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法蘭茲·舒伯特」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未顯示由 3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9 次修訂)
行 1: 行 1:
 +
{{unreferenced|time=2019-08-11T12:29:01+00:00}}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10px 0 10px; text-align:left">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10px 0 10px; text-align:left">
 
{| class="wikitable"
 
{| class="wikitable"
行 8: 行 9:
 
 因为父親是音樂家,舒伯特在短短31年的生命中,创作了600多首歌曲 ,18部歌剧、歌唱剧和配剧音乐,10部交响曲,19首弦乐四重奏,22首钢琴奏鸣曲 ,4首小提琴奏鸣曲
 
 因为父親是音樂家,舒伯特在短短31年的生命中,创作了600多首歌曲 ,18部歌剧、歌唱剧和配剧音乐,10部交响曲,19首弦乐四重奏,22首钢琴奏鸣曲 ,4首小提琴奏鸣曲
  
 舒伯特为不少诗人如[[约翰·沃尔夫冈·歌德]]、[[弗里德里希·席勒]]、[[海因里希·海涅]]、[[威尔赫姆·穆勒]]等的作品写了大量歌曲,把音乐与诗歌紧密结合在一起。他的歌曲中既有抒情曲、叙事曲、充满战斗性的爱国歌曲,也有源于民间音乐的歌曲,其中重要的有《[[魔王 (歌劇)|魔王]]》、《[[鳟鱼 (舒伯特)|鳟鱼]]》、《[[ 菩提树]] 》、《[[ 美丽的磨坊女]] 》、《[[ 野玫瑰]] 》、《[[ 流浪者]] 》(2首)、《[[ 普罗米修斯]] 》、《[[ 致音乐]] 》、《[[ 迷娘之歌]] 》、《[[ 纺车旁的格丽卿]] 》、《[[ 牧童的哀歌]] 》、《[[ 战斗中的祈祷]] 》、《[[ 剑之歌]] 》、《[[ 战士之歌]] 》等 , 连篇歌曲集3部 :《[[ 美丽的磨坊女]] 》、《[[ 冬之旅]] 》和《[[ 天鹅之歌]] 》。他的交响曲中较重要有第四、第五、第八、第九交响曲,其中第八交响曲是一部浪漫主义抒情交响曲,因只写了两个乐章而称为《[[第8號交響曲 (舒伯特)|未完成交響曲]] 》,第九交响曲气势磅礴,充满英勇豪迈的气概,称为《[[第9號交響曲 (舒伯特)|偉大交響曲]]》。他的作品还有d小调弦乐四重奏《[[ 死与少女]] 》、钢琴五重奏《[[ 鋼琴五重奏 (舒伯特)|鳟鱼]]》、C大调弦乐五重奏、钢琴曲《[[ 流浪者幻想曲]] 》、《[[音乐的瞬间]]》、[[降E大调即兴曲]]、[[A大调奏鸣曲和配剧音乐]]《[[罗莎蒙德]]》等。舒伯特以抒情的旋律聞名,而且總是能夠自然流露、渾然天成。
+
 舒伯特为不少诗人如[[约翰·沃尔夫冈·歌德]]、[[弗里德里希·席勒]]、[[海因里希·海涅]]、[[威尔赫姆·穆勒]]等的作品写了大量歌曲,把音乐与诗歌紧密结合在一起。他的歌曲中既有抒情曲、叙事曲、充满战斗性的爱国歌曲,也有源于民间音乐的歌曲,其中重要的有《[[魔王 (歌劇)|魔王]]》、《[[鳟鱼 (舒伯特)|鳟鱼]]》、《菩提树》、《美丽的磨坊女》、《野玫瑰》、《流浪者》(2首)、《普罗米修斯》、《致音乐》、《迷娘之歌》、《纺车旁的格丽卿》、《牧童的哀歌》、《战斗中的祈祷》、《剑之歌》、《战士之歌》等 , 连篇歌曲集3部 :《美丽的磨坊女》、《冬之旅》和《天鹅之歌》。他的交响曲中较重要有第四、第五、第八、第九交响曲,其中第八交响曲是一部浪漫主义抒情交响曲,因只写了两个乐章而称为《[[第8號交響曲 (舒伯特)|未完成交響曲》,第九交响曲气势磅礴,充满英勇豪迈的气概,称为《[[第9號交響曲 (舒伯特)|偉大交響曲]]》。他的作品还有d小调弦乐四重奏《死与少女》、钢琴五重奏《鋼琴五重奏 (舒伯特)|鳟鱼]]》、C大调弦乐五重奏、钢琴曲《流浪者幻想曲》、《[[音乐的瞬间]]》、[[降E大调即兴曲]]、[[A大调奏鸣曲和配剧音乐]]《[[罗莎蒙德]]》等。舒伯特以抒情的旋律聞名,而且總是能夠自然流露、渾然天成。
  
