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法国雷诺FT17坦克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法国雷诺FT17坦克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又在Ⅰ型坦克基础上,改进生产了Ⅱ至Ⅴ型坦克,其中Ⅳ型坦克生产得最多,约1200辆,参加了费莱尔、康布雷等著名的战役,并一直使用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同时英国还研制生产了“赛犬”中型坦克、C型中型坦克等。法国是继英国之后第二个生产坦克的国家,先后研制了“施纳德”突击坦克、“圣沙蒙”突击坦克、“雷诺”FT-17轻型坦克和2C重型坦克。

基本内容

中文名:雷诺FT-17轻型坦克

外文名:Renault FT-17

主武器:37mm火炮或8mm机枪

火炮最高射速:10发每分钟

车 重:7吨

车 长:5m

车 宽:1.75m

车 高:2.29m

最大时速:10公里每小时

最大行程:39公里

代表作

雷诺ft17坦克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雷诺”FT-17轻型坦克。它是世界上第一种装有可360度旋转炮塔的坦克,而且动力舱后置、车体前设驾驶席,如今我们所看到的绝大部分现代坦克都沿用了这一设计。德国在遭到英国坦克的沉重打击后,在匆忙中开始设计自己的坦克,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坦克的国家。1918年初,德国研制的第一种坦克A7V被投入实战,但还没等它发挥什么作用德国即战败。

美国、俄国也都在这一时期研制生产了自己的坦克,但此时它们的产品无论在性能和数量上均不如英国。一战期间的这些坦克虽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因受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其火力、机动性、防护性和可靠性都比较差,乘员的工作环境也很恶劣,只能引导步兵完成战术突破,不能向纵深扩张战果。尽管如此,由于坦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出现并在战场上发挥了较为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坦克发展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第一篇章。

具体资料

由于坦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成为地面作战部队的主要突击力量,其巨大的威力无人可敌,因而登上了“陆战之王”的宝座。同时,也造就了如德国的古德里安、隆美尔,美国的巴顿,苏联的朱可夫,法国的勒克莱尔等一批以运用装甲兵著称的名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许多国家看到了坦克的前途,纷纷根据各自的作战思想,研制装备了多种形式的坦克,其中轻型和超轻型坦克曾盛行一时,也出现过能用履带和车轮互换行驶的轮—履式轻型坦克及多炮塔结构的重型坦克。这些坦克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坦克相比,战术技术性能都有了明显提高,它们的战斗全重一般在9~28吨之间,最大行驶速度20~43千米/小时,最大装甲厚度25~90毫米,火炮口径多为37~47毫米,有的达到了75或76毫米。各大国均组建了装甲部队,装甲兵作为一个独立的兵种已经形成。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世界上的坦克已有约2万余辆。其中前苏联已成为第一坦克大国,拥有坦克15000余辆,德国跃居第二坦克大国,拥有坦克3500辆,原来的老牌坦克王国英国和法国发展坦克的势头已经减弱,分别拥有坦克1150辆和2200辆。此时的美国陆军由于保守势力占了上风,没有认识到坦克的陆地突击作用,因而没有引起重视,只有470辆轻型坦克。

1928年6月张作霖被日本人暗杀以后,少帅张学良带领东北军连同这些坦克一并加入了南京国民政府,组成了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一骑兵装甲旅(名义上为中央政府指挥,实际为张学良的内卫部队),到1930年,通过各种途径获得了36辆FT-17坦克和24 辆装甲运兵车。1931年,日军占领东北后,这些车辆大部分被日军俘获,编入日军和伪满洲国的部队服役。1933年春,张学良曾向蒋介石的南京政府赠送了“雷诺”F-17战车2辆和沈阳兵工厂自行装配的装甲汽车4辆。

“雷诺”FT-17型坦克(37炮型)主要性能数据与“雷诺”FT-17型坦克(机枪型)基本相同,只是其装备了1门37mm火炮,弹药数为240发。20世纪30年代末,波兰曾向西班牙、匈牙利和中国出售了一批数目不详的FT-17。不知道这些FT-17有多少是原法国造的,多少是波兰仿造的。有记载说波兰造的CWS-FT-17曾出口过。CWS意思是“中央汽车制造厂”。1925年至1927年间波兰利用法国和自制的零部件组装了26(或27)辆FT-17。波兰版的FT-17用普通的铁料代替了原来的钢材。由于材质低劣不能用于实战,波兰军队用这种型号的坦克进行训练。有数据表明前后大概有30-45辆这样的波兰坦克卖到了中国。

历史意义

1933年1月,希特勒在垄断集团支持下当上了德国总理。这个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为国奋战的原德军下士上台后,在德国推行法西斯主义,重整军备,开始为侵略扩张做准备。希特勒对坦克可谓是情有独钟,在看了陆军研制的几种坦克为他所做的表演后曾兴奋地大叫:“这正是我所要的!这正是我所要的!”因此,坦克在德国陆军中的地位简直就是如日中天,得到了迅速发展。

