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汫洲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汫洲镇隶属广东省饶平县 ,地处饶平县南海滨,东与黄冈镇接壤,南与海山镇隔海相望,西与汕头市澄海区交界,北与钱东镇毗邻。镇人民政府距县城10千米。行政区域总面积38.35平方千米。 截至2020年1月,汫洲镇共63469人 。

明清时期,属饶平信宁都汫洲堡。民国十七年(1928年),设平(讲)洲区。1983年11月,汫洲公社改镇。截至2020年6月,汫洲镇辖8个社区、5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镇区中心石垢公南井新路北50米处。

2019年,汫洲镇有工业企业46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7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0个。[1]

历史沿革

明清时期,属饶平信宁都进洲堡。

民国十七年(1928年),设平(讲)洲区。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属黄冈区。

1951年8月,属第九区。

1953年,从第九区(霞绕)析出成立第十二区(进洲)。

1956年底,撒区设进洲镇。

1958年9月,并入凤江公社。

1959年4月,从风江公社析出,设洪洲公社。

1983年11月,进洲公社改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辖汫东、汫南、汫和、汫北、汫平、汫西、港西、东风8个社区居民委员会东灶、山家、西峡、下园、湖水5个村民委员会。

截至2020年6月,汫洲镇辖8个社区、5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镇区中心石垢公南井新路北50米处。[2]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汫洲镇地处饶平县南海滨,东与黄冈镇接壤,南与海山镇隔海相望,西与汕头市澄海区交界,北与钱东镇毗邻。镇人民政府距县城10千米。 行政区域总面积38.3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汫洲镇属沿海丘陵台地,有山丘9座,海拔均在500米以下,最高峰红山,海拔324米。

气候

汫洲镇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雨量充沛,阳光充足,年降水量1300~1500毫米,日照2153小时,气温年均21.7°C。年受太平洋热带气旋袭击2~3次,影响渔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属雷暴区,年44天。

植被

植被为次生草本植物群落以及灌木乔木,以常绿阔叶和针叶混生林为主。

自然资源

汫洲镇有钛、铁、锰、钨、耐火土等。

人口

2011年末,辖区户籍人口58865人,其中,男性29319人,女性29546人,常住人口53743人,少数民族17人。

2017年末,汫洲镇常住人口56840人。

2018年末,汫洲镇户籍人口62539人。

2019年末,汫洲镇户籍人口63021人。

截至2020年1月,汫洲镇共63469人 。[3]

经济

综述

2011年,汫洲镇的本级财政收入7869万元,上缴国地税5312万元,外贸出口2032万美元。

2017年,汫洲镇有工业企业165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5个。

2018年,汫洲镇有工业企业170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7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6个。

2019年,汫洲镇有工业企业46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7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0个。

2017年,汫洲镇实现国税收入2748万元,同比增长25%,地税收入535.9万元,同比下降25%。工农业总产值25.8亿元,同比增长47%,其中工业总产值约11.5亿元,同比增长53.7%,农业总产值14.3亿元,同比增长42.4%;其中规模上企业5家,产值6.33亿元,同比增长17.4%;全镇固定资产投资3.453亿元,同比增长41.2%。

2018年,汫洲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9.35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8.23亿元,农业总产值11.12亿元。规模以上企业7家,产值5.2亿元;出口贸易总值8500万美元。汫洲镇税收41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3.81亿元 。

截至2020年1月,全镇共46家企业,其中"四梁八柱"企业2家 。

农业

2011年,汫洲镇有耕地9870亩,生产粮食4745吨。果树种植面积1628亩,产量2144吨;蔬菜种植面积5642亩,年产8617吨。

畜牧业

汫洲镇以饲养生猪、家禽为主。2011年,饲养生猪3.01万头,出栏1.06万头;饲养鸡、鸭、鹅53.7万羽。出栏19.2万羽。

渔业

汫洲镇的渔业分淡水、海水捕捞和养殖两大类;淡水养殖以四大家鱼为主,面积548亩,年产382吨。海水养殖品种繁多,有鱼、虾、甲壳、贝壳等。海水养殖面积3.22万亩,产量2.86万吨。养鱼是洪洲特色产业,2011年,养殖网箱4.5万个(格),面积1350亩,产量2.86万吨;贝壳类养殖面积1350亩,年产1049吨。2011年,渔业总产4.82万吨,产值5.01亿元。境内渔业龙头企业3家,渔船342艘,装机马力2.91万千瓦,年捕捞量1.61万吨,产值8665万元。农业总产值5.87亿元,农民人年均纯收入7534元,比上年增长23%。

