制药、阿斯特医疗等现代医药产业项目。

高新区发展历程

高新区发端于1988年国务院启动的“火炬计划”,所以有的高新区起名为“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注意去掉了“新”字),比如“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1978年到1988年的十年间,中国实行对外开放和对内改革的基本国策,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这一阶段的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资源、资金和廉价劳动力推动的粗放式增长模式。要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于是1988年6月,总设计师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

“中国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计划-火炬计划”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的。该计划的两项核心内容就是“创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创办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在火炬计划的推动下,各地纷纷结合当地特点和条件,积极创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988年第一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北京诞生[2],当时名称为“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实验区”,简称北京试验区。这就是大名鼎鼎“北京中关村”的前身。截止到目前,全国已有156家高新区。

视频

泸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相关视频

国务院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