 
 舒伯特在世時,大眾對他的認識和欣賞只是一般,但在逝世前已經有一百首著作出版。他早年擔任父親學校裏的[[教師]],辭去職位後一直沒有固定的工作,經常靠朋友的接濟。
 
 舒伯特在世時,大眾對他的認識和欣賞只是一般,但在逝世前已經有一百首著作出版。他早年擔任父親學校裏的[[教師]],辭去職位後一直沒有固定的工作,經常靠朋友的接濟。
  
 
 舒伯特死后被安葬在他生前一直相当相當崇拜却只见过几次面的[[贝多芬]]墳墓旁。
 
 舒伯特死后被安葬在他生前一直相当相當崇拜却只见过几次面的[[贝多芬]]墳墓旁。
 +
 +
==人物轶事==
 +
 +
有一次,舒伯特独自出行,饥肠辘辘之下,不觉进了一家酒馆。就座后,他才忽然悟到自己身无分文,正要离去,看见餐桌上有一张报纸,随手拿来浏览。不想报上有一首小诗清新优美,动人心弦。诗中写道:“睡吧,我的宝贝,妈妈的双手轻轻抚着你……”。舒伯特心中的旋律随着诗句飘逸而出。他掏出纸笔,顺着思路,一气呵成。他坐在那里,反复吟唱,已浑然忘我。酒馆老板忙乱之中,忽然听到一阵歌声,寻声而至,才知道是一位青年在作曲。老板很喜欢这首新歌,希望青年人抄一份给他。舒伯特提出交换条件:一盘烧土豆。双方痛痛快快达成协议。谁能料到,这份用一盘土豆换来的手稿在舒伯特百年之后竟卖到四万法朗! 另一件事是说他和朋友在郊外一家小酒店聚会。一位朋友随身带着一本莎士比亚诗集,舒伯特便顺手拿来翻阅。在大家的谈笑声中,他已沉迷于诗句之间:“听、听、云雀在天空唱,太阳之神升起。他的马群在泉边饮水,泉边铺满了鲜花……”见诗生情,旋律悄然而至。舒伯特不禁说道:“多美的旋律,可惜没有谱纸!”一位朋友闻声便在菜单上画上五线,递给舒伯特。于是,一首优美的歌曲写成了。它就是当今我们都非常熟悉的《听、听、云雀》。也有人说这次写的是另外一首歌:著名的《小夜曲》。既是传说,不深究也罢。
 +
 +
===关于《鳟鱼》轶闻===
 +
 +
据说这首歌是他半夜醒来躺在床上构思的。当时,他推敲已定,未及点灯便立刻探身起来,不料在黑暗中将墨水洒在谱纸上。这首乐谱的原稿至今仍然完好无损,上面还留着当年的大块墨水痕迹,可为佐证。
 +
 +
舒伯特一生作品颇丰,其中歌曲多达600多首以上。他是18、19世纪以来的第一位以优秀歌曲闻名于世的音乐家。他在歌曲中所表现的对被欺骗、被损害的弱者的同情,正和当时处在封建复辟巨大压力下的维也纳市民阶层的思想情感息息相通,这些歌曲又充分地吸收融合了当地民间音乐的特性,所以一经面世,便不胫而走,很快在维也纳广为流传。舒伯特的歌曲感情真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词、曲、钢琴伴奏三者水乳交融、配合密切,为德国艺术歌曲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人们称舒伯特“歌曲之王”,毫不过誉。他还写有许多其他作品,包括9部交响曲。因为作曲家过于贫困,这些交响曲在他生前一直未能有演奏的机会。 舒伯特与贝多芬都住在维也纳,长达30年。贝多芬长舒伯特27岁,舒伯特在宫廷歌手学校就读时,贝多芬早已名及遐迩,成为一代大师了。舒伯特非常崇敬这位伟大的前辈,但碍于腼腆,一直未敢登门拜望。后来,为了使作品出版顺利,出版商鼓动他去请贝多芬出面推荐。生计要紧,舒伯特终于壮胆而去。但时值贝多芬外出,他只好留下带去的作品怏怏而归。贝多芬在病中看到了这些作品,高兴地说:“这里有天才在闪光!”舒伯特闻讯后,大喜过望,连忙去拜见贝多芬。贝多芬这时已心力交瘁,极度虚弱,他握住这位年轻作曲家的手说:“我的灵魂属于你!”说完,便溘然而逝。在贝多芬的送葬队列中,有一位青年手持火把走在前面,因巨大的悲痛而不能自已。他就是才华横溢的贫苦作曲家舒伯特。