工业

2011年末,汫洲镇有民营、个体、工业企业227户,工业总产值2.50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家,产值1.27.亿元。主要产品为水产食品加工、木制家具等。[4]

交通运输

222省道(坑海线)穿汫洲镇境而过,长4.5千米;县道2条,总长20千米;水泥硬底化村道8条,总长29千米,村通车率100%。

2011年末,汫洲镇镇区主要街道4条,(安路街、进新路、洪前路、新兴路)总长14千米,宽6~9米。

社会事业

文化事业

2011年末,汫洲镇有文化站1个,常年出版《洪洲文艺》。

教育事业

2011年末,汫洲镇有幼儿园19所,在园幼儿1600人;小学10所,在校生348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中学2所,在校生3559人,中小学专任教师483人。

共有小学九所,中学两所。2006年汫洲镇教育促进会成立 。

小学:饶平县汫洲镇中心小学,饶平县汫洲镇汫北小学,饶平县汫洲镇汫南小学,饶平县汫洲镇汫东小学,饶平县汫洲镇汫和小学,饶平县汫洲镇汫西小学,饶平县汫洲镇港西小学,饶平县汫洲镇东灶小学,饶平县汫洲镇山家小学。

中学:饶平县汫洲镇汫洲中学,饶平县汫洲第二中学。

科技事业

2011年末,汫洲镇有省高新科技企业1个,民营科技企业1个。

医疗卫生

据饶平县志,1962年饶平县建立全民所有制性质的卫生院,其中包括汫洲卫生院。

2011年末,汫洲镇有卫生院1个,医务人员62人,病床50张;农村合作医疗站28个,医务人员28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55324人,参合率96.8%。

社会保障

2011年,汫洲镇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9445人,参保率65%;最低生活保障户数814户,供养对象1133人,人月均低保金99.4元,敬老院1所,进住18人;五保户供养对象100人,人年供养金3600元。

邮政电信

2011年末,汫洲镇有邮政机构1个,电信机构1个,固定电话用户1.06万户,移动手机2.6万部,宽带接入用户5000户。[5]

基础设施

给排水

2011年末,汫洲镇镇区自来水厂1座,日供水2.7万吨,100%住户饮用自来水。

供电

2011年末,汫洲镇镇区110千伏电站1座,变压器1台,容量5万千伏安。用电户1.8万户,覆盖率100%,用电量4000万千瓦时。固定资产投资5985万元,比上年增长58.1%。

风景名胜

永福寺

永福寺,创于宋(960年-1279年),移址重建于1991年至2001年,由释光辉住持募资投放3500万元巨款所振兴。1993年获县宗教局登记开放。宏伟壮观,殿堂齐全,金碧辉煌,墨宝荟萃,成为潮汕大寺院之一,系三百门港区一大旅游点。

寺创自宋,从对岸海山岛隆福寺分香火而建。原处于瀛洲岛(今汫洲镇)西南,为一厅二房,仅约400平方米。清乾隆年间(1736年-1795年),由乡民集资扩建,增至约1500平方米,分前座、大殿、后花园、两侧通廊,前座供协天上帝,大殿供释迦牟尼佛、两旁阿难、迦叶尊者,十八罗汉分列两排。又有地藏阁、观音阁、僧舍。

清光绪年间(1875年-1908年)重修。清末,抗战时两次举办水陆道场。1937年,寺兼作饶平县第5区中心国民小学,佛事如故。1950年起,继续作小学,后改为汫洲镇中心小学,至"文革"动乱时寺院被全部改建为校舍。

1976年"文革"结束,极左政策也结束,万物复苏。汫洲耆老,多次请灵山寺释光辉法师前来主持复建。经各级领导部门同意,上报省宗教局,于1991年3月27日批准易地复建古刹。

从1991年9月奠基,至2001年10月,历经十载,寺院大多数工程告竣。这座丛林式的大规模寺院,它坐北向南,占地2万多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逾万平方米,总投资3500万元。它成为潮汕最大的寺院之一。

著名人物

麦贤得,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出生,饶平县汫洲镇汫北村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战斗英雄。

荣誉称号

2011年,汫洲镇被省社科联授予"人文社会科学优质教育基地"称号 。

2020年5月26日,汫洲镇入选2020年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

2021年11月10日,汫洲镇(大蚝)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第十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2021年11月10日,被农业农村部推介为2021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

参考文献