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汶河水韵(于跃)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汶河水韵
圖片來自创意悠悠花园

《汶河水韵》中国当代作家于跃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汶河水韵

家住汶河南岸的丘陵山地,祖祖辈辈以种地为生。爷爷说地是庄稼人的命根子。我能理解他们与土地的情感。地里刨食在我们这个地方其实并不容易,土地贫瘠不说,最要命的是缺水。风调雨顺还行,只要有旱情,日头炙烤的不仅仅是秧苗,更是庄稼人的心。地势高的地块,只能靠天吃饭;地势较低的地方还可以凿井取水,但旱情稍重,井里也取不出水来。每当此时,庄稼人是整宿整宿地睡不着觉。庄稼人不怕出力,但没有水,就保不了苗,再能的庄稼人,也无计可施。

作为村支书的爷爷,做梦都想让庄稼人的地旱涝保收。他有一个梦,那就是在汛期的时候把汶河里的水引出来,蓄在坝里,然后开沟引渠,老百姓的庄稼不就有救了?庄稼人的日子不就好过了吗?可这只能是一个梦,一个让爷爷难以释怀的梦。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汶河里的水白白地流走。每有旱情,爷爷总是坐在地头,把烟袋锅子抽得吱吱作响,沟壑纵横的脸上,满是心事。最后,爷爷还是满怀遗憾地离开了他心爱的土地。

爷爷走了,父亲接过爷爷的锄头,也成了一个地地道道庄稼人,并延续了爷爷对土地的热爱。可他也倍受了庄稼无水的困扰与煎熬。记的小时候也曾随父亲担水播种,凿井救苗,深深体会到了庄稼人缺水的苦衷。不过父亲赶上了好日子,成千上万的庄稼人,用他们的智慧力量修筑了蓄水大坝,开凿了水渠,把庄稼人做梦都想做的事,变成了现实,让汶河里的水真正滋养了百姓。这下可好了,等庄稼缺水的时候,人们就可以打开水坝的闸门,清澈的水哗哗地流进庄稼人的地里,流进庄稼人心田里。庄稼人再也不用看老天的脸色种地,走出了靠天吃饭的苦日子。有了水,贫瘠的土地上结出了庄稼人难以想像的的好收成。

从庄稼地里长出的孩子,真的就和这生他养他的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不,小侄子大学毕后,就又回到了我们村,做了一名大学生村官。我有些不解,问他现在的年青人,都卯足了劲往城市里奔,你为什么倒往农村里钻?他说农村一样是施展身手的广阔天地。他说回来是要搞现代农业的。他讲的很有气魄。

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进一步完善水利设施,他说水是农业的命脉。他似乎让我看到了未来农村的真正面貌,看到了中国未来农村的广阔场景。接下来,他还真的申请到了全国农村小型农业水利项目资金。修筑标准水渠,把水引到地势较高的山上,然后铺设管道,真正把水引到田间地头。汶河里的水唱着欢快的歌流进庄稼人的心里。这十里八村,头一次听到汶水潺潺的韵致。

几辈人都没能实现的愿望,在如今终于变成了现实。有了水,丘陵上,十年九荒的景象一去不复返了。人们惊喜地看到:山上栽下的果树,都已挂满了累累的果实;山下是一片片绿油油的有机蔬菜。笑盈盈的庄稼人无不说汶水滋养的甘甜。[1]

作者简介

于跃,山东泰安宁阳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