 +
 +
翌年,即1828年的11月19日,年仅31岁的舒伯特在贫病交加中离开了人间。人们按照他的遗嘱把他安葬在贝多芬的身旁,墓碑上刻道:“死亡把丰富的宝藏,把更美丽的希望埋葬在这里了。”
 +
 +
==人物经历==
 +
 +
佛拉兹·彼得·舒柏特(F·P·Schubert,1797-1828),1797年1月31日生于维也纳近郊里赫田塔尔一个市民阶层的家庭里。父亲是一个安分守己的学校教师。舒柏特的童年是贫苦的,但家里人都喜爱音乐,使他自幼就接触到海顿、莫扎特等人的作品和奥地利多民族的民间音乐,促进了舒柏特在音乐方面的早熟。
 +
 +
舒柏特自幼跟随父亲和两位哥哥学习钢琴和小提琴。11岁时,他以出色的童年担任了里赫田塔尔教堂合唱团的歌手,半进入了供给食宿的寄宿学校。在学校的五年中,由于舒柏特的艺术才能,在管弦乐队中,由第于提琴手升为首席小提琴手,并指挥演奏了不少作品。假日在家里,经常和家人举行弦乐四重奏(两位哥哥拉小提琴,舒柏特中提琴,父亲大提琴)。这一切,使他直接体会了很多古典音乐作品,得到了音乐创作方面的知识。13岁时,开始写作器乐曲,15岁谱出最早的序曲,16岁完成第一交响乐(D大调)。在此期间,他还创作了很多歌曲、大合唱、奏鸣曲,和奥地利民间舞曲素质的12首小步舞曲等。这些形式多样的作品,已显露出舒柏特抒情性和歌唱性的创作风貌。
 +
 +
1813年,渴望做一名自由艺术家的舒柏特,毅然离开寄宿学校,但是为了谋 生和逃避兵役,只好在他父亲的学校里充任代用教师(这个职务可以免服为期14年的兵役)。在1813-1817年的几年中,舒柏特坚持自学和写作,同时受到了德国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特别是浪漫主义诗歌的影响,并深入钻研了德、奥的民间音乐和维也纳古典作曲家的作品,写下了大量的作品。他写了5部交响曲、15首钢琴奏鸣曲以及歌唱剧、喜歌剧、宗教音乐、室内音乐等,而收获最大的是他写了300多首歌曲,其中包括著名的《纺车旁边的玛格丽特》、《魔王》、《野玫瑰》、《鳟鱼》、《死神与少女》等,显示了舒柏特非凡的创作才能和鲜明的歌曲创作方面的特点。
 +
 +
1818年,舒柏特坚决抛弃了教师职务,来到维也纳,愤怒的父亲与他断绝了关系。舒柏特一直没有固定的职务(他生性讨厌礼义,更不肯做宫庭乐师而听命于显贵)。因此,1818-1828年这10年中,他是在穷因潦倒中度过的。但是,这10年也是他创作思想更成熟、更定型的时期,新的作品像洪流一般从他笔下流出。在他的周围,形成了一个进步的艺术家小组。宫庭歌剧院歌手佛格尔(Vogl)成为第一位“舒柏特歌手”,不断演唱和介绍他的歌曲。从25岁起舒柏特的作品才慢慢有人出版,也获得一些声誉。但是,所得的稿酬却少得可怜,天才的音乐家仍然过着贫苦的生活。
 +
 +
