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沈君谅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沈君諒唐朝湖州武康县(今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武康镇)人,在唐睿宗第一次在位、武则天临朝期间,684年—685年担任宰相(同鳳閣鸞臺平章事)。

沈君諒任宰相之前和之后的经历几乎没有记载,《旧唐书》和《新唐书》一般有宰相的传,却都没有他的传。[1]684年十月,时任右史(即起居舍人)的沈君諒和崔詧太后武则天任命为正諫大夫(即谏议大夫,隶属于鸞臺-门下省),并同鳳閣鸞臺平章事,成为宰相。685年二月,沈君谅罢相。三月,崔詧罢相。之后,沈君谅的生平再无记载。

=《新唐书》本纪·卷四 记录

二 月乙巳,春官尚书武承嗣、秋官尚书裴居道、右肃政台御史大夫韦思谦同凤阁鸾台 三品。突厥寇边,左玉钤卫中郎将淳于处平为阳曲道行军总管以击之。沈君谅罢。 三月,崔察罢。丙辰,迁庐陵王于房州。辛酉,武承嗣罢。辛未,颁《垂拱格》。 四月丙子,贬骞味道为青州刺史。癸未,淳于处平及突厥战于忻州,败绩。五月丙 午,裴居道为纳言。丁未,流王德真于象州。己酉,冬官尚书苏良嗣守纳言。 [2]

参考文献

  1. 参见舊唐書目录新唐書目录
  2. 《新唐书》本纪·卷四,小精灵儿童网站, 2016-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