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沂源县大张庄中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沂源县大张庄中学是一家事业单位的企业,位于沂源县大张庄镇政府驻地,目前处于开业状态,经营范围包括实施初中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初中学历教育等。

具有独立事业单位法人资格,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属于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经费来源为财政拨款;开办资金为人民币1298万元。学校是一所实施四年制初中教育的全日制[1]寄宿公办教育机构。

主管部门

学校的领导体制是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由淄博市沂源县教育和体育局举办,隶属淄博市沂源县教育和体育局管理,登记管理机关是淄博市沂源县事业单位监督管理局。

办学地点

学校全称为沂源县大张庄中学,位于淄博市沂源县大张庄镇政府驻地宏大路。

办学规模

学校占地面积60283平米。学校操场面积16404平方米,其中包括塑胶操场一个,篮球场四个,排球场两个。现已建成五层教学楼两座,建筑面积5908㎡,综合办公楼一座,建筑面积4773㎡,两座学生公寓楼建筑面积6300平方米,学生餐厅建筑面积1835㎡。

办学条件:学校现有教室16间;标准塑胶操场一个,设有硅PU篮球场、羽毛球场;实验室、微机室、舞蹈教室、音乐教室、多媒体教室、交互式教室,美术教室、图书阅览室、仪器室、乒乓球室、团委活动室、心理咨询室、留守儿童关爱室等功能用室齐全。

办学特色:学校紧紧围绕“成就教师,发展学生,为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确定了“厚德,博学,励志、创新”校训[2]。并结合我校经年树植繁盛的本土特色,以“本土、系统、新颖”为原则,由“树”延伸确立了校园育人“三字”文化----“本、立、达”。

学校围绕三字育人文化,从绿化、美化、文化三方面着重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校园文化。以“草”、“花”、“树”作为绿化的物质对象,以“树”、“石”“墙”为美化、文化的载体,增设文化橱窗,设计文化墙,树立雕塑等,对楼宇,道路,景物的命名突出体现三字文化内涵与寓意特色,对橱窗文化设计突出三字文化主题。

在学校办学理念宗旨下,以“本、立、达”三字为统摄,树立以“乐”为核心的教书育人理念,初步确定“立德乐贤、爱岗乐业、修身乐雅、为人乐仁、与人乐善、遇挫乐观、协作乐和、尊道乐教、励志乐学、达远乐仁”等十大文化主题,并将校园景区以“乐”为主题命名。

师资水平

学校现有16个教学班,476名学生,教职工94人;专任教师74人(含本年度支教交流教师),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1人,本科学历教师93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100%。

荣誉奖励

学校曾荣获“山东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篮球)”“山东省生物奥赛学校”“淄博市初中教学先进校”“淄博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田径)“淄博市规范化学校”“淄博市文明单位”“淄博市师德建设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在县组织的“春运会”“乒乓球比赛”“篮球比赛”中均获县前六名,体育综合成绩列全县乡镇中学第一。学校连年保持“县目标管理红旗单位”“县教学工作优秀单位”的水平,获“沂源县德育工作示范学校”“沂源县全民普法依法治理先进单位”“沂源县先进基层党组织”“沂源县青年文明号”“沂源县师德建设先进集体”“沂源县教育科研工作先进单位”等县级集体荣誉称号70多项。

2021年度,学校获“省级绿色学校”荣誉称号;被县教育和体育局评为“教育和体育工作特别突出单位”“目标管理红旗单位”“初中教学工作优胜单位”“初中教学工作优秀单位”“校园安全卫生特别突出单位”“教育体育宣传工作红旗单位”。2022年度,学校被县教育和体育局评为“初中教学质量突出单位”“沂源县德育工作突出单位”“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发展性教育督导特别突出单位”“山东省绿色学校”。2023年被评为“淄博市公园式(园林式)单位”“沂源县规范化食堂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学校安全工作方面,安保室被评为“沂源县星级安保室”。

历史沿革

沂源县大张庄中学,始建于1958年6月,属张庄完小戴帽班,校址在张庄完小。1959年5月,正式命名为“沂源县第四中学”,校址先后迁至北平和大三地,借用大队食堂上课。1961年4月,校址迁到玉泉寺。1962年暑假后,合并到沂源三中。1965年春,“四中”恢复,校址仍在玉泉寺,占地面积约20亩。1976年8月16日,全县将各中学名称统一由数字排列改为以地方名称命名的中学,“沂源四中”改为“张庄中学”。学校自创建到1969年,系三年制初级中学,1969年至1979年,变为二年制高级中学,1980年,又改为三年制初级中学。1985年开始,学校往张庄北河滩搬迁,1986年9月,搬迁完成。1988年元旦,张庄联中合并至该校,学校名称改为沂源县大张庄中学,并沿用至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