由于朋友们的调解,1822年,舒柏特和他的父亲重归于好。但他在生命的最后几上,疾病的折磨和现实生活对他的精神折磨一起向他袭来,使他陷入深深的育痛苦之中。他在写给亲友的信中说:“我现在已经不是我们觉得第一件事物都具有青春气息的那个幸福的时候了,来代替它的,是对悲观现实的不幸的默认,幸而我还在尽可能地用我的想像力来装饰这个现实。”“你想一想我这个人吧,灿烂的希望已化为乌有,爱情和友谊也只能带给我痛苦,我的安静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的心是痛苦的,我永远,永远也不能使它恢复了^”。
 +
 +
1828年3月26日,朋友们在维也纳为舒柏特举行了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作品演奏会,并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长期的穷因生活和精神折磨,使舒柏特一病不起,同年11月19日逝世。死时还不到32岁。根据他的遗愿,亲友们把他埋葬在一年前去世的贝多芬的墓旁(一年前他曾为贝多芬的葬礼执绋)。在他的墓碑上刻着:“死亡把丰富的宝藏,把更加美丽的希望埋葬在这里了。”
 +
 +
舒柏特最后10年的代表作品有:《未完成的交响乐》、《C大调交响乐》、《鳟鱼五重奏》、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郎》(Die Schone Mullev)、 《冬之旅》(Wintevveise)以及《天鹅之歌》曲集等。
 +
 +
舒柏特短促的一生,留下了大量的、体裁形式多样的音乐作品。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他的歌曲、交响乐、室内乐和钢琴小品。就其创作的一般特征可归纳为如下几点:
 +
 +
在反动的梅特涅政权残酷的高压政策下,舒柏特的题材是以个人的爱情和恋爱痛苦为中心主题,从中表现出社会给人们所造成的苦难。在他的一些作品中,突出地体现了失望与希望,黑暗与光明之间的徘徊。同时,也有许多
 +
 +
表现出人类的丰富的精神生活体验的主题。在他的作品中,普通人的快乐和大自然的生活与流浪、孤独、痛苦及漂泊的浪漫形象互相交织着。
 +
 +
舒柏特的作品具有广泛的人民性。他把民间音乐的素材与古典的体裁形式紧密地结合起来。民间歌曲和风俗舞蹈是他作品的艺术基础。
 +
 +
歌曲的影响贯串在舒柏特人部创作之中。他用如歌的曲调来表现器乐作品中主导的、诗意的形象。而且往往用以前创作的抒情歌曲的曲调来作为器乐作品的主题,如《“鳟鱼”五重奏》第四乐章便是歌曲“鳟鱼”主题的变奏;《d小调四重奏》采用了歌曲“死神与少女”的主题;《钢琴狂想曲》是用“流浪者”歌曲为主题等。
 +
 +
舒柏特的和声具有逻辑性。他充分运用大小调和各种三度调性对比以主等音转调等手法,呈述的方法也很多样。同时,通过调性、音区、和声上的色彩变化,刻画音乐形象,刻画个人心理状态的发展等,具有典型的浪漫派的音乐风格。
 +
 +
==参考来源==
 +
{{Reflist}}
 +
 +
 +
[[Category:作曲家]]
 +
[[Category:奥地利人]]