开发生产

法国雷诺FT-17坦克为战争的需要,法国不只开发了重型坦克,而且也开发出了具有革命意义的轻型坦克FT-17轻型坦克,其基本结构奠定了今天坦克的基本结构,可以说是世界旋转炮塔坦克的始祖。法国最初设想是发展一种与CA1轻型坦克类似的标准坦克,较重型坦克更加适于突破步兵防线。1915年12月由法国雷诺公司开始研制,这里有个有意思的情节,刚开始厂主雷诺怕风险以没有装甲车辆制造经验为由加以拒绝,后由总参部委托的埃斯顿上校的努力,雷诺才同意研制战车,由于官僚作风的影响,直到1917年3月第一辆原型车开始测试,测试证明非常的成功,其设计包括了许多创新设计,重要的一条就是可以用人力对炮塔进行旋转。

这个设计可以使炮塔的使用更加的方便与灵活,整辆坦克也轻便灵活比重型坦克更易于驾驶,防护更加合理,可以说其战术技术性能在当时算最好的了。但有点矫枉过正的是,其尺寸太小了,不得不为跨越壕沟而加了一个特别的尾部,其巨大的前轮也有利于跨越障碍。1917年9月法国雷诺开始生产首批该型坦克。其有多种变型被开发了出来,包括搭载机枪的型号,37毫米火炮的型号与,通信指挥坦克以及75毫米火炮的并携带捆柴(以利于跨越壕沟)的型号,到一结束,共计生产了3187辆。

结构性能

雷诺FT-17坦克在当时世界各国中坦克设计是百花奇放而很难达到理想设计与作战需求之间可以说达到了很好的平衡。其总体设计为:发动机、变速箱、主动轮在后,驾驶等操纵装置在前,而且只需1名驾驶员即可。其炮塔位于车体中前部,拥用全车的制高点,可以360度旋转(这就是它先进的地方--注),使车长的视界非常的开阔,提高的坦克的火力反应及速度。(世界现今坦克还基本都是这种结构)。[1]

雷诺FT-17轻型坦克有四种基本车型:第一种装备8毫米机枪1挺,配子弹4800发(也有5400发之数据)第二种装备37毫米短管火炮,配弹237发。第三种为通信指挥车,将炮塔取消,装有固定装甲舱,并装备无线电台一部。第四种装备75毫米加农炮,可惜未装备部队。

1917年9月雷诺开始生产FT-17坦克,1920年开始对其进行改进,主要有:M24/M25型,改进了坦克的行动部分,加大了负重轮的直径,加装带橡胶履带,采用高弹性的悬挂装置,提高了坦克的行驶速度,最大速度增大到了12公里/小时。M26/27型,换装了更大功率的发动机,使最大速度达到了16公里/小时,行程达到了160公里。

载入史册

1917年9月,生产出第一批生产型坦克,定名为“雷诺”FT-17轻型坦克。1918年3月开始装备法军,到一战结束时,一共生产了3187辆。它第一次参加战斗是在1918年5月31日的雷斯森林防御战。在苏联国内战争期间,白匪军和外国干涉军也使用了“雷诺”FT-17坦克。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它还参加了法国殖民军1925-1926年镇压摩洛哥部落起义的战斗以及1936-1939的西班牙国内战争。“雷诺”FT-17坦克还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到1940年德军入侵法国时,法军还有1560辆“雷诺”FT-17坦克。这些坦克大部分被德军缴获,被用作固定火力点或用于警卫勤务,直到1944年德军被逐出法国全境为止。“雷诺”FT-17轻型坦克从1918年服役到1944年,长达26年,参加了两次世界大战,将作为一代著名战车而载入世界坦克发展史。

属于世界

芬兰:1919年七月上旬,芬兰从法国购得了32辆雷诺FT-17坦克,有两种型号,37mm火炮14辆,8mm哈奇开斯(Hotchkiss)机枪18辆,芬兰同时还采购了一些拖拉机以及坦克运输车辆用于长途运输。这些坦克于1918-1919年间制造的,芬兰编号为66151到73400,其中两辆交给GeneralYudenich'sWhiteArmy使用等到坦克回来的时候已经损坏了,法国又额外制造了两辆于1921年交给了芬兰(型号未知),编号为66614和67220,使总数FT-17's坦克达到了34辆。这些坦克于三十年代未渐渐退出了一线,但缺乏新型坦克替代这些坦克。冬季战争开始的时候主要做为固定堡垒来使用,只保留了4辆,但再也没有运行并参加战斗,于1943年退役。

美国:一战时美国大兵仅使用过法国的雷诺FT17轻型坦克,在战争结束前其本国生产的仿雷诺FT17坦克的M1917型坦克还没有装备部队。美国M1917-M1917A1坦克,这种坦克是法国特许美国生产的雷诺FT-17坦克,美国人当然对其进行了改进,例如改为空冷发动机等,M1917A1即为改进后的型号,1931年美国建立了6个M1917坦克单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