於 2021年4月29日 (四) 15:06 的最新修訂

法蘭茲·舒伯特


原圖鏈結 圖片來源biography

弗朗茨·澤拉菲庫斯·彼得·舒伯特(德語:Franz Seraphicus Peter Schubert,1797年1月31日-1828年11月19日),神聖羅馬帝國奧地利作曲家,他是早期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也被認為是古典主義音樂的最後一位巨匠。

因為父親是音樂家,舒伯特在短短31年的生命中,創作了600多首歌曲 ,18部歌劇、歌唱劇和配劇音樂,10部交響曲,19首弦樂四重奏,22首鋼琴奏鳴曲 ,4首小提琴奏鳴曲

舒伯特為不少詩人如約翰·沃爾夫岡·歌德弗里德里希·席勒海因里希·海涅威爾赫姆·穆勒等的作品寫了大量歌曲,把音樂與詩歌緊密結合在一起。他的歌曲中既有抒情曲、敘事曲、充滿戰鬥性的愛國歌曲,也有源於民間音樂的歌曲,其中重要的有《魔王》、《鱒魚》、《菩提樹》、《美麗的磨坊女》、《野玫瑰》、《流浪者》(2首)、《普羅米修斯》、《致音樂》、《迷娘之歌》、《紡車旁的格麗卿》、《牧童的哀歌》、《戰鬥中的祈禱》、《劍之歌》、《戰士之歌》等 , 連篇歌曲集3部 :《美麗的磨坊女》、《冬之旅》和《天鵝之歌》。他的交響曲中較重要有第四、第五、第八、第九交響曲,其中第八交響曲是一部浪漫主義抒情交響曲,因只寫了兩個樂章而稱為《[[第8號交響曲 (舒伯特)|未完成交響曲》,第九交響曲氣勢磅礴,充滿英勇豪邁的氣概,稱為《偉大交響曲》。他的作品還有d小調弦樂四重奏《死與少女》、鋼琴五重奏《鋼琴五重奏 (舒伯特)|鱒魚]]》、C大調弦樂五重奏、鋼琴曲《流浪者幻想曲》、《音樂的瞬間》、降E大調即興曲A大調奏鳴曲和配劇音樂羅莎蒙德》等。舒伯特以抒情的旋律聞名,而且總是能夠自然流露、渾然天成。

舒伯特在世時,大眾對他的認識和欣賞只是一般,但在逝世前已經有一百首著作出版。他早年擔任父親學校裏的教師,辭去職位後一直沒有固定的工作,經常靠朋友的接濟。

舒伯特死後被安葬在他生前一直相當相當崇拜卻只見過幾次面的貝多芬墳墓旁。

人物軼事

有一次,舒伯特獨自出行,飢腸轆轆之下,不覺進了一家酒館。就座後,他才忽然悟到自己身無分文,正要離去,看見餐桌上有一張報紙,隨手拿來瀏覽。不想報上有一首小詩清新優美,動人心弦。詩中寫道:「睡吧,我的寶貝,媽媽的雙手輕輕撫着你……」。舒伯特心中的旋律隨着詩句飄逸而出。他掏出紙筆,順着思路,一氣呵成。他坐在那裡,反覆吟唱,已渾然忘我。酒館老闆忙亂之中,忽然聽到一陣歌聲,尋聲而至,才知道是一位青年在作曲。老闆很喜歡這首新歌,希望青年人抄一份給他。舒伯特提出交換條件:一盤燒土豆。雙方痛痛快快達成協議。誰能料到,這份用一盤土豆換來的手稿在舒伯特百年之後竟賣到四萬法朗! 另一件事是說他和朋友在郊外一家小酒店聚會。一位朋友隨身帶着一本莎士比亞詩集,舒伯特便順手拿來翻閱。在大家的談笑聲中,他已沉迷於詩句之間:「聽、聽、雲雀在天空唱,太陽之神升起。他的馬群在泉邊飲水,泉邊鋪滿了鮮花……」見詩生情,旋律悄然而至。舒伯特不禁說道:「多美的旋律,可惜沒有譜紙!」一位朋友聞聲便在菜單上畫上五線,遞給舒伯特。於是,一首優美的歌曲寫成了。它就是當今我們都非常熟悉的《聽、聽、雲雀》。也有人說這次寫的是另外一首歌:著名的《小夜曲》。既是傳說,不深究也罷。

關於《鱒魚》軼聞

據說這首歌是他半夜醒來躺在床上構思的。當時,他推敲已定,未及點燈便立刻探身起來,不料在黑暗中將墨水灑在譜紙上。這首樂譜的原稿至今仍然完好無損,上面還留着當年的大塊墨水痕跡,可為佐證。

舒伯特一生作品頗豐,其中歌曲多達600多首以上。他是18、19世紀以來的第一位以優秀歌曲聞名於世的音樂家。他在歌曲中所表現的對被欺騙、被損害的弱者的同情,正和當時處在封建復辟巨大壓力下的維也納市民階層的思想情感息息相通,這些歌曲又充分地吸收融合了當地民間音樂的特性,所以一經面世,便不脛而走,很快在維也納廣為流傳。舒伯特的歌曲感情真摯,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詞、曲、鋼琴伴奏三者水乳交融、配合密切,為德國藝術歌曲的發展開闢了廣闊的道路。人們稱舒伯特「歌曲之王」,毫不過譽。他還寫有許多其他作品,包括9部交響曲。因為作曲家過於貧困,這些交響曲在他生前一直未能有演奏的機會。 舒伯特與貝多芬都住在維也納,長達30年。貝多芬長舒伯特27歲,舒伯特在宮廷歌手學校就讀時,貝多芬早已名及遐邇,成為一代大師了。舒伯特非常崇敬這位偉大的前輩,但礙於靦腆,一直未敢登門拜望。後來,為了使作品出版順利,出版商鼓動他去請貝多芬出面推薦。生計要緊,舒伯特終於壯膽而去。但時值貝多芬外出,他只好留下帶去的作品怏怏而歸。貝多芬在病中看到了這些作品,高興地說:「這裡有天才在閃光!」舒伯特聞訊後,大喜過望,連忙去拜見貝多芬。貝多芬這時已心力交瘁,極度虛弱,他握住這位年輕作曲家的手說:「我的靈魂屬於你!」說完,便溘然而逝。在貝多芬的送葬隊列中,有一位青年手持火把走在前面,因巨大的悲痛而不能自已。他就是才華橫溢的貧苦作曲家舒伯特。

翌年,即1828年的11月19日,年僅31歲的舒伯特在貧病交加中離開了人間。人們按照他的遺囑把他安葬在貝多芬的身旁,墓碑上刻道:「死亡把豐富的寶藏,把更美麗的希望埋葬在這裡了。」

人物經歷

佛拉茲·彼得·舒柏特(F·P·Schubert,1797-1828),1797年1月31日生於維也納近郊里赫田塔爾一個市民階層的家庭里。父親是一個安分守己的學校教師。舒柏特的童年是貧苦的,但家裡人都喜愛音樂,使他自幼就接觸到海頓、莫扎特等人的作品和奧地利多民族的民間音樂,促進了舒柏特在音樂方面的早熟。

舒柏特自幼跟隨父親和兩位哥哥學習鋼琴和小提琴。11歲時,他以出色的童年擔任了里赫田塔爾教堂合唱團的歌手,半進入了供給食宿的寄宿學校。在學校的五年中,由於舒柏特的藝術才能,在管弦樂隊中,由第於提琴手升為首席小提琴手,並指揮演奏了不少作品。假日在家裡,經常和家人舉行弦樂四重奏(兩位哥哥拉小提琴,舒柏特中提琴,父親大提琴)。這一切,使他直接體會了很多古典音樂作品,得到了音樂創作方面的知識。13歲時,開始寫作器樂曲,15歲譜出最早的序曲,16歲完成第一交響樂(D大調)。在此期間,他還創作了很多歌曲、大合唱、奏鳴曲,和奧地利民間舞曲素質的12首小步舞曲等。這些形式多樣的作品,已顯露出舒柏特抒情性和歌唱性的創作風貌。

1813年,渴望做一名自由藝術家的舒柏特,毅然離開寄宿學校,但是為了謀 生和逃避兵役,只好在他父親的學校里充任代用教師(這個職務可以免服為期14年的兵役)。在1813-1817年的幾年中,舒柏特堅持自學和寫作,同時受到了德國浪漫主義文學思潮,特別是浪漫主義詩歌的影響,並深入鑽研了德、奧的民間音樂和維也納古典作曲家的作品,寫下了大量的作品。他寫了5部交響曲、15首鋼琴奏鳴曲以及歌唱劇、喜歌劇、宗教音樂、室內音樂等,而收穫最大的是他寫了300多首歌曲,其中包括著名的《紡車旁邊的瑪格麗特》、《魔王》、《野玫瑰》、《鱒魚》、《死神與少女》等,顯示了舒柏特非凡的創作才能和鮮明的歌曲創作方面的特點。

1818年,舒柏特堅決拋棄了教師職務,來到維也納,憤怒的父親與他斷絕了關係。舒柏特一直沒有固定的職務(他生性討厭禮義,更不肯做宮庭樂師而聽命於顯貴)。因此,1818-1828年這10年中,他是在窮因潦倒中度過的。但是,這10年也是他創作思想更成熟、更定型的時期,新的作品像洪流一般從他筆下流出。在他的周圍,形成了一個進步的藝術家小組。宮庭歌劇院歌手佛格爾(Vogl)成為第一位「舒柏特歌手」,不斷演唱和介紹他的歌曲。從25歲起舒柏特的作品才慢慢有人出版,也獲得一些聲譽。但是,所得的稿酬卻少得可憐,天才的音樂家仍然過着貧苦的生活。

由於朋友們的調解,1822年,舒柏特和他的父親重歸於好。但他在生命的最後几上,疾病的折磨和現實生活對他的精神折磨一起向他襲來,使他陷入深深的育痛苦之中。他在寫給親友的信中說:「我現在已經不是我們覺得第一件事物都具有青春氣息的那個幸福的時候了,來代替它的,是對悲觀現實的不幸的默認,幸而我還在儘可能地用我的想像力來裝飾這個現實。」「你想一想我這個人吧,燦爛的希望已化為烏有,愛情和友誼也只能帶給我痛苦,我的安靜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我的心是痛苦的,我永遠,永遠也不能使它恢復了^」。

1828年3月26日,朋友們在維也納為舒柏特舉行了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作品演奏會,並獲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長期的窮因生活和精神折磨,使舒柏特一病不起,同年11月19日逝世。死時還不到32歲。根據他的遺願,親友們把他埋葬在一年前去世的貝多芬的墓旁(一年前他曾為貝多芬的葬禮執紼)。在他的墓碑上刻着:「死亡把豐富的寶藏,把更加美麗的希望埋葬在這裡了。」

舒柏特最後10年的代表作品有:《未完成的交響樂》、《C大調交響樂》、《鱒魚五重奏》、聲樂套曲《美麗的磨坊女郎》(Die Schone Mullev)、 《冬之旅》(Wintevveise)以及《天鵝之歌》曲集等。

舒柏特短促的一生,留下了大量的、體裁形式多樣的音樂作品。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他的歌曲、交響樂、室內樂和鋼琴小品。就其創作的一般特徵可歸納為如下幾點:

在反動的梅特涅政權殘酷的高壓政策下,舒柏特的題材是以個人的愛情和戀愛痛苦為中心主題,從中表現出社會給人們所造成的苦難。在他的一些作品中,突出地體現了失望與希望,黑暗與光明之間的徘徊。同時,也有許多

表現出人類的豐富的精神生活體驗的主題。在他的作品中,普通人的快樂和大自然的生活與流浪、孤獨、痛苦及漂泊的浪漫形象互相交織着。

舒柏特的作品具有廣泛的人民性。他把民間音樂的素材與古典的體裁形式緊密地結合起來。民間歌曲和風俗舞蹈是他作品的藝術基礎。

歌曲的影響貫串在舒柏特人部創作之中。他用如歌的曲調來表現器樂作品中主導的、詩意的形象。而且往往用以前創作的抒情歌曲的曲調來作為器樂作品的主題,如《「鱒魚」五重奏》第四樂章便是歌曲「鱒魚」主題的變奏;《d小調四重奏》採用了歌曲「死神與少女」的主題;《鋼琴狂想曲》是用「流浪者」歌曲為主題等。

舒柏特的和聲具有邏輯性。他充分運用大小調和各種三度調性對比以主等音轉調等手法,呈述的方法也很多樣。同時,通過調性、音區、和聲上的色彩變化,刻畫音樂形象,刻畫個人心理狀態的發展等,具有典型的浪漫派的音樂